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

2019-09-25 06:38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家国军人家风

导语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无论从艺还是治学,一个人要想抵达高远的境界,就必然离不开家与国的滋养。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

爱家庭讲家教谈家风

天下之本在家。

中国文化历来讲究家国一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和谐、有序、繁荣的社会是由千万个团圆和睦、尊老爱幼的家庭构成的。孔子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如何持家、爱家的论述,他曾经说过,对长辈孝顺、对兄弟姐妹有爱就是“仁”的根本(《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在一个家庭中,勤俭则是最美好的品格之一(《论语·述而》:“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回忆起父母,孔子第78代孙孔维克说,在他的记忆中,自己父母几乎是秉承了这一“孔门家风的训条”,一生勤俭持家。“这算是我家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我的父母很严格,所以直到现在,只要看到没有关上的水龙头、长明灯,不管在哪我总要给关上。还有,不管在家还是在外,即使是浪费一滴粮食,我也会很不舒服。”孔维克说,他内心的温情的培育,也是从小时候一点一滴地感受着父母对家庭的付出开始的,“小时候条件不好,但我坚持要画画,母亲就把自己的头发收集起来卖废品换纸,对于画画使用过的纸,母亲不舍得扔,她总说可以回收再利用,不能浪费……”妻贤夫安,父慈子孝,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格言都深深印刻在孔维克的脑海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往往是引领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走上文学研究之路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学者父亲张公瑾。张公瑾先生是我国著名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学专家。“在我7岁的时候,父亲被下放到湖北干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父亲和母亲每天都要写信,信中不仅有对某些事情的交代、有对我要努力上进的叮咛,他还会写一些诗。他在信中不仅告诉我如何为人处事,还会教我如何读诗,这让我对文学产生了最初的兴趣。”张颐武时常回忆起父亲给他的那些信,常常回忆起一些细节之处对自己的微妙影响:“后来我才明白,父亲为什么每次在信中会把一件小事叙述得那么清楚。他不在我们身边,但他想让我们时时感受到关爱。他用写信,事无巨细地表达他的感情,维系家庭之爱。这个东西是无声的,但对我们的影响是深刻的。”张颐武说。

其实,爱家庭,才能爱国家,这是一定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家庭成天争吵不息,纷争不止,能对社会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如果和睦、团结,家里的一切事情就能兴旺发达,家庭的奋斗目标就能够顺利实现。家和,对整个国家、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教授周文彰如此总结。

(作者郭海瑾,选自《人民政协报》2019年6月24日,有删改)

点读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正,社会风气就正;家风不正,那么在家庭与家庭的交往中、家庭成员与社会的往来上,就会有价值观的冲突、道德的冲突、行为上的冲突等,家风建设影响的不仅是家庭成员,还可能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想要建设强大的国家,首先要建设好家风。

生命里的祖国

当S2城际列车穿过有燕京八景美誉的“居庸叠翠”时,沿途花开正盛,春意和暖。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蜿蜒的长城在花海簇拥下,雄浑而有气势,犹如昂扬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我在想,古老而年轻的祖国犹如一轮喷薄而出的旭日,中华儿女沐浴在这和煦的阳光下,和平、安宁、美好,其乐融融,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与创业的奋斗而得来的。我们有最好的人民在建设祖国,我们有最好的军队在保卫祖国,因而,祖国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昌盛与和平安宁。

由此,我想起了祖国西部边陲的帕米尔高原,它位于喀喇昆仑山脉的西北部,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古称“不周山”,传说是由它支撑着蓝天和大地的。屈原在《离骚》有“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的诗句。《淮南子·天文训》则对不周山的“不周”,作了更为神奇的描述:“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足见帕米尔高原的险峻。但就是在这片空气稀薄、人烟罕迹的丛山峻岭间,共和国的军人日夜巡逻在崎岖的边防线上。他们踏冰河、翻雪山、守边关,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赤子之心、家国情怀书写边防官兵对祖国的忠诚。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者是位女军人,不久前刚刚从帕米尔高原的边防部队回到北京。在那里,她结识了一位基层干部,他的连队驻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国境线上。高寒缺氧、雪地寒天,严重的高原反应会让许多初到那里的新战士面部黑红、嘴唇发紫。他们顶着凛冽的寒风,跋涉在没膝的雪地,每迈一步都那么艰难;他们每一次翻山越岭巡逻,都是在向生命极限挑战。女军人感慨地说:“我们的战友在那样一种环境下,仍不改初心,扎根雪域高原,守卫西陲边关,为祖国站岗,为人民放哨,多么可敬,多么可爱!”女军人发来一组图片截图和留言,照片上,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有三四岁的样子,扎两根小短辫,穿一件粉色外套,一个人在玩吹泡泡。照片上方有边防军人父亲写的几行字:“停水停电停网的夜里,静静听着窗外扑簌簌地落雪。月余的昏天暗地,一停下来就难以抑制的想念,害怕一个转身就丢失了生命中的美好,担心再也找不回……”原来,那位勇敢的小女孩跟着妈妈从古都西安来到帕米尔高原营区,想陪爸爸待上几天。可是,正在执行任务的爸爸还是离她好远。妈妈告诉她,爸爸在边境线上正守护着祖国的界碑。看到这段话,我的眼睛湿润了。当人们尽情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安逸生活,乘高铁、坐航班,云游四方、穿行花海间时,可否想到,共和国的军人正在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日夜守护着祖国的安宁?

S2城际列车驶过了连绵的群山峰峦,携着春日的繁花和葱郁,一路向西驶到了青龙桥。那里有京张铁路纪念碑和中国第一条铁路建设的开拓者詹天佑的塑像。那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不久以后,另一条技术世界领先、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张高铁也将投入运行。这就是前进中的祖国,这就是21世纪的中国速度。

一个强盛的祖国是儿女们幸福的源头,就像奔流的长江黄河那般一往无前、波澜壮阔。祖国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都在祖国的生命中。

(作者剑钧,选自《解放军报》2019年5月24日,有删改)

点读

在S2城际列车的穿梭中,作者回憶过往,展望今日,放眼未来。在过去,国土上硝烟未平,是一个个中国军人、中国民众赢得了和平;在今天,泱泱大国,复兴之路,是每一个人在出力建设;在将来,祖国的命运仍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祖国离不开我们,我们也离不开祖国。

猜你喜欢
家国军人家风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家风伴我成长
军人就该这个样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