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都从电视上看到过火山喷发的景象,滚热的岩浆喷出来,就像锅中沸腾的水咕嘟咕嘟冒出来一般。但是,大家见过喷出泥巴的“火山”吗?这种“火山”叫泥火山。
地下高深泥浆和流体(气体为主)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穿透覆盖在上面的薄弱地层,出露地表或者海底而形成。
多为锥状小丘或盆穴状,丘的尖端常有凹陷。
泥火山喷发的物质是地壳浅层的沉积物,火山喷发的是来自地壳深部或地幔的岩浆。
较快的沉积速率和活动大陆边缘的横向挤压。
情况一:泥火山直接发育在海底。
情况二:流体刺穿泥底辟后沿泥底辟向海底运移,形成泥火山:如果流体没有运移到海底,就不会形成泥火山,而是形成泥底辟。
情况三:流体沿断层或裂缝向上运移或渗漏到海底,形成泥火山。
底辟构造是指密度较小的高塑性低黏度的岩石(如岩盐、石膏或泥岩等)向上流动,拱起甚至刺穿上覆岩层所形成的穹隆或蘑菇状构造。以泥质为核的底辟称为泥质底辟。
泥火山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板塊汇聚带地震活动、深部沉积物的固结状态与气体含量、断层活动和人工钻井等。科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泥火山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它们大多发生在大断层的交汇处。泥火山的喷发频率与地震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一般地震发生过后往往会有泥火山喷发。
泥火山在全球广泛分布,比较著名的有伊朗的马克兰和罗马尼亚的布扎,最大的泥火山分布在阿塞拜疆的巴库,美国黄石公园的泥火山也非常著名。海底泥火山在里海、黑海、挪威海、地中海以及巴巴多斯近海、尼日利亚近海和墨西哥湾等海域均有发现。
在我国陆地和海底的至少11处区域发现了200多座泥火山,其中陆地区域的泥火山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台湾,海底的泥火山主要分布在台西南盆地。近期,我国科学家又在我国南海东沙海域发现了大量泥火山。该区域的泥火山主要是通过地震和浅底层剖面资料解译发现的,然后通过地质取样获得证实。这些泥火山在地震剖面上一般表现为海底呈锥状小丘或盆穴状,下部有地震模糊带以及气体渗漏通道、海底羽状流等特征:在浅地层剖面上则呈非常明显的锥状小丘或者海底羽状流等特征。泥火山上采集的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结壳、结核、角砾和有孔虫、珊瑚、海绵、管虫、苔藓虫等生物,其中单个珊瑚最长可达5.5厘米。
海底泥火山的发育演化与海底油气运移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是寻找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线索和示踪标志。随着全球陆地能源的枯竭,对海底泥火山的探索越来越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