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健鹏 图:田宏 设计:陈钧 鸣谢:吴杵华先生
以前总是想着试图告诉身边的朋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本质所在,期望他们明白,有日常代步这个主要需求的民用改装车和主要针对赛道体验的改装车,在改装方案上是有实质性区别的。所以,刻意迁就出来的所谓兼顾,会大幅度增加车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这次的专题内容,索性找来有不同赛道体验诉求的几种车款,聊聊针对赛道体验而改装的车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有一个基础认知,这个专题里所述的赛车主要是用来跑不同级别的民间赛事。通常在我们所能接触到了各种汽车运动相关信息里,总是能得到一个概念,“赛车很烧钱,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这话是没错,不过这个信息点过于笼统,特别是在遇到近年坊间大力提倡“鼓励全民赛车运动”的号召时。人们可能禁不住要想,不是说赛车很烧钱吗?又老是推行全民赛车运动,希望我们去参与赛道体验,哪有那么多钱去烧。那么这个信息点的分歧就在于,我们在各大途径得到的有关赛车的高额花费,通常是指正规专业赛事的花费,正规赛事本身是一个商业行为,高额预算和研发成本在竞赛中采集到的数据始终是要运用到民用量产车的研发制造中去的,其实际盈利点主要来自于各种量产民用车的销售和售后。所以目的是服务于汽车制造商针对全民量产车研发制造的赛车研发成本自然是相当高的,对其车队赛车手素质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综上所述,正规的赛车运动,与普通汽车运动爱好者实际可以参与进去的民间赛事是两回事。在民间赛事里,我们不聊烧钱,我们重点要聊的是对症下药。
安全装备主要是指保障车手安全的随身装备和车身基于保护车手安全的必要改装工作。首先来说说车身基于保护车手安全的必要改装项目。最直观的是防滚架,赛车用的防滚架分为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其中可拆卸式防滚架又分为全笼形式和半笼形式。从防滚架的结构上说,最基础的是4支点,进阶有6支点、8支点或更多,具体支点的数目和进阶加强支点的选择视乎于不同的车架结构。防滚架是一个车手保护在可以承受车身原本抗压能力约3倍的笼子,防滚架的基础结构是从汽车的B柱开始向A柱和C柱延伸,关键支点被确定在保证车身强度的主骨架上,比如车身纵梁,前后塔顶,一辆标准赛车的防滚架会根据电脑绘制的结构加强图纸把多个支点连接起来。这个笼子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车手不会受伤。当然了,当车手被保护在一个钢管结构的笼子里时,其他辅助装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比如赛车座椅和座椅支架,所以如果你的赛车已经安装了防滚架,强烈建议使用有国际汽联或者国家汽车运动联合会认证的赛车座椅以及一定要使用正规的座椅支架,以及有同样认证标准的多点式赛车安全带。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在于,防滚架能够保证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即使车身外部零件损坏,也不会改变车体的主骨架形态,在发生碰撞的同时,多点式赛车安全带把车手牢牢的固定在赛车座椅里面,而赛车座椅被固定在座椅支架上时,支架的强度也保证座椅本身的抗冲击强度,这样的相辅相成才能保证车手不会在发生碰撞意外时受伤。
接着是车手的贴身装备,细分来说,车手的随身装备包括赛车服、赛车头盔,防火头套、HANS(护颈)、赛车手套、赛车鞋、防火内衣,防火袜、冰衣(车载水循环系统)、通话器。其中赛车鞋、赛车头盔和赛车手套这三样是进行赛道练习时和一些门槛较低的民间赛道日时,赛车场要求驾驶车辆进入赛道的玩家必须要佩戴的。
赛车鞋的鞋身比较纤瘦贴脚,鞋底很薄,可以让车手在踩踏离合、刹车及油门踏板时有更直接清晰的触感,让脚下的控制更细腻,同时贴紧脚面的鞋身不会妨碍车手去控制每个踏板。使用赛车鞋或者比较合体的薄底鞋款去进行赛道体验也是赛车培训学校会要求你必须去做的。一些入门级赛道体验的车手须知会议上也会特别说明不允许车手穿鞋面太宽的球鞋,或者高跟鞋、厚底的鞋,避免你在需要操作一个踏板时,过宽的鞋底会连带到另一个踏板,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赛车头盔就更好理解了,用来保护车手的头部,一般我们会建议车手购买带有HANS扣的房车头盔并建议即使是赛道日或者日常练习,也佩戴HANS。HANS的规格也有种类区分,一般是驾驶房车的话,通常需要使用20°角度的HANS。HANS(护颈)的作用很关键,因为人的整个躯干上,脑袋还是有一定重量的,赛道体验毕竟还是一项高强度运动,颈部的压力相对大,所以在佩戴头盔后有HANS做保障,可以帮助支撑头部,增强颈部的抗冲击能力,当你驾驶赛车进行一个重刹车动作时,HANS会拉住头盔随惯性向前突进的幅度,保证你的颈部不会有太大的惯性幅度。如果你佩戴了HANS,那么赛车安全带的宽度就要选择可以固定HANS的规格,让安全带固定HANS,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颈部的动作幅度。经济允许的前提下,建议使用能够限制头部左右惯性幅度的赛车座椅,也就是俗称的大耳朵座椅,这样车手颈部的左右前后惯性幅度都会被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其他的贴身装备则需要按照当时环境需要逐一穿戴,理论上是要求尽量穿戴赛车服、头盔、手套、头套、HANS、赛车鞋、防火内衣等。有FIA认证的这些装备本身就是采用阻燃材料制作,如果车辆因为碰撞或者机械故障起火,这些贴身装备可以保证你在离开赛车的时候不会被高温灼伤或者被烧伤。另外,冰衣(车载水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车载水循环系统向冰衣提供流动水源帮助身体降温,这个装备通常会在环境气温最高的时候使用。比如夏天进行比赛的时候,驾驶舱内的温度随时可以达到甚至超过60℃,当人的身体温度过高时,就会出现比如呼吸困难,精神无法集中等状况,这对车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冰衣是用来保证车手身体的工作温度合理,其工作目的跟赛车的水循环系统相似。
大多数车手贴身装备的FIA认证有效期是5年,其实对得起它的价格和功能稳定性,跑赛道,安全一定是第一位的。
这次我们找来的5辆赛车,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需求。所以所有的改装升级项目都是有针对性的。当然了,这些车平时是不会拿去进行日常代步使用的,纯粹的只是服役于赛道。理论上民间赛事用的改装赛车并不会有绝对的细分成入门级,进阶级甚至专业级。因为民间赛事的形式很多样,赛事条例也相对宽松和开放,所以每一辆赛车的改装方案基本由车主的需求和预算界定。坊间也有很多店家会帮车主进行兼顾赛道的改装工作,只是这种兼顾在我看来,总是有很多这样那样的取舍,如果经验不足的话,可能会导致一辆车既不能保证代步舒适性又不足以应付赛道驾驶的强度。所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你有跑民间赛事的主要诉求的话,建议直接舍弃这辆车的代步功能,之后你会发现这样其实更经济。
练习车从理论上可以被界定为针对赛道体验的入门级改装赛车,不过你要选择用什么级别和规格的改装零件,取决于你自己的预算和定位。通常练习车的改装主要是趋向于减重、安全装备、底盘升级和基础动力系统优化这四个方面。
虽然是练习车,只是平时用来在赛道的开放时段进行独自练习或者去参加一些门槛较低的赛道日。首先要保证的一定是车手安全,防滚架是一定会安装的。不同的防滚架形式与减重的程度有关联性。在这里,我们先以可拆卸式防滚架为例。
使用可拆卸式半笼防滚架的车,依照车主预算和需求,我们不会进行100%彻底的减重工作,始终要保留车体一些关键的加强筋,比如门板会拆除,玻璃会更换成亚克力板,但不会切掉车门框的防撞骨架。会更换材质更轻的引擎盖和尾厢盖。内饰也会拆除,但不会拆除地板上的隔音胶,车底的防锈装甲涂层也不会铲除,整个减重程度是约60%。
虽然减重程度只是60%,哪怕车辆只有区区100Ps引擎输出,全部内饰被拆除,车身部件被轻量化后,车辆本身的重量会大幅度减轻,车辆的推重比就会改变。直观感受就是你会发现车子比没减重之前,轻快了很多。因为动力系统的输出负荷减少了。
另外,在减重工作进行前,要先考虑好动力系统的优化方向,要考虑是要用全替代电脑,还是保留原厂电脑。这个选择直接影响整个减重工作的程度。日后针对动力升级的方向也是截然不同的。
再以安装焊接式全笼防滚架为例,我们会把所有的内饰和引擎,悬挂系统全部拆除,然后铲去车舱地板的隔音胶层和车底的防锈装甲涂层,切除一切与减重工作相悖的防撞加强筋,接着安装根据电脑绘图确定支点然后装设防滚架,接着重新喷漆,再装设必要功能控制台并保证它是足够轻的,随后就是一系列车手必需装备的装设,比如座椅,灭火器等。因为事先是选用全替代电脑,所以引擎舱内所有与动力输出没有直接关联的装置也一并被取消了,比如空调系统和各种已经没用了的传感器和原车线束。
减重和安全装备装设工作完成后,就是行走系统和底盘升级工作了。因为是针对赛道体验,所以避震、刹车一定得是能够应付赛道驾驶强度的,所以一般的民用改装避震不会被选用。虽然市面在售的避震品牌里有愈加多元的规格细分,甚至竞技类产品也细分为入门竞技、准竞技、竞技型,在这里我们建议尽量使用竞技型避震,目的是避免日后因为不够用而频繁进阶升级而产生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差额。要知道,车手是会随着练习积累经验,驾驶技术是会逐步提高的,好的配置,将有助于车手迅速上手和缩短技能提升的时间。开烂车练神技这种事情,通常只出现在漫画里。
有关底盘升级,还有一个进阶工作是宽体,赛车用的宽体跟坊间外观姿态风格用的宽体是完全不同的,当轮距被加宽后,随之要进行的是底盘的进阶优化,我们会根据车手的驾驶习惯和车型特点重设悬挂几何结构,比如会改变拉杆的长度和力矩关系,从而提升车辆的弯道极限等等,赛车的宽体,可绝对不是用来看看而已的。
首先,跑耐力赛要保证实现三大要素:车舒服、技师舒服、车手舒服。稳定性是第一位的。
国内现有的耐力赛,有民间赛道日中专门设立的约1.5小时耐力赛和国家级耐力锦标赛。从投入成本的角度考量,耐力赛可能是从民间赛事中得到经验积累后最容易接触和得到更多锻炼的赛事,即使是去参加国家级正规耐力赛事,实际花费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大多数人都承担的起。至于耐力赛车的改装工作,要找有实际耐力赛服务经验的团队进行,千万别把耐力赛玩成军备大战,这花费和损耗成本可能一次就能让你再也不敢回归。
以飞度GK5为例,如果是跑耐力赛,首先进行的自然是符合赛例的减重工作以及装设防滚架,依照目前国内耐力赛的赛例,一辆耐力赛赛车的重量(含车手和随身装备)不得轻于970kg。
避震、刹车自然是竞技属性的必需,刹车系统要配搭合适温度的刹车皮,按照比赛赛程选择,尽量1套刹车皮能跑完全程,可以节省大量的维修时间。引擎我们会尽量让保持原厂,电脑、水箱、机油冷却系统是有针对性的调教和升级,整个耐力赛赛程中,引擎始终处于高强度和高负载状态,引擎的散热系统将保证其工作稳定性,另外,油底壳内部会进行隔断结构改造,避免车辆在比赛过程中产生的侧倾会出现局部机油润滑效果不足的状况。另外我们会选用赛车油箱,一般耐力赛会选用80L油箱,这个容量是GK5原车油箱的约一倍,这样就可以减少比赛过程中的加油次数,节省时间。
另外,引擎尽量保持原厂的状态下,可以选择使用原车H挡形式的手动变速箱或者序列式变速箱,手动变速箱会在符合赛例要求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赛道搭配不同的齿比和终传系统。目前现役的耐力赛赛车里,也有使用CVT变速箱的赛车,有针对耐力赛研发的CVT变速箱套件。
圈速赛即使在民间赛事里也有不同的改装思路,你可以用练习车去跑赛道日里的圈速赛,拼的是底盘调校和车手的驾驶技能及经验。也可以针对圈速赛进行车辆动力系统的进阶升级。通常我们会有针对性的升级引擎,强化引擎内部关键部件,如果是自然吸气引擎,我们会根据赛车场提供的油品种类提高引擎压缩比,如果是全程使用赛车燃油的话,经过测试确认稳定的状态下,压缩比最高可以做到13.5:1,如果是增压型引擎我们会选择适当降低压缩比,保证引擎在工作中不会出现爆震情况。
另外在变速箱的部分,我们会为车辆搭配不同齿比和终传比的齿轮组,一辆圈速赛属性的赛车,至少会配备三套不同齿比搭配的齿轮组。或者直接选用序列式变速箱。另外我们会为车辆升级直立式刹车踏板和带有前后刹车力度分配可调功能的组件,同时还会在重设悬挂几何结构的时候修改车身前后配重比例。让车辆进阶成为有相当竞争力的状态。
统一规格赛(One Make Race)可以说是比耐力赛更好玩的赛事之一,在统规赛赛例里会明确指明车辆哪些部件可以改装,哪些部件不能改装,引擎输出功率,变速箱规格搭配,电脑调教,甚至输出限制比率都有明确的规则限制,这种比赛拼的不是车,是人的技能和经验。因为车的规格基本是一致的,所以能容易凸显出车手之间的素质差别,往往比赛过程也异常激烈。改装统规赛赛车,跟着赛例做就好了。
这里要说的这辆初代Mini可能是整个专题里最有趣的部分。当然改装过程耗时也更长,因为在进行系统的针对性改装之前,我们要先翻新整个车架。
这辆初代Mini早期参加过澳门Mini杯赛事,在车主决定复活它以前,它已经在仓库角落里沉睡了大约8年,南方气候潮湿,一辆退役赛车的车架在缺乏防锈保护的环境里长期闲置,是会生锈的。因为赛车减重工作进行时,铲胶工序完成后,车身就没有了原厂防锈及隔音涂层,即使重新喷过漆,长期放着不开的话,还是会生锈。
这辆车刚刚从仓库里捡出来的时候,可以用一堆废铁来形容。我们要把车架先清理干净,切掉已经生锈且无法修复的部分,重新打上补丁,然后做车身平滑处理,确认补丁的尺寸和弧度是与车身绝对流畅之后,再进行全车加焊补强和防滚架装设工作。
初代Mini赛车的车身有趣的特点是,什么都是可以松个扣就能拆下来的,大量的修补和漆面重喷工作,除锈工作完成后,再把引擎装回去。这颗引擎内部基本保持原来的设定,没有再进行二次强化,我们给引擎更换了必要的管路,剩下更多的都是恢复性工作。这辆初代Mini赛车的整车重量是约500kg,简单的车身结构提供了非常紧凑灵活的动态能力。《The Grand Tour》的杰里米·克拉克森曾经说过,这是一辆不存在阶级的汽车,当一辆MINI从身边经过,你猜不出坐在方向盘后面的人是谁,可能是平民,又或者是皇室成员。而坐在这辆车方向盘后面的,肯定是一位赛车手。
综上可见,即使是民间赛事的车辆改装,我们进行的一个必须环节一定是保证车手安全方面的工作,不管是平常的练习,还是赛道日,甚至是进阶的赛事。车身加焊补强和防滚架装设是我们会做的第一步,同时进行的是减重工作。经验告诉我,这环节工作的进行能够让我放心大胆的去练习,人坐在车里时,心理上也是安心的。只不过很多民间赛道日会把装设有不可拆卸全笼防滚架的车辆直接归类到专业赛车组别里去,我始终没想明白他们为什么认为具备这种安全装备的车就一定是专业赛车,可能他们没能实际区分专业赛车和民间赛事改装赛车的区别,亦或者因为民间赛事近年来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军备大战的局面,民间赛事参与者选择的技术支持团队越来越专业化,主办们会担心那些初涉民间赛事的参与者在车辆改装投入上的理解误区可能变成拒绝与经验老道的车手们同场竞技的积极性吧。
再说说文章开始的时候我提到的“有日常代步这个主要需求的民用改装车和主要针对赛道体验的改装车,在改装方案上是有实质性区别的”这句话。一辆主要需求是代步的民用改装车,需要优先考量的是车辆在进行改装升级后是否依然能够保障其代步实用性,这个实用性更多的需求自然是舒适,那么在合理的改装方案支持下,民用改装车的升级频率是基于原 厂平衡性基础上的进阶平衡性升级。这个方案本身就不包括应付赛道驾驶的高强度属性。当然这种状态下也不是不能进行赛道体验,只是你不能像 开一辆赛车一样去开自己的民用改装车,直观感受是你会发现自己的车在赛道里的表现很尴尬,很不听话。相信这个体验感受会很不好,然后你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刻意升级车辆,这时你一定会忽略自己的车原本的 主要需求,接着就会陷入一个头脑发热的循环里,最后这辆车就变成了无法保证代步舒适性又不足以应付赛道强度的失败作品。然后在斗胆计算一下这么来回折腾的花费后发现那个数字可能很惊人,稍微加一点可能就能 够买一辆从专业赛事里退役的专业赛车了。目前市面流通中的退役TCR赛车交易价是约人民币50万元,CTCC中国杯退役赛车交易价是约人民 币30万元,雷诺克里欧杯赛的退役赛车交易价是约人民币25万元。要么 有针对性的改装,要么直接买退役赛车。别想着去兼顾,成本很高,还玩 不高兴。参加民间赛事的主要诉求其实是为了开心,钱花太多,没玩开心, 这事儿就没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