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全
摘要:练习在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练习题能很好的理解知识点,使学生很快掌握知识。因此,课堂练习应精选典型题目,避免做重复练习,做到举一反三,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精准;有效
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构筑语言的基本单位,它是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基石,如果离开了词汇量的掌握和高效率的词汇学习,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就像盖楼一样,词汇就是地基,没有结实的地基,盖起来的房子也是不稳的,可见,英语学习中,词汇是根本。只有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才能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学生在单词记忆和扩充词汇的过程中要注重策略有效地扩充词汇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觉记忆单词是最困难的事。单词忘得比较快,因此老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讓学生记牢。达到强化记忆并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目的,需要使用必要的练习。
第一,前10分钟,可以通过音、形、义三个方面来检查学生对单词的基本掌握情况,老师给出音标,让学生根据音标来识别单词;老师给出汉语意思,学生拼出对应的英语单词;可以听录音来识别;词性转换的方式进行。虽然开始只有部分学生达到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即使成绩差的学生,瞬间记忆的效果也很好。这种训练,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纳量,提高了记忆效果。因为在记单词的时候只是用眼睛去看,而没有记这个单词的音,很难以做到“闻音知字”,成绩好的学生有时听力不好的原因就在此。所以学单词,首先要读准、读熟、读烂。首先要集中时间教音标,通过音标教学,学生可以正确规范发音,自己学会拼读单词,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扫清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如果学生基础差一点,一时半会又掌握不了语音,那我们可以集中把一个单元的单词在这个单元开始教学前集中一、两节课教完。这主要是让学生会读,读准。
根据艾滨浩斯的遗忘曲线,我们知道在接触新信息的最初一段时间里,遗忘的速度最快,比例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减缓,比例减少。要成功地记住一个生词,不断地碰到一个单词16次之后,学生才能自然地记住它。因此,要加大词的复现率,学习者就要扩大与目的语的接触。 只有反复地、适时地对已学词汇进行复习、巩固,才能牢固的记住其形,才能真正掌握、运用词汇。
第二,在讲授课中,练习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口头练习,也可以是书面练习。这个时间主要讲解重点词汇的用法,把重点用法列出来,在列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举出例子,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词的用法。之后要求学生在一、二分钟内记熟所学的新单词用法,然后提问;也可以老师读出句子,让学生猜猜句中所包含的用法属于哪一类。还可以通过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进一步提升,可以找出相应的高考题来模拟。也可以利用小卡片和“同根词”分单元集中认读单词,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不断反复的复习词汇,在教学目标语的学习过程中感知、领悟词汇的用法。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最终归宿应该是回到语篇中,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其真谛就在于此。 因为决定一个词的真正意义的不仅是音、形、义和语法规则,其涵义、搭配和语用场景更重要。大量阅读,特别是泛读在词汇学习中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浏览英语网站,读英语报刊、简易读本,浏览英语新闻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小组内相互设置问题,相互讨论,小组间相互交流,相互比赛,掌握更多的词汇,共同提高。
最后10分钟左右主要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检测和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老师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找出相关选择题,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如果能准确的讲出道理来,说明掌握的很好,若不能,大家一起来讨论,到底是什么用法,怎样来解决类似的习题。还可以安排句子翻译,完成句子,造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
英语词汇学习任务无法仅仅依赖于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来完成,而更多地在于学习者独立自主的课外学习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随时带着卡片,天天去翻,去读,去看。在学习一单元的两周内,将单词平均分到每一天,今天记几个,明天在记新的之前把前天的几个先记一下,第三天再记几个,还是先把头两天的几个给记一下,如此反复,天天有新的,天天复习旧的,学着新的丢了旧的,可以有小循环,也可以有大循环。只要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就一定有效果。坚持对词形的反复循环记忆,坚持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加大对目的语的接触,这不光是对词汇“形”的巩固,同时也是理解、掌握词汇“义”的最好手段。英语单词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老师应该按照科学的训练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训练毅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