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乡文化自信,文章在明确历史建筑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并提炼出安徽省已公布历史建筑的七大特征和四大分异,为安徽历史建筑的认定和评价奠定基础。
【关键词】历史建筑;建筑年代;建筑风格
为了落实住建部印发的《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更好的识别、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安徽省积极开展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截至2018年5月,安徽省16个设市城市、3个国家级和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县共确定公布了857处历史建筑,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宣城、铜陵、安庆、黄山等地。文章通过对这些历史建筑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安徽地域历史建筑的特征与分异,为后续历史建筑的评定工作奠定基础。
1、历史建筑的概念内涵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明确指出“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但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部分历史建筑与登记不可移动文物重叠的情况,由于文物部门对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并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为了更好的保护利用这些有价值的建筑,在借鉴上海等地做法的基础上,研究认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符合历史建筑认定标准的,可认定为历史建筑,并退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2、安徽地域历史建筑的主要特征
2.1以清代和近现代建筑为主
通过对安徽省已公布历史建筑的建筑年代进行统计,明清及以前的有16处,占已公布历史建筑的2%,清代历史建筑有385处,占比45%,近现代(1840年以后)的历史建筑有456处,占比53%。因此,在安徽已公布历史建筑年代方面,以清代和近现代建筑占据较大的比重,这些建筑反映了一定的历史时期与历史人物、事件或城市发展、建筑演变的关系,是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
2.2以居住、商业和混合功能为主
通过对安徽省已公布历史建筑现状使用功能进行统计,居住类建筑占比最高,达到53.6%,其次为商业类建筑和混合型建筑,分别占比15.9%和14.7%,这与黄山、宣城等地大量的皖南民居、沿街商铺以及前店后坊、上居下铺的混合功能有关。
2.3近半建筑已修缮,部分建筑得到利用
通过对安徽省已公布历史建筑修缮情况进行统计,有近一半的历史建筑得到了保护修缮,这其中大部分是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与多年来名城、名镇、名村对资源保护的重视和不断投入的保护资金息息相关。与此同时,部分历史建筑也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2.4建筑风格呈现多样化
在已公布的历史建筑中,占比较多的是皖南的徽派建筑,徽派建筑以马头墙、小青瓦、三雕艺术以及灵活的空间布局为特征,体现出安徽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除此之外,还有楚汉风格的建筑,如位于寿县一中校园内的党校原一中实验室、党校教室、党校原一中校长室、党校办公室等。还有一些西方风格的建筑,最为典型的是苏式建筑,如安徽省政府原办公北楼。还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如池州老茶厂宿舍等。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安徽省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受外来影响所产生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建筑风格。
2.5居民记忆中的建筑
在已公布的历史建筑中,存在着一些自身价值并不突出的建筑,但它们却怀揣着居民的情感要素,是居民记忆中的建筑。比如中科大东校区老北门,老北门是东区原来的校门,其上有由郭沫若校长题写的校名,现新北门建成后,校方本来计划拆除老北门,但由于全校师生对老北门情感深厚,最终决定留下老北门,因而造就了两道北门的奇观。
2.6先进技术得到运用
在已公布的历史建筑中,不乏一些具备当时先进技术水平的建筑,比如滁州老汽车站,室内梁架为大跨度桁架,是滁州民国时期工业建筑的代表;马鞍山鹿中桥,桥拱为纵联分节并列式券起,在结构和工艺等方面体现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对研究清代石拱券结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7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得益彰
还有一些历史建筑,处在良好的自然环境或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与自然人文环境相互衬托,相得益彰。比如铜陵天井湖公园盆景园主体建筑,四坡或歇山頂,木质门窗,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3、安徽地域历史建筑的分异
3.1年代的分异
根据安徽省已公布历史建筑的年代和分布情况,皖北地区历史建筑多是在建国以后,以五六十年代为主。到了皖中地区,历史建筑的年代逐渐变久,开始出现民国和清代的建筑。而到了皖南地区,基本上都是民国和明清的建筑,并以明清建筑为主。由此,体现了安徽省由北向南,历史建筑年代也越来越久远。
3.2类型的分异
皖北地区历史建筑主要以老厂房为主,同时还有一些纪念碑和办公楼。到了皖中地区,在以办公楼为主的类型下,存在一些文化馆和民居类建筑。而在皖南地区,基本上都是徽派民居和沿街商铺。由此体现了不同地域历史建筑类别的差异性。
3.3造型艺术的分异
皖北大部分建筑由于其粗犷的特点,建筑形式相对简单,而在皖南地区,粉墙黛瓦、精致三雕、围合院落使得徽派建筑的造型艺术、细部特征均有一定的美感和艺术特色。由此体现出皖北、皖南造型艺术的巨大差距。
3.4环境的分异
由于安徽地形地貌的差异,形成了皖北平原、江淮丘陵、长江圩区、皖西皖南山区等不同的环境差异,同时,根据目前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分布情况,也可以看出,皖南历史文化资源明显多于皖北和皖中地区,历史环境较为突出。因此,皖南地区历史建筑多与山水环境、遗产群相融合,而皖北地区历史建筑相对孤立。
结语:
历史建筑是城乡的记忆与灵魂,也是弘扬文化自信的重要物质载体。现阶段,随着旧城改造的大力推进,保护历史建筑刻不容缓,然而保护与利用的前提是要先识别历史建筑,才能在留下的同时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借鉴各地经验,明确历史建筑的概念内涵,并分析安徽地域历史建筑的特征与分异,以期能为安徽省历史建筑的评定和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前期研究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安徽卷[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6.
[2]张松.中国历史建筑保护实践的回顾与分析[J].时代建筑,2013,3:24-28.
[3]汤丁峰.优秀近现代建筑认定标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刘珊(1988—),女,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历史文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