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景
对大企业而言,开放式创新具有更大优势,可以显著提高创新效率,缩短研发时间。对比思科和朗讯的创新模式可以发现,大企业在创新中优势最大的环节不是研发,而是创新模式,是以开放态度利用外部资源创新。
对制造业而言,创新过程既可以更多地利用外部资源开展开放式创新,也可以依靠内部研发力量进行封闭式创新。20世纪90年代全球电信业迅速扩张,带动了上游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创新。在这次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浪潮中,思科系统公司(CiscoSystem.Inc,以下简称“思科”)和朗讯科技(LucentTechologies,以下简称“朗讯”)分别是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的代表性企业。截然不同的创新模式也成为思科长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而朗讯则与阿尔卡特公司合并的重要原因。对这两种创新模式的分析有助于我国制造业选择更合适的创新模式,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
思科的开放式创新
思科于1984年由斯坦福大学的两名计算机科学家创立,此后发展迅速:199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1997年即跻身《财富》全球500强,2000年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到2001年,思科已经是年收入超过400亿美元、员工达70000人的大型跨国企业。思科的快速增长与其高度开放的创新模式密切相关。
思科通过创新快速起步,其第一个产品路由器就是创新产品。路由器的诞生使不同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相互通讯,并最终支撑了互联网的出现。思科利用路由器从默默无闻的小企业迅速发展成行业领先的巨头,并在全球路由器市场上长期保持5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后,思科持续进行开放式创新。
一方面,思科通过大量并购获取新技术。思科的多数新技术、新产品不是由企业内部研发产生的,而是通过购买获得。同内部研发创新相比,思科更擅长发现有市场潜力的新技术并将其结合到现有产品中,或者直接利用该技术开发新产品。并购是思科快速获得新技术等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手段。思科认为收购是进入新市场或生产有竞争力新产品的必须选择。为此思科设有专门队伍对创新资源进行评价,考察其在思科产品或业务组合中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1992年起思科每年都会并购,平均每年并购的企业超过7家;1995年后仅有一年的并购数低于4家。并购数量最高的2000年一年就收购了23家企业。截至2012年,思科收购了超过150家企业。20世纪90年代,收购对思科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超过50%。思科并购首选目标市场中的领先企业,或者掌握最新技术、距离产品推出还有一年左右时间的小企业。以思科支柱产品之一的交换机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期,Crescendo公司开发出了与路由器功能相近、速度更快、价格更低的交换机,对思科路由器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于是1993年思科以极高溢价收购了Crescendo并很快将交换机发展成自身的主要利润增长点。可以发现,1999年到2005年,思科用于并购的资金超过其研发经费的一半。
另一方面,思科利用战略联盟进行合作创新。为利用联盟企业的技术管理等优势进行合作创新,思科同众多领域的领先企业建立了战略联盟关系。思科战略联盟伙伴包括埃森哲、IBM、英特尔、诺基亚、富士通和微软等其他领域的领先企业。其中思科与埃森哲建立了创新合作组织用于改进思科的市场营销和客户管理等;与爱默森的合作集中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与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公司BMC结成战略联盟,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云解决方案。
创新长期以来维持了思科的高利润率。思科毛利润率长期维持在6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超过70%,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利润来自高价格,创新带来的优越性能则是高价格的基础。思科依靠创新使自身产品性能优于同类产品,同时依靠高价格带来的沉淀成本锁定用户。思科有信心将其产品排除在价格竞争可及的范围之外,所以选择高价格战略,实际情况是思科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
比如,美国市场上,思科产品在价格高出其他领先厂商一倍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过半的市场份额。另一个例子是,2003年思科定位的低端交换机因技术和价格因素在我国市场上被用户归并到中端产品范畴。同时,产品的高价格提高了思科客户的沉没成本。通信设备技术进步迅速,客户购买产品后会需要升级,此时如果换用其他供应商的产品會需要承担较高的转换成本。因此多数思科用户会选择升级思科产品和服务,成为其固定客户。这也是维持思科高利润的一个重要原因。
朗讯以封闭式为主的创新
朗讯前身是美国电信业巨头AT&T(American Telephone &Telegraph Inc)的通信设备制造部门。朗讯成立之初就包括了AT&T最重要和最强大的研发部门——贝尔实验室及网络系统与技术部门。1996年到2000年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朗讯在这期间营业收入增长率基本维持在10%以上。2000年后网络经济泡沫的破裂导致了朗讯经营状况的恶化,最终在2005年被阿尔卡特公司收购。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朗讯投入了大量资源、建设了完善的制度进行内部研发创新,但由于其创新系统的开放性不足,对外部研发资源利用不够,最终仍在竞争中落败。
朗讯的衰落与其封闭的创新模式有着重要的关系。朗讯自身的研发能力非常强大。得益于贝尔实验室,朗讯的研发水平在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业,乃至电子信息产业中都名列前茅。贝尔实验室不仅是全球现代电信业的起源地和电信技术的发动机,也是世界上拥有诺贝尔奖最多的机构。现代电信业中大部分重要技术都出自贝尔实验室,如晶体管和蜂窝通信技术等,指导通信业发展至今的权威科学理论“通信的数学理论”也诞生于此。贝尔实验室作为研究部门和内部创新的核心,为朗讯提供了极其强大的技术职称。直到被阿尔卡特收购,朗讯在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仍然很大。
然而,以内部研发为核心的封闭式创新相对缓慢。为更好发挥贝尔实验室的研发优势,朗讯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内部创新体系。但贝尔实验室对于科研过于“精益求精”的精神则导致了缓慢的创新节奏。
一方面,朗讯的内部创新机制相对完善。根据自身条件,朗讯设计了多项制度以推动内部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创新。例如,鉴于贝尔实验室研发成果数量巨大,朗讯制定方案对研发成果进行二次筛选,给第一次筛选中没有获得市场化机会的成果一次新的机会,以避免错过优秀的研发成果。此外,还成立了专门的内部创新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对研究成果进行甄别并有选择地产业化。对贝尔实验室中大量被朗讯放弃的研究成果,内部创新公司和创新风险投资基金会做出评判,选择一部分成果投资。这些成果产业化成功后,如果朗讯有意可回购;如果产业化不成功或朗讯无意回购,则出售或继续经营。朗讯的内部创新机制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其有市场前景的研究成果都能获得产业化的机会,提高了其创新能力。
但另一方面,封闭的内部研发创新节奏缓慢。贝尔实验室研发能力出众,但其节奏相对市场需求过慢。贝尔实验室的传统是要将技术和产品做到“完美”后再推向市场。在技术进步速度快、产品迭代周期短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当一项产品以完美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上时,很可能已经落伍并失去竞争力。“缓慢”和“完美”是贝尔实验室的特点,也是朗讯内部创新的不足。
两种创新模式比较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作为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开放式创新往往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显著提高创新的效率,缩短研发时间。此外,创新过程中也应该更加重视可能的市场反馈和需求。
对大企业而言,开放式创新具有更大优势。对比思科和朗讯的创新模式可以发现,大企业在创新中优势最大的环节不是研发,因此应该以开放态度利用外部资源创新。思科虽然以内部研发创新起家,但很快走上了开放创新之路。业内普遍认为,思科70%的创新来自于外部资源。朗讯研发出大量新技术,但在市场竞争中却落于下风。可见吸收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或合作创新对大企业非常有益。
一方面,新技术不仅出现在大型企业,更广泛存在于中小企业中。虽然电话技术存在于AT&T这样的大企业,但很多新技术、新产品都产自或来源于中小型企业,例如路由器是由当时规模还很小的思科发明的。另一方面,开放式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整个行业,甚至是相关行业的创新资源,强于仅依靠企业内部的资源。例如,朗讯研发力量强大却没能保证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而思科通过广泛获取中小企业的创新资源保持了优势 。
开放式创新具有速度优势。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活跃,技术更新速度快,市场需求变化迅速,对企业创新速度的要求也就较高。可以发现,思科优于朗讯的重要一点就是在技术、产品上的迅速反应,这也得益于其高度开放的创新模式。通讯设备新产品研发通常需要18到24个月,而通过开放式创新,尤其是购买技术可以节约6到12个月。思科宁肯以较高的溢价收购企业或产品,也要尽早获得目标厂商的新技术。并且在并购中尽量选择地点、企业文化和技术上与自身相近的企业,便于其尽快融入思科。这种开放的技术获得方式帮助思科快速创新 。
创新应更多注意市场因素。技术是创新的重要来源,在通信设备等高技术行业尤其如此。但技术的先进性并不确保创新成功,市场需求和创新周期等要素同样重要。
一方面,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依靠产品销售盈利,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满足客户需求。通信设备等高技术产业必须以技术作为产品的支撑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从创新拉动需求的角度看,设备供应商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更高的傳输速率和更稳定的链接效率提供了更好的网络体验,这些产品和技术推向市场后用户才有了对更高端传输的需求。但实际上,创新拉动的需求是对潜在需求的满足。只有存在潜在市场需求的技术、新产品才能销售出去,企业只是顺应需求开发了相应的技术、产品。
另一方面,创新应以企业家为主导,适当参考技术专家的意见。思科虽然是由两名科学家建立,但他们很快就退出了思科的经营。思科的首席执行官长期由市场营销出身、具有敏锐市场嗅觉的人员担当。朗讯内部贝尔实验室中的科学家影响力较大,某些创新决策中过多接受了技术专家意见,导致在一些创新中出现偏差。
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创新发挥着核心动力的作用。而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一个创新极为活跃的产业,我国在其中的部分领域诞生了国际领先的企业。分析思科、朗讯的创新模式,对优化我国制造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具有启示作用。
首先,应构建有利于开放式创新的政策,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放式创新具有更快的速度,但需要更多具有自主技术的企业参与研发。思科开放式创新的多数技术都是通过收购中小型企业获得的。这种购买行为需要大量从事研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的重要条件。在美国,很多持有先进技术的小型企业并不具备产业化能力,而只是从事产业化前研究,并通过出售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给思科这样的大企业盈利。如果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那么大企业就可以采取其他手段获得中小企业的技术。中小企业无法通过研发获利自然就失去了研发积极性和活力,大企业也失去了开放式创新中获取资源的主要渠道。因此应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依靠创新获得较高收益。应切实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降低维权成本,加快知识产权案件审判速度,落实知识产权案件判决执行,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间的联动机制,更高限度地保障知识产权持有人的利益。只有研发成果大量出现,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才能更好地开展开放式创新。
其次,适度促进产业化,为创新产品提供市场环境。思科将自身主要力量投入到产业化和营销中,而朗讯则在研发中使用了大量资源。最终思科保持了长期竞争优势,朗讯则被收购。可见创新中产业化和营销等非常重要,我国创新政策应加强对产业化的支持,并为创新产品创造市场环境。加大对研发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在科技园区中,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平台。为研发成果产业化提供专业化咨询。通过政策帮助创新产品打开市场,在制定创新政策时更多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在创新相关专项中适当减少政府对技术的选择。通过财政补贴消费端、提供消费便利和建设基础设施等方式,促进创新产品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