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陆小曼的前夫王赓

2019-09-25 06:23肖伊绯
书屋 2019年9期
关键词:陆小曼徐志摩

肖伊绯

坊间乐于谈论近代名人私生活者,尤重视女神林徽因与男神徐志摩,捎带上徐志摩的两次婚姻,先是张幼仪,后是陆小曼,都被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其实,陆小曼与徐志摩都是“二婚”,但他们的前任似乎都不太知名,徐的前妻张幼仪后来被“掌故家”们拈提了出來,渐为大众所知;而陆的前夫王赓,知名度一直不高,所知者至今还不算太多。

王赓(1895—1942),江苏无锡人,陆军少将。1911年清华毕业后保送美国,曾先后在密西歇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就读,191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转入西点军校,1918年西点毕业时为全级一百三十七名学生中第十二名。王赓回国后曾任职北洋政府陆军部,并以中国代表团武官身份随陆徵祥参加巴黎和会;后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并晋升少将。1923年任哈尔滨警察厅厅长。1928年后,先后出任孙传芳部五省联军总部参谋长、敌前炮兵司令、铁甲车司令、国府淮北盐务缉私局局长、财政部税警总团总团长、第八十八师独立旅旅长等职。1932年因“泄漏军机”被判入狱两年零六个月。1935年出狱后任职铁道部,后任兵工署昆明办事处处长。1942年4月,作为政府军事代表团成员赴美期间因肾病复发,医治无效在埃及开罗逝世。

关于陆小曼与王赓的结婚时间,坊间有1920年、1922年等多种含糊不清的说法,要将这一时间精确到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几无可能。笔者近日翻检民国时期旧报刊,偶然发现一份刊有陆、王二人结婚照片的旧报,且附印有关涉二人确切婚期的“图注”。这一发现,可将之前种种流行说法一一补正,把这段史事澄清出来。现将这段图注原文转录如下:

关于陆小曼

右方所刊之王赓与陆小曼结婚时俪影,在现在我想对于读者,一定很感趣味。陆小曼是与王赓离婚后才嫁的徐志摩。徐志摩逝世后,沪战发生,乃发生王赓擅离职守为敌所获,以致影响战事全局,王于最近已被判徒刑。陆氏前后所嫁二人,一武,一文,但皆知名于世,陆亦足以自豪矣。陆与王结婚于一九二一年十月二十二日。时陆年十八,兹则已三十矣。陆原为北平圣心女学学生,擅英、法文云。

事实上,当时报刊配发陆、王二人的结婚照片非常罕见,相信如今已见惯陆小曼与徐志摩合影的读者,看到这张照片一定会感觉十分陌生与讶异。细看这张照片,但见王赓着陆军礼服,陆小曼着西洋婚纱,二人神态端庄严谨,颇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之意态。当然,如果以《爱眉小札》或《志摩日记》中的陆、徐二人合影来比较,陆、王二人的这张结婚照,更符合旧式传统而显得中规中矩,确实缺乏所谓浪漫、亲密、文艺的情调。

北平《世界画报》刊载的王赓、陆小曼结婚照。

值得注意的是,刊发这张照片的北平《世界画报》,刊发时间为1932年8月21日——此时离陆、王二人结婚之时已过去了整整十年。之所以在此时刊发这张照片,恐怕一来是与徐志摩近一年前已逝世(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二来是与王赓在“沪战”期间因擅离职守被判入狱事件皆有关联。这一武一文的陆小曼两任夫君,当时都成了“新闻人物”,所以该报别出心裁地刊发了这张照片,以博读者瞩目。

这里有必要约略介绍一下《世界画报》的办刊情况。该报乃北平《世界日报》旗下的周报,每周日刊发一次,创办于1925年之后。《世界日报》是由成舍我于1925年创办的,宣布办报宗旨为“第一是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第二是要说社会大众想说的话”,又提出“凭良心说话”、“用真凭实据报告新闻”的办报原则,颇受大众读者青睐与好评,日发行量达数万份。世界报社以北平《世界日报》为中心,以《世界晚报》、《世界画报》为依托,又在上海创办《立报》,形成了规模可观的“世界报系”,在当时的京、沪两地有着广泛受众,堪称那个时代的“主流媒体”。

在这样的“大报”上,大张旗鼓地刊载陆小曼与前夫王赓的结婚照与“情史”,当然是报社方面认定要炒作当时的“新闻点”,就是要将徐志摩逝世与王赓入狱两大新闻事件相关联。所以,在“图注”开头一句即称,“右方所刊之王赓与陆小曼结婚时俪影,在现在我想对于读者,一定很感趣味”。

当然,无论这份八十余年前的旧报当时所着眼的“新闻点”究竟如何,它所刊发的这张照片及其“图注”却为后世留下了难得的、确凿的史料。且看这则不足两百字的“图注”,就透露了两个重要历史信息,一是陆、王二人结婚时间得已确定,为1921年10月22日;二是王赓在“沪战”期间擅离职守,竟被日军捕获,后来曾被判入狱。

据查证,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时任八十八师独立旅旅长的王赓因误入日军宪兵区,于礼查饭店被捕,后经英、美、法多国领事交涉,日军将其释放。随后,国民政府却以“泄漏军机”为由将其逮捕,并被判刑入狱,史称“王赓事件”。1932年8月2日,军事法庭对王赓泄密案进行宣判,法官宣读判词如下:

前八十八师独立旅长王赓,当沪战时擅离职守,经礼查饭店时,被日军拘押,经交涉交十九路军总指挥部,转解军政部军法司看守,当由该司组织高等军法会审,先后会审数次及严密侦探,确无通敌嫌疑与证据;但事先未得长官答应,擅离戒严地点。依陆海空军刑法治罪,判决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

因“泄密”一说查无实据,坊间又流行另一种带有揣测性质的说法,称王赓之所以擅离职守,无非是为了去看望与慰藉坠机身亡的徐志摩遗孀,也就是他的前妻陆小曼。这种揣测虽同样无法确证,但似乎也合情合理,因为王赓与陆小曼的分手本属“和平分手”,且作为军人的王赓,对陆小曼的情感虽不及诗人浪漫强烈,但却一直保持着一种含蓄的呵护。这种不富于表现力,但却真实存在的情感,可以通过尚未与陆离婚时王赓致张歆海(徐志摩妻弟)、胡适的信中表露一二。当时,陆小曼因病在家中休养,在外地工作的王赓放心不下,便与经常和陆有来往的张歆海、胡适通信,感谢这两位朋友关照其妻。信中这样写道:

歆海、适之:

正要写回信给歆海,恰好适之的信亦到。谢谢你们两位种种地方招呼小曼,使我放心得多。这几个月来,小曼得着像你们两位的朋友,受益进步不在少处,又岂但病中招呼而已。她有她的天才,好好培养可以有所造就的。将来她病体复原之后,还得希望你们两位引导她到sweetness and light的路上去呢。

陆家有电报来叫我回京,苦的是我是个军人,不能随便行动说走就走。好的是一两日内就有机会来到,可以借公济私,人亦可以来京,钱亦可以多少带点。请你两位告诉小曼,好好安心调养,我也是个心急人(她自己叫过我毛脚鸡),慢不了的。

我没有到之前,你们两位更得招呼她点。见面再谢罢。

王赓

四月廿六日,星期日下午

这封收录于《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黄山书社,1994)中的王赓信札,可能写于其1923年任哈尔滨警察厅厅长期间——这期间他因忙于公务,无暇经常返京照顾家庭,故有委托友人胡适、张歆海等照顾陆小曼之举。当然,也正是在这期间,徐志摩走进了陆小曼的生活,不久之后,陆、王二人离婚,陆、徐二人结婚——开始了后世读者津津乐道的那一场“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

猜你喜欢
陆小曼徐志摩
偶然
花牛歌
陆小曼两段婚姻的启示
陆小曼:绘画是最后一条路
林徽因VS陆小曼: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偏 见
最后的那一天
小评《徐志摩论》
胡适与陆小曼的情缘
徐志摩的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