公共治理视域下脱贫攻坚注重扶志的模式构建与路径选择
——基于若干个典型县的实证分析

2019-09-27 01:02谭英俊李一格
桂海论丛 2019年4期
关键词:扶志群众

□ 谭英俊,李一格

(1.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广西,南宁 530021;2.中共钦州市委党校,广西,钦州 535099)

一、问题缘起与文献综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注重扶贫同扶志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1]扶志问题本质上属于精神扶贫范畴,即通过有序的引导及培养实现贫困群众观念和心态的调适过渡,摒弃“等、靠、要”的劣性意识,使贫困人口树立起自我战胜贫困的发展信心,激发其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发挥其平等参与贫困治理的主体性,进而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的双向良性互动[2]。我国在完成脱贫任务上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决战阶段,农村贫困现象由集中趋向分散,由绝对贫困逐步转为相对贫困,反贫困事业进入了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但在实践中,部分贫困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精神贫困”问题,这不但制约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而且直接影响着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效。实践证明,扶志是关乎贫困群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3]。“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才是脱贫长久之道。可以说,扶志既关系到脱贫攻坚能否取得阶段性成功,更关系到贫困群众能否彻底摆脱贫困的状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

然而,令人遗憾地是,虽然学界和实务界对扶志问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相比重点集中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财政投入等经济发展的研究对于扶志的研究仍然需要给予更高程度的关注。目前有关扶志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关于扶志意义的研究。如汪三贵(2016)指出,“精神贫困”是扶贫攻坚的最大敌人[4];万远英、崔帅帅(2017)基于地方扶贫开发的实践经验,认为精神扶贫是减贫、反贫的根本[5];高圆圆、范绍丰(2016)则认为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精神贫困将导致个体更迅速地陷入物质贫困并难以摆脱[6]。第二,关于扶志现状及问题的研究。如郭伟丽(2018)认为,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还比较严重[7];杭承政、胡鞍钢(2017)认为“精神贫困”具体表征为贫困人口志向缺乏、信念消极和行为决策非理性[8];第三,关于扶志方法的研究。陈莹(2018)指出,扶志最关键的是应让穷人体验到被关注的自尊与自信,增强脱贫信心[9]。贺荣(2018)认为,要从传承红色基因、突出党建引领、加强思想教育、注重风气塑造等方面大力进行扶志[10]。通过回顾已有的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学界关于扶志的研究,在理论上,普遍缺乏科学的分析框架,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在实践上,多以质性方式描述贫困者的精神状态,实证分析还不足,具体案例和素材提供不够,还不能真正体现理论研究要反映真实世界的要求。同时,对于影响贫困人口精神状态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不够,由此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显得较为空洞,指向性及操作性有失精准,研究的系统性还不够。这就迫切需要在合理的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扎实的实地调研,详细分析贫困群众精神贫困的具体表现,深入探求影响贫困群众精神贫困的因素,从而系统地提出扶志的可行之策,为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群众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贫困群众精神贫困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主题,只有运用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才能对精神贫困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

(一)理论框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治理理论成为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最前沿的理论形态,成为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分析框架和理论资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从“管理”走向“治理”,这些提法都与公共治理理论高度契合,说明公共治理理论已经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认可。全球治理委员会(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对“治理”一词做了权威性的界定,即治理是个人与制度、公共和私营部门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其中,冲突或多元利益能够互相调适并能采取合作行动。我们认为,公共治理指的是各种公共组织为了解决公共问题,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社会活动,其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互动合作管理。公共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概括来说有四个方面:1.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政府以外,还包括其他各种公共组织、非政府组织、私人组织、行业协会、科研学术团体和社会个人等。2.治理对象的广延化。凡是公共事务涉及的领域,无不是治理的对象。3.治理手段的丰富化。除了国家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外,更多的是强调各种机构、团体之间的自愿、平等与合作。4.治理目标的公益化。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11]。

本研究以公共治理理论为分析框架,选取比较典型的都安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德保县、天峨县、武宣县共五个县为分析单元(五个县包括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贫困县、扶贫项目库深度嵌入县等多种类型,也包括民族自治县与非民族自治县,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力图全面了解贫困人口精神贫困的现状与表症,进而探究影响其脱贫意志的因素及作用机制,从贫困主体发展的角度尝试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型扶志治理模式,提出系统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扶志之策,旨在努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促进贫困群众自我发展,以推进扶贫工作开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资料后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个案分析、访谈、参与性观察、口述个人生活史、召开座谈会等定性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入收集资料,统一编码后根据研究需要阐明问题及致因。本研究采用按照分层年龄配额抽样方法,选取都安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德保县、天峨县、武宣县五个县,并以年龄为依据从每个县配额抽取100名贫困群众(共500人)作为问卷调查样本。其中18岁以下50人,18岁以上25岁下的50人,占被访者的10%;25—35岁的50人,占被访者的10%;35—65岁的250人,占被的50%,是调查的主要年龄构成。65—75岁的50人,占被访者的10%,75岁以上50人,占被访者10%。详细抽样情况如表1所示。剔除不合格问卷,共收集到492份样本资料,问卷回收成功率为98.4%。此外还从中选取25名贫困村民和25名扶贫干部进行访谈。

表一:问卷访谈样本抽样配额表

三、贫困群众精神贫困的现状审视

根据我们在都安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德保县、天峨县、武宣县五个县调研得到的问卷数据与访谈等素材表明,目前贫困群众精神贫困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

(一)观念落后,存在安于现状的心态

一些贫困群众形成了强烈的宿命感,认为贫穷是命中注定的,是不可改变的。一些贫困群众对当前贫苦的生活状态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不仁,认为劳作就是为了吃喝等基本生活,有的人甚至认为三餐有米酒喝就是最舒服的日子,滋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之类的落后思想,从而消极沉沦、安于贫困。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三成(35%)的受访贫困群众表示基本满意当前生活,25%的贫困群众觉得无所谓,只有40%的贫困群众不满于当前生活。

表二:贫困群众对生活现状满意度的调查表

(二)惰性依赖,存在排斥脱贫的心态

当前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对贫困户给予大量的资金、物资支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贫困群众产生了依赖思想,把脱贫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政府的救助上,把扶贫帮扶视作“天上掉馅饼”,以至于“你急他不急”“上动下不动”。有的认为脱贫了就得不到相关补助,不脱贫政府就得继续给钱给物,所以赖着不想脱贫;有的消极无为,好逸恶劳,认为我没吃没喝,政府会按时给我,帮我脱贫更是政府和干部的分内之事,陷入“越穷越要、越要越懒、越懒越穷”的恶性循环,给脱贫工作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

访谈1(都安瑶族自治县某贫困村民,女,52岁):还是靠你们帮助啊,最好是能多给点补助喊买鸡给我养呢,我不知道养,我又不想养,还是等过年过节领导拿东西给我啊,主要就是没什么钱,我想得低保噢,多几百块也够生活。

访谈2(三江侗族自治县某扶贫干部,男,46岁):工作确实很难开展,有时候不是你不想做好工作,是有些群众根本不配合,就是什么都是你政府的事情,比如说前段时间,我们说想修一下村里的路,找了对口帮扶单位找资金,人家帮扶单位也答应出一些钱,但是资金有限,我们就去动员,希望村里每户出劳力,没想到一些村民说法让人心寒:“凭什么要我帮忙啊,你们政府是来帮助我们的,就是要给我们钱,帮我们修路,怎么能让我们去干活……。”

(三)精神空虚,存在百无聊赖的心态

贫困群众的闲暇生活内容及时间分配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其精神面貌,一般而言,闲暇活动越是健康充实,个体的精神状态就越积极乐观然而我们的调研结果却显示,贫困群众闲暇时从事的活动相对单调,导致其精神空虚、百无聊赖。只有8%的贫困群众把看书看报列为主要闲暇方式,更仅有5%的贫困群众闲暇时会主动学习技术,参加技术培训班。读书看报、学习技术并没有成为群众闲暇时的首选活动,闲坐串门、聚众聊天反而成为贫困群众选择最多的闲暇活动。部分贫困群众甚至沉迷于打牌、六合彩、麻将等赌博活动,既挥霍了钱财,又污染了社会风气,一些人因此致贫甚至返贫,已经取得的脱贫成效也大打折扣。

表三:贫困群众日常活动调查表

(四)心理障碍,存在畏怯怀疑的心态

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的状态,贫困户容易滋生自卑心理,不敢面对生活,不敢尝试参与脱贫项目。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仅有28%的受访贫困群众会与扶贫干部或社区干部进行联络,主动了解项目扶持政策、积极参加扶持项目的贫困群众比例不足20%。贫困群众在与扶贫干部沟通时,部分贫困群众不愿意也不敢敞开心扉,对扶贫政策和政府干部抱有怀疑态度。

表四:贫困群众参与脱贫项目的态度调查表

四、贫困群众精神贫困的致因探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贫困群众发展意愿不强、脱贫动力不足的实践困境深受多种因素的长期交叉影响。

(一)政府因素

1.政府负担过于沉重。在当前扶贫开发的制度安排下,政府的责任很重,导致实践中过于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基层干部压力很大。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27%的受访对象表示“政府有时候管得过宽、过死”,也有36%的受访对象认为“政府开展的部分扶贫工作重复性较强,实效性不足”。政府在扶贫中什么都管,但是毕竟其精力、财力、人力有限,不该管的也管反而致使该管的没有管好,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自然会打折扣,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

2.政府制度供给不足。关于扶志的问题,尽管上级多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要加大扶志的力度,但在具体的政策执行中,基层政府仍然把重点放在能够直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对于贫困群众精神层面的关注仍然停留在口号上,扶志包括哪些内容、应该怎么进行扶志、怎么保障扶志的资源投入、扶志的效果如何评估、扶志的责任怎么确定等相关的具体制度供给明显不足。

访谈3:(德保县某扶贫干部,男,32岁):“扶志是很空的,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去衡量,上面没有出具体量化标准,没有具体文件,没有相关制度,就是一个口号,你说怎么样叫做精神脱贫?我也不知道,你也不知道,我们就很难去做!”

访谈4:(天峨县某贫困村民,女,61岁):“我也希望政府多来看我们啊,多开展一些活动啊,我们这里慰问就是得米和油,偶尔我也去看看人家打麻将和看电视,要不也不知道做什么好。”

3.政府工作方式需优化。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发现,23%的受访对象反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仍然或多或少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与群众打交道,开座谈会、交流会时存在政府工作人员唱独角戏的现象,群众有时很难插上话。有时候,政府要求做的一些事,群众不能提出充分的意见,只能照办。贫困群众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做人的尊严感降低了,以致政府热心办的事,有些群众反而产生逆反心理,不愿参与、不积极配合。

(二)市场因素

1.产业扶贫扶富不扶贫。受益于各种扶贫优惠政策,一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专业大户等扶贫经济组织发展起来了,而更为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众却由于缺资金、缺门路、缺技术、缺管理在产业开发中被边缘化,产业发展对改善贫困群众现状的作用还很有限,产业扶贫让企业主收益更多,贫困群众反而收益不多。这种扶富不扶贫所导致的贫富差距让贫困群众感觉不公平,从而影响了参与脱贫的积极性。

2.产业发展市场风险的影响。贫困地区往往自然环境恶劣,抗灾能力比较弱。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相比自然风险,贫困群众更害怕的是市场风险!他们认为自然风险是天灾,更多地怪自己运气不好,还不会太上心。但是,面对市场风险,贫困群众的心态则无法保持平衡。因为信息不对称和产业规划失误,群众辛苦种植、养殖与加工出来的东西,丰收了、丰产了,但要么卖不出去、要么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出现“谷贱伤农”的结果,极大地挫伤了贫困群众的积极性。

3.市场参与能力要求比较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受制于种种因素,贫困群众的市场参与能力还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以电商扶贫为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贫困地区对接电商扶贫的基础条件不够,贫困群众的能力素质还比较欠缺。目前,贫困地区家庭拥有电脑率还不到20%,很多贫困群众根本不懂电脑,更不会用电脑。在电脑面前,缺乏网络操作能力的贫困群众显得手足无措、望网兴叹、触网色变,自信心备受打击,对新技术、新技能产生较为强烈的抗拒心理,从而影响其脱贫的积极性。

(三)社会因素

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到城市,农村传统社会规范逐渐被解构,各种道德观念相互交织、彼此激荡,新旧交替、先进与陈腐并存、主流与非主流共生,形成了多元化发展趋势,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侵蚀到贫困地区。一些贫困群众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发生错位,艰苦奋斗、多劳多得、勤劳致富、守法经营等观念被弱化,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安逸享乐、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等不良风气反而得以滋长和蔓延。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一些地区形成了一些文化,认为牺牲休闲时间去获得收入是很傻的事情,打打麻将、喝喝小酒的日子才是好日子。政府给他们扶贫,刚好就可以减少劳动,扶贫成了扶懒汉。”[12]

2.落后社会习俗的影响。一些贫困地区生活习俗相对落后,流行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人情往来负担很重。以结婚为例,结婚彩礼名目繁多,如见面礼、进门礼、订婚礼、改口费等等。彩礼的花样更是多种多样,从“万里挑妻”(17000元)到“四平八稳”(48000元),从“发发发”(88888元)到“十全十美(100000元)等等,不一而足。结婚摆酒席更是大摆特摆,摆的桌席越多,显得脸上越有光,少于20桌都就让人觉得很没有面子。这种落后的社会习俗让贫困户结一次婚就很长时间不得不背负巨额债务生活,直接影响群众脱贫的积极性。

3.社会互助互惠弱化。邻里守望、互助互惠的传统是贫困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这种彼此守望、互助互帮的传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都向城市流动,“空心村”不断增多,很多农民离乡离土,常年生活在城市,除了在春节等少数重要节假日回到农村,基本割裂了与乡土、乡亲的联系,在逐渐淡漠的乡村记忆中淡化了乡情亲情,邻里互助互惠的功能大幅度降低了。这不仅让贫困群众难以感受亲情、乡情的温暖,在遇到困难时更是孤立无援。情感匮乏、支持不够,这也是当前贫困群众心理脆弱、不积极参与脱贫的重要原因。

(四)个人因素

除了政府、市场、社会等客观因素,贫困群众的主体因素也是影响其积极主动性的重要因素。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自身限制因素,我们发现贫困群众的性别、年龄与贫困群众产生“等靠要”思想不显著相关。统计结果显示,两项因素均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即性别和年龄不构成影响群众产生“等靠要”思想的主要因素。贫困群众的职业情况与文化水平与群众产生“等靠要”思想显著相关统计结果表明,显著度水平(Sig.)小于0.01,说明存在显著相关性。

表五:贫困群众主体与主动脱贫影响因素相关性检验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文化水平是影响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的重要因素。在我们从五个县选取的492名有效调查样本的贫困群众中,被访人数文化水平比较低,大多数为高中以下文化,高中以上较少。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86人,占被访者的17.5%;初中文化程度的216人,占被访者43.9%;高中文化程度的182,占被访者37%,中专/技校文化程度的8人,占被访者1.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0人。显然,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专及以下占绝大多数。贫困群众普遍受农村落后的教育条件制约,在主动脱贫致富谋生的选择上受阻,导致缺乏脱贫信心、产生“等靠要”思想。

此外,特别要说明是,职业情况差异性对群众产生等要靠思想也存在重要影响。这里的职业情况指的是贫困群众不同的职业经历,也就是说是否存在非农的经历,例如外出务工等。当问及“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的重要性”时,有过外出务工经历的被调查者中68%选择“同样重要”,选择“物质扶贫更重要”的被调查者83.6%为没有过外出务工经历。显然,非农的外出工作经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精神脱贫意识有重要影响作用。外出务工的经历使贫困群众能够接触不同的群体,从而观念上产生变化,表现为其眼界更为开阔,脱贫意识更为强烈。

五、扶志的模式构建与路径选择

基于贫困群众精神贫困的实践分析,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尝试构建一套扶志模式,进而探寻扶志的具体对策和思路。

(一)扶志的模式构建

借鉴公共治理理论的资源,针对当前贫困群众精神贫困的现状,根据影响群众积极参与脱贫的因素分析,我们尝试构建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型扶志模式,目的在于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扶志工作,最大程度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图示如下。

该模式主要基于公共治理理论,将扶志工作视为一种“政府—社会—市场—贫困群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过程。模式中多个主体基于各自核心优势扮演合适角色,通过资源交换、优势互补、彼此合作形成系统性治理能力,共同作用于同一个目标的完成。这个模式通过多方高效互动的扶志方式来激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去实现脱贫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推广性。

(二)扶志的路径选择

根据我们构建的网络型扶志模式,当前扶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1.切实提升政府能力,筑牢“扶志”的政治基础

(1)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要激发群众参与脱贫的意愿,政府的职能定位至关重要。“政府必须重新获得一些能力,放弃那些不起作用的事情、从未起作用的事情;已失去效用以及无法起作用的事情。集中精力于那些起作用的事情、确实产生效果的事情以及改进组织工作能力的事情”[13]。因为,“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行动者,不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都没有解决复杂多样、不断变动的问题的知识和信息;没有一个行动者有足够的能力有效地利用所需要的工具;没有一个行为者有充分的行动潜力去单独地主导(一种特定的管理活动)”[14]。在扶贫实践中,政府应发挥元治理的作用,着力在政策引导、统筹规划、信息引导、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市场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加以努力,要在提升贫困群众能力上下功夫,不应陷入直接给钱给物等所谓能快速提高贫困群众收入的具体且琐碎的行为中。政府只有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该为的领域下功夫,才能真正提振贫困群众的信心,更好地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2)提升制度供给能力。扶志工作要从政策、文件的口号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制度供给很重要。要将扶志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程序流程、方式方法、资源保障、评估体系、责任机制等用制度规范起来,真正把扶志工作提到作当前扶贫工作的议事日程,有序合规地推动扶志工作的开展。

(3)改进政府工作方法。《说苑·政理》说:“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政府要要秉持平等、民主、协商等理念,重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诚感人,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动能,寻求贫困群众对脱贫事业的信任、支持和参与。于是,“在行为者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被打破,从单一向度的自上而下的管治,转向平等互动、彼此合作、相互协商的多元关系。在这种结构中,更多的参与者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不是命令式的,而是协商的;不是孤立的,而是合作的;不是被阻止的,而是被鼓励的。”[15]我们在调研中听说过一个扶贫案例,就是扶贫工作方式创新的典范,这对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很有启发。

案例:一个贫困群众长期不愿脱贫,每天都是东一餐西一餐、饱一顿饥一顿,生活困顿拮据。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去做思想工作都没有奏效。后来政府工作人员经过认真分析,借鉴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营养,创造性地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每天给几十块钱给这位贫困群众,让他去买酒、买花生米,但提了一个条件,要求他一定要坐在村办企业大门口吃。这样连续给了半个月,突然不给了。这位贫困群众大惑不解,强烈抗议,要求继续给钱。这时,政府工作人员告诉他,给钱可以,但是要到村办企业上班工作,企业会根据他的贡献发放相应的报酬。这位贫困群众由于享受了一段有酒有花生米吃的好生活,突然要回到以前饱一顿饥一顿的生活状态,他很难再适应了,于是答应到企业上班,从而获得了稳定的收入,脱贫也就指日可待了。

2.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夯实“扶志”的经济基础

(1)产业扶贫要精准到户。可以在三个方面加以努力:第一,产业扶贫资金要精确瞄准贫困户70%以上产业扶贫资金中要用于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决不允许挪用、占用,坚持将普惠政策与特惠政策有机统一,用差异化的政策确保贫困户获得产业资金。第二,改变产业帮扶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将传统的“给钱给物”打卡到户的方式转变为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三种方式。对于技术要求不高、短平快的项目,可通过贴息、直接补助或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直接帮扶,这种帮扶方式较适合有产业发展意愿但发展能力还不足的农户;对于技术要求高、产业周期较长且有本地资源的项目,可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委托扶贫经济组织进行帮扶,这种帮扶方式较适合有产业发展意愿而且有较强发展能力的农户;对于技术要求高周期长或本地资源匮乏的产业,则可以探索通过土地、林地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的方式进行帮扶,这种帮扶方式较适合那些没有财产性收入的农户。第三,建立贫困户维权机制。产业发展一定要尊重贫困户意愿,保障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自主选择权和参与权。一方面,扶贫经济组织要与贫困户签订利益分享、合作共赢的经济合同;另一方面,要选出有贫困户代表参与的监事会,对产业项目的投资、经营、收益、风险进行严格监控。只有让贫苦户深度介入产业发展进程,构建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体,才能真正维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

(2)有效规避产业发展风险。首先,在选择产业时,要建立科学的产业立项评估机制,将尊重群众意愿与尊重市场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前景,充分做好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做到因地制宜,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林则林,宜工则工,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其次,在发展产业时,要根据统计信息和市场信息,严格把控产业发展规模,避免盲目扩张要依托国内外市场,积极开辟销售市场,努力畅通销售渠道,让产品卖得出去。再次,要强化信息服务,为贫困群众提供政策变化、市场动态、产品供求、灾害预报等信息,提升贫困群众应对风险的能力。

3.大力开展培训教育,保障“扶志”的能力基础

(1)开设以“扶志”为主题的培训课程。可以充分依托高校、党校等机构的资源,开发“扶志课程,科学设置“扶志”内容,开展“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克服“等靠要”、安于贫困的消极心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他们敢于直面困难、勇于迎难而上的信念和意志。

(2)制定科学的技能培训规划与项目。按照以需定培,大力开展农村产业发展急需的电子商务技术、生态特色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地方传统文化技艺等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开展烹饪、家政服务、地方传统技艺、手足修复等社会需求较大的订单培训,实现培训项目更加精准、培训效果更加精准,让贫困群众有一技之长,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切实增强脱贫的信心。

(3)注重培训实效与安置工作。可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就业救助办公室”,建立贫困群众培训工作方案与培训进度及成效的工作台账。培训结束由“就业救助办公室”组织验收后,按照受训贫困群众的意愿,采用远近结合的办法,由工信委提供工业园区用工信息,进行就近安置;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参训人员,由人社局利用各自渠道推荐安置就业;对有创业愿望的参训人员,各联系帮扶干部结合精准扶贫产业扶持,通过政策扶持,帮助贫困群众在当地兴办产业,自主创业。

4.激发个体内生动力,深植“扶志”的思想基础

(1)为贫困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可以在乡镇一级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可挂靠在当地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定期到村里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调适服务。针对已出现心理问题的贫困户,加强心理健康培训与调适。在村委建立“谈心室”“说事室”等平台,打通贫困群众心理调适的最后一公里,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专业、优质的心理服务。在调研中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是,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较差,缺乏关爱,造成了不同程度自卑、敏感、抑郁等心理问题。从娃娃抓起,帮助未成年人塑造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是“扶志”的重要内容。未成年人的精气神有了,不仅对他自身的成长大有裨益,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家庭的现状。可以整合高校心理专家、医院心理医生、学校心理教师等社会资源,广泛发动志愿者,在中小学组成“关爱小组”,在学校开展“每月一讲”的心理调适。特别针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贫困家庭的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咨询,及早克服不良心理问题,拥有积极阳光心态。

(2)组织贫困群众参观学习。在条件合适的前提下,组织有代表性的贫困群众到河南省兰考县、江西省井冈山市、贵州省赤水县、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重庆市丰都县等在全国率先整体性脱贫摘帽的地区进行参观学习,让贫困群众开阔眼界、了解差距、学习借鉴、鼓足干劲,增强自主发展的紧迫感,提振战胜贫困的决心和信心。

(3)为贫困群众树立典型榜样。通过农村流动电影、微电影、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等全媒体渠道,开辟专栏,发掘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各种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专题进行浓墨重彩地报道,做好典型的宣传示范。可以在贫困户群体中设立“产业脱贫之星、勤劳致富之星、洁美文明之星、孝老爱亲之星”等榜样,通过群众身边的这些鲜活典型和事例,让贫困群众学有“标杆”,行有示范,引导他们在“比学赶超”中脱贫奔小康。

5.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营造“扶志”的社会基础

(1)加大文明乡风宣传。倡导实施“文明乡风宣传工程”,组织引导贫困群众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灯会花展、体育健身、节日庆祝等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公益广告、宣传墙、提示牌、宣传单、横幅旗帜、微信公众号、QQ论坛等灵活多样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乡风。对那些好逸恶劳、沉溺赌博、挥霍浪费、封建迷信等行为和现象,要进行曝光批评,形成鞭挞愚昧、弘扬先进的强大社会氛围。文明乡风的宣传要针对贫困群众思想变化与需求,采取易接受的形式,落实到户、精确到人、深入到心,从而真正改变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

(2)重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筑乡镇文化服务堡垒,新建乡镇文化站和基层数字阅览室服务站点、加大对贫困村及贫困地区福利机构送演出活动经费投入,加强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保障村村建有至少一个标准图书室(图书馆里至少有一类刊物适合贫困群众阅读),一个文化活动室(活动室里至少有一套体育活动器材)、一个乡村文化戏台(戏台至少有一套便携式拉杆音响)、一个乡村少年宫(少年宫至少有一位专业的精神工作指导员),着力构建群众的精神家园。

(3)培育并发挥好群众性组织的积极作用。作为政府治理的有益补充,群众性组织在扶志中能起到重要作用。要重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老人协会、娱乐协会等群众性组织的积极作用,实现贫困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既要从战略上制定群众性组织发展的长远规划,实施整体性政策引导,又要进一步加大对群众性组织的资金、项目的扶持力度,让群众性组织能有效运转起来,发挥好对贫困群众的精神引领作用。

(4)重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可以遵照“因地制宜、尊重传统、紧跟时代、顺应民意、遵守法律”的原则,经过“干部提议、群众商议、集体决定、人人遵守”4个民主环节,制定《脱贫发展承诺书》之类的村规民约。《脱贫发展承诺书》写明“村民要以积极的心态,不等不靠不要,主动参与脱贫,做到自力更生;村民要坚定脱贫信心,遇到困难不退缩、不犹豫,要坚定地按照党委政府的部署,努力脱贫;村民在得到政府项目后,要勤奋劳动,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村民得到政府扶贫款后,不能挥霍浪费……”等内容。《脱贫发展承诺书》在大家民主决定后,就要求人人遵守。对于积极遵守的,可以设立“红榜”,给予公开表扬,在评优评模、信贷、奖补项目等方面给予优先推荐等奖励。对于违反的,可以设立“黑榜”,也要公开示众并纳入个人道德诚信评价体系,在扶贫优惠政策的享受方面给予限制惩戒,发挥逆向激励作用。

猜你喜欢
扶志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天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好扶贫“组合拳” 以扶志促脱贫
多让群众咧嘴笑
鱼渔并授,扶志更扶智
扶贫·扶志·扶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涵养“三气”扶贫扶志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