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馈控制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

2019-09-25 05:03郭静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20期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住院患者

郭静

[摘要]目的 探討前馈控制的实施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16例精神疾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8例。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前馈控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自杀、伤人、烫伤、逃跑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等级情况,并在出院时采取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1.72%,低于参照组患者的1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高于参照组的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前馈控制能减少护理安全缺陷,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伤害程度,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前馈控制;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护理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7(b)-022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feed-forward control on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in psychiatric inpatients.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7, 116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58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given feed-forward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such as falls, suicides, injuries, scalds, and escape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grad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t the time of discharg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questionnaire when they were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as only 1.72% in the study group, which was lower than 15.5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lassification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6.55%,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4.48%),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Feed-forward control in the nursing of psychiatric inpatients can reduce nursing safety defects,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injury degre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Feed-forward control; Psychiatry; Inpatients; Nursing safety; Nursing adverse events

不良事件的管理是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护理不良事件是常见的不良事件类型[1]。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发生意料之外的安全事件,尤其是精神科患者,其患有精神疾病,缺乏自知力和自制力,是不具备完全行为责任能力的群体,且病情复杂多变,护理风险较高,患者容易发生自伤、伤人、外走等不良护理事件,不仅影响患者的人身安全,还会引发护患纠纷[2-3],因此提高临床护理安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是精神科护理管理的重点所在。前馈控制又称预先控制,是控制理论的一部分,即是在工作开始之前对不安全因素提前进行评估和干预,以防患于未然,目前普遍被应用于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工作,近年来也被医疗卫生行业用于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4-5]。本研究旨在探讨前馈控制的实施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16例精神疾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39例,男性77例;年龄23~72岁,平均(44.6±5.8)岁;住院时间2~32个月,平均(18.7±3.4)个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8例。参照组中,女性20例,男性38例;年龄23~70岁,平均(44.4±5.6)岁;住院时间为2~30个月,平均(18.5±3.2)个月。研究组中,女性19例,男性39例;年龄为24~72岁,平均(44.8±5.9)岁;住院时间为3~32个月,平均(18.9±3.6)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严重肝、肾等内脏系统疾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者。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前馈控制,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成立前馈控制小组:前馈控制小组由精神科资历较高、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对近两年来精神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从病房环境安全隐患、护理安全管理缺陷、护理人员的疏忽以及患者的疾病本身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②加强护理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护理安全培训,强调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风险行为的敏感性,强化风险评估能力,并针对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进行专题培训和应急技能培训,对于资历较低的护理人员可由资历较高的护士进行带教,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确保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相关安全防范技能和紧急事件应对能力。③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组成的安全管理体系,制订并完善预防护理安全管理缺陷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将安全责任分配至护理人员个人。由前馈控制小组成员定期进行安全巡视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现场反馈,并责令在1周内进行整改,严格监督、考察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核心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并将日常考核结果与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完善病区不良事件的上报制度,设立不良事件记录本,引导护理人员积极参与不良事件的质控。④优化一线护理人员人力配置,加大对患者安全的监控:适当补充护理人员数量,提高护患比例,对于夜班和节假日的中班、晚班等时段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并加强病区巡逻强度,以保障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在科室排班時,将新、老护理人员交叉排班,由资历丰富的护理人员对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把关,保障护理服务质量,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日常护理要重点加强患者的安全监控工作,及时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变化,将剪刀、火柴、针具等危险物品放置于患者接触不到的地方。对于新入院、急性期以及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潜在风险的评估,并严密监测患者的一举一动,洗澡、睡觉、进食都安排护理人员专人陪护,并根据情况安装监控设施,防止发生伤人、自伤、逃跑、吞食异物事件。对于恢复期的患者,加强平常的安全教育,并定时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危险事件并积极处理。⑤改善病区环境,排除安全隐患:精神疾病患者存在一定的意识行为障碍,由于病区环境的拥挤和不合理,患者容易发生跌倒,增加骨折风险,因此应增加病区防护床,更换病区老化的防护栏,并调整过道以及卫生间的扶手的位置,方便患者使用,保持病区环境的干燥清洁,保障患者出入安全;保证患者的鞋裤大小长度适宜,并注意更换防滑鞋,定期检测患者使用设备的安全性,及时检修和更换,排除环境中的安全隐患;根据病区患者的情况,增加二级病房和开放式床位,适当进行分流,提高患者住院的舒适度;另外要告知患者家属抗精神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避免因为药物因素引发跌倒;增强医患沟通,嘱咐家属做好患者防自杀、防冲动、防逃跑的“三防”工作。

1.3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自杀、伤人、烫伤、逃跑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情况,共分为Ⅰ~Ⅵ级,Ⅰ级为事件发生但未造成伤害;Ⅱ级为造成轻微伤害,但生命体征无改变,需给予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Ⅲ级为造成重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发生改变,需进一步观察和简单处理;Ⅳ级为造成重度伤害,生命体征发生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Ⅴ级为发生永久性功能丧失;Ⅵ级为患者死亡。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前采用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80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发生跌倒、自杀、伤人、逃跑事件,仅1例患者不慎烫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仅为1.72%;参照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52%。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等级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高于参照组的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护理安全是关系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精神科由于患者的特殊性,缺乏正常的认知力,容易冲动毁物、伤人或自杀,因此临床护理存在较高的风险性[6-7];而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轻则引发护患纠纷,严重者会直接威胁到患者和他人的安全。研究数据显示,护理安全问题在医疗行业安全问题中的占比达到了40%以上[7]。因此,如何做好安全护理是精神科住院患者医疗护理工作的基础内容也是重要内容。临床实践显示,对于精神科病区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提前预防的作用远大于控制处理。前馈控制正是具有前行导向作用的控制理论,其通过针对事情发生趋势的预测或估计,并进行事前控制,从而避免事情偏离正常标准,纠正质量偏差。前馈控制是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方法,近年来也逐渐被应用于医疗和护理质量的管理控制中[9-10]。本研究将前馈控制应用于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中,针对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订针对性的控制干预措施。首先加强安全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意识和风险评估预见能力,加以技能培训和考核,切实提高其安全防范技能,从而提高安全护理质量[1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执行情况,并与业绩考核挂钩,能激发护理人员积极参与不良事件的质控工作,另外排除病房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加大对患者安全的监控力度,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教育,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从而有效预防跌倒、自杀、伤人、逃跑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12-13]。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发生跌倒、自杀、伤人、逃跑事件,仅1例患者不慎烫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仅为1.72%,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5.52%,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参照组,与李建丰[14]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前馈控制的应用实施能有效避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這是由于应用前馈控制理论,对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护理人员切实落实相关的安全护理措施和安全制度,从而有效减少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安全缺陷,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改进并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做到有效的提前预防,从而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降低不良事件的伤害等级,同时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15]。不过本次研究纳入样本量有限,因此具体应用效果还要大样本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前馈控制能减少护理安全缺陷,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娟,张永萍.63例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6,23(2):96-98.

[2]吴细霞,林贵兰.风险评估管理在防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29(35):77-79.

[3]王琴.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急救医学,2017,23(s1):325-326.

[4]张红霞.标识腕带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情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3):32-35.

[5]朱芳萍.前馈控制在ICU导管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2(2):97-99.

[6]阎蕾,朱蓓,庄若,等.基于界面管理理论的护理不良事件预控管理系统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8,33(8):331-334.

[7]林蔓彬.前馈控制在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4):1857-1859.

[8]刘金莲,张洪君,张晓静.前馈控制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190-1192.

[9]吴剑影,陈美,周国秀,等.55例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127-129.

[10]邓培英.简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167-169.

[11]谢田珍,李桂敏,戴利.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19(3):163-165.

[12]杨鹏燕.前馈控制应用于眼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7):194-196.

[13]王玉秀.基于HACCP的精神科高危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汇总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8):2611-2614.

[14]李建丰.前馈控制对精神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128-129.

[15]李映晖,吴志娟,丁涟沭,等.前馈控制在老年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2(26):3191-3194.

(收稿日期:2019-01-07  本文编辑:祁海文)

猜你喜欢
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住院患者
某综合医院18例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特征分析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分析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胃管误插入气管不典型症状1例教训
18例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