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摘要:一个完整规范的”说课”设计应具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过程、说得失5大要素,语言要有情有理,使听者与说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和专业的认同,并且在遵循一定程序的同时又要走出循规蹈矩,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说课”;策略;技巧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者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动交流,共同提高目的教研活动。说白了”说课”主要是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这么教”的道理。在近几年来的教学评比中,发现许多青年教师对”说课”存在诸多的困惑,现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期与同仁们共同进步。
1 要素齐全,有序说明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规范的”说课”设计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是说教材——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确定、选取和分析。教师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说出该课题教材的主要内容,说明该课题教材内容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要说出本课时(或者几个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以及确定目标的依据。应该注意的是为保证教学目标的切实实施和达标情况的检测。教学目标的表达要尽可能简洁、明确并便于检测量。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依据课程标准,且使用的层级和行为动词要准确。如知识技能目标相适应的水平有:了解、认识、理解、应用和独立操作等层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相适应的水平有经历、反应、感悟等层级;
要说出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出图重点,突破重点所采取的方法和教学方法等。
二是说学生——分析学习主体,研究学法。明学生学习新知前所具有的知识经验,这种知识经验会对新知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分析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必须具备的学习技巧,以及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态度;说明学生年龄特点,身体和智力上的差异所形成的学习方式与风格。分析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认知障碍和认知途径。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如何引导学生参与高效学习方式。要说出如何教会学生会学,这堂课将对学生进行哪些具体的学法指导;说出如何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学习的具体过程以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方面和培养途径;说出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高效学习。
三是说教法——介绍选择“教”的方法与策略。教师不仅要说明选择的教法,还要说清楚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教法。要选择恰当、多样、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準备合适多样的教具、学具;结合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贴切具体的说出选择教法的理论依据,应注意的是要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明确不同教法的作用和特点,做到教法合理、优选,有机结合。
2 有情有理,相辅相成
谈话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和谐的对话会使师生在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在”说课”过程中因中找不到交流对象,以至于有的教师口若悬河但旁若无人,有的教师手足无措目光游离,有的教师低头读稿不知所云,此举均为”说课”之大忌。”说课”是说者与听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应人情人理,使听者与说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和专业的认同。 第一,说者应面带微笑用眼和口与听者进行沟通交流,辅以适当的肢体语言,给人以自然亲切之感。第二,将”说课”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向听者娓娓道来,站在一定的教研高度,使用恰当的教育教学理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理念及策略。第三,在”说课”过程中要保持适度的张力,既不过分张扬又要彰显专业自信。
3 创新方法,操作性强
“创新”是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好的”说课”既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又要走出循规蹈矩,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一是打破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的俗套顺序,根据”说课”内容的内在联系,重新建立新的逻辑关系。 二是更新理念,创新方法或方案。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式学习能力,在说教学设计时,若能凸显由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向“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转变,则会给人以清新之感。三是要具有可操作性。”说课”不能只停留在说说而已的基础上,要切实可行。因此,在”说课”时要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不要给人以夸夸其谈不可实现的感觉。
综上所述,教师不但应钻研如何上好课,同时还必须适时进行教学反思。“说课”,就是执教者面对同行,回顾和总结自己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包括接受同行的质疑和评述),以便再接再励走向更大的成功。所以“说课”是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环节,我们不但要重视,更要研究”说课”的程序、策略和技巧,以提高“说课”的质量,用以深化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