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大致由三轮组成,这三轮复习既互相独立,又融为一体。如果说第一轮是“画龙”,那么第二轮便是“点睛”,第三轮是“冲刺”。具体来说,第一轮突出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第二轮重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三轮则侧重查漏补缺,提高应试能力,找准提分点,从容冲刺,准备“收网”。
高三第一轮作文备考,抓好基础、全面复习尤为重要。此时考生要着重培养写作习惯,激发自己写作的热情和兴趣,既要全面落实“要我写”,更要以自觉的态度坚持“我要写”。“要我写”就是不折不扣地根据课程和老师的要求,完成好课程中每个单元的写作任务以及老师布置的每个话题,同时,培养“我要写”的写作意识,努力进行自主写作和自由表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要写”更为重要。
高中生写作有其标准,其中“自主写作”很重要,“自主写作”强调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是生活学习的需要,是成长和发展的必需,是生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写作”不用老师命题,只要自己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只要自己有话可说,就尽管去写,日记、随笔也好,周记、微博也好,随性而为,随便写去,用自己的灵魂与世界对话、与自然对话、与大师对话,与同辈沟通、与师长沟通、与自己沟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有创意的表达习惯。从写作文体来说,各种文体都可涉及到,一般论述文、时评、记叙文、散文、随笔等都可以写,尽量写得多,写得杂。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几点:写人,写出人物的个性;写事,写出事件的波澜;论述,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在各种写作中,要表达出对生活的一种认识和评价,表达一种审美的感受,培养自己选择和安排材料的能力。
第二轮作文备考复习应该由第一轮的“自由散漫”走向“规范严谨”,从“多练”走向“精练”。在这一阶段,可以着力抓住论述文和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考点进行训练。论述文训练要遵循由局部到整体、从浅显到深奥的过程,使内容范围逐步扩大和不断深化。在这个阶段,考生要重点解决提出中心论点、运用材料等问题,着重训练论述文的思路及举例、引用、假设、因果等论证方法,多角度处理素材的方法及培养演绎、归纳、类比等逻辑思维方式;注重议论技巧和议论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从而学会阐述观点,学会运用论证方法、安排论证结构等。同时,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各项考点应该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得到落实,包括“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等。此外,提高作文修改能力也是这一阶段的训练重点,一篇作文写成后,可以根据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也可以同学之间进行互评互改。互评互改可以是对语言的推敲,可以是对构思的评点,也可以是对作文修改的建议等等。这种推敲揣摩的过程,其实就是取长补短的过程。同学们的思维相互碰撞、语言相互融合、情感相互影响,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鉴赏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轮作文备考复习是整个高三作文复习的关键,这一阶段的方向、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决胜高考,最后冲刺,提高分数。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生活层面,多“筹”善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感悟是作文的关键。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有“四个关心”:一是关心自然,关心春的姹紫嫣红、夏的火热浪漫、秋的硕果累累、冬的冰清玉洁……对这些典型的自然景观要入脑入心,考场上才能俯拾仰取;二是关心时代,了解社会,考生对于当下的社会热点事件有一定了解并能加以运用,写出来的作文就有很强的时代感,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三是关心人生、思考人生,了解不同的人对人生的不同态度,还可以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积累几种持不同人生观的人物素材,并了解他们的生命历程;四是关心自我,关心自我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关心自我的成长,体察自我的内心世界,并能作出理性的评判。在“四个关心”中悟情悟理,才会有主题思想的提高升华。
备考阶段应对有关素材作精心准备,除了备生活,还要备思想、备知识。素材来源非常广泛,有教材上的、报刊杂志上的、课外书上的、自己经历的、从别人那儿听来的,等等。考生既要搜集积极向上、鼓舞斗志的正面素材,也要搜集有深刻教训的反面素材,还要特别注意搜集新鲜素材,如当代精英、热门红人、年度热点、网络新词等,把握时代脉搏。搜集到的素材可按内容进行分类,如人文精神类、品德修养类、自然环境类、感悟生活类、理性思辨类、情感体验类等。同时,考生在梳理素材的过程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以便能够得心应手地开掘和活用素材。
二、注重理性思辨,锤炼思维
理性地审视生活,便会发掘出生活的意义,体悟出生活的本质;理性地透析生活,便会发掘出生活所折射的生命内核,使作文立意深化;理性地观照生活,更能使作文具有敏锐的视角,开掘出独到的观点,把读者带入崭新的思想状态和情感境界。
思维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考生要培养自己“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所谓严密性,就是思维要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既不混杂,又无跳脱;所谓深刻性,就是目光犀利,观点新颖,能见人之所未见,言人所未言;所谓批判性,是指对任何一个观点,都不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照单全收,而是经过思索之后作出自己的判断,或认可赞同,或暂时存疑,或部分否定。此外,考生还要在平时注意培养自己思维的灵活性、辩证性和创造性。灵活性就是不拘泥于一点,不认死理,学会变通,常换角度;辩证性就是能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眼光来观照事物,看待话题,避免偏执一端,片面僵化;创造性,就是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见解具有独特的价值。只有在平时注重理性思辨,锤炼思维,才能在考场上得心应手,写出富有思辨性和哲理性的佳作来。
三、强化各项训练,突出重点
这一阶段要在第二轮抓“基础等级”的基础上,全面抓好“发展等级”。“发展等级”有四大考点,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在备考时,考生要关注任务驱动型作文、新材料作文等题型;关注记叙文、论述文、散文等体裁;关注文章的内容、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关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另外,要强化八项重点训练,即审题训练、立意训练、拟题训练、文体训练、结构训练、表达训练、特长训练、书写训练等。审题训练要立足准确,追求深刻;立意训练要立足平稳,追求创新;拟题训练要立足醒目,追求靓丽;文体训练要立足稳妥,追求独特;结构训练要立足完整,追求巧妙;表达训练要立足通畅,追求文采;特长训练要立足沉稳,追求灵动;书写训练要立足规范,追求美观。
四、养成良好习惯,练好内功
良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在全面備考复习中,切莫忘了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如先列提纲,迅速入题,依题行文,认真书写,遵守规则(包括字数、文体等方面的规则)等。
高考作文备考的三轮复习,互相依存,互为表里,只要夯实基础,有的放矢,逐个击破,关山可越,高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