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新辉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入门阶段,学生可能会觉得数学科目较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入门阶段。教师需要应用到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对于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力,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水平,通过问题串的设计以及教学情境的创造能够促进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本文旨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
在新的改革大背景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质。本文试图通过对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的研究,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先进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1 小学数学教师提高问题串设计水平是基本内容
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述之时,一定会对学生进行提问,而在传统的课堂上许多教师设置一系列无意义的、繁杂的问题,会不利于学生集中精神,更加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增强问题串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较为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来,提高小学数学学习的水平。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到《认识图形》这一章时,可以首先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黑板是什么图形吗?你们能够找出生活中的三角形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做好课堂引入,由浅入深,不断加大问题设置的难度。在学生对于图形定义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引導学生通过互相提问的方式,加强问题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可以引导某一位同学向另一位同学提出与图形相关的知识点,可以提问:说出教室里三个圆形的事物。在另一名同学回答对之后可以继续向班级内另一位同学提问,通过接龙提问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本节课知识讲述的效果。学生在进行提问问题设置之时,同时也是对于问题的思考。答错的学生需要接连回答对两个问题才能够继续向下一名同学提问,通过游戏教学可以保证问题设置的趣味性,增强小学数学学习的效果,在班级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2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打造有效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多感官沉浸式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和本节课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加强情境创设的生动性,具体性,让学生融入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进行有效问题情境创设之时,可以针对某一应用题目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在讲述到加减法之时,以超市购物为例,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超市背景图片同时辅助以声音,加强情境教学的具体性、生动性,为学生渗透一种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践的意识,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针对某应用题小明共有20元钱,购买铅笔花了5元,橡皮花了7元,目前还剩下多少钱?对于这一问题进行情景创设设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引导班级内一名同学扮演小明,另一名同学扮演售货员,对教学问题进行情景再现,可以以更加直观化、具体化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答与讲述,对于进行情景扮演的学生也是一次综合素质的锻炼。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将此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述,提高小学教学的效果和水平。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动画,对于一些难以再现的教学情境可以应用到flash等视频制作软件,运用动画的形式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加强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化抽象与为具象,加强对于知识点的讲述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水平,降低理解难度。
3 教师提高学生思考能力是重要保障
在进行有效问题情境创设之时,重点是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引导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需要对于积极思考的学生予以一定的表扬,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提高问题情景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例如,在讲授到连加连减知识点之时,可以针对题目368-6引导学生提出多种解决办法。最为普遍的解决办法是依次进行减法,而更加简便的办法是先用36-6再-8,通过凑整的方式,降低题目解答的难度。教师首先不能将此简便方法教授给学生,需要通过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出更简便的解决方法,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水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4 结语
本文从三个方面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到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结合学生的特殊化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建议,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增强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质,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数学入门阶段,为学生的数学科目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多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考试周刊36(2020): 64-65.
[2].徐思路.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2): 58+61,
[3].罗路军,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3): 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