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林祥
摘 要: 心理育人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心理育人即育人心理,它所体现的是积极心理学理念。心理育人立足于育人、服从并服务于育人,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关注的是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心理育人发生作用的机制是培养形成正确的认知、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以及健全的人格。实施心理育人,必须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师资队伍,并构建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可以通过开设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让学生“知”、组织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让学生“悟”、设置系列心理困境以让学生“行”等具体措施和路径实施心理育人。心理育人不同于思政育人,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心理育人的過程中,必须防止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化。
关键词: 心理育人;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9.03.020
The Connotation, Mechanism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JIA Lin-xia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Ten Education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s the psychology of educating people, and it reflects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s based on educating, obeying and serving people. It is aimed at all students,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otential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The mechanism by which psychology educates people is to cultivate people to form correct cognition, positive emotions, strong will and sound personality. To implement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we must improve the working mechanism, improve the teaching staff, and build a corresponding system for protection. Through the serie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 students can “know” and organize a serie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ctivities to enable students to “enlighten” and set up a series of psychological dilemmas to allow students to “walk” and other specific measures and paths to implement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ink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not equal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党组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将“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基本任务。心理育人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十大育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升心理育人质量,教育部党组又于2018年7月颁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作为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心理育人”既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和措施。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搞清楚心理育人的内涵、作用机理以及实施路径等一系列问题。
一、心理育人的内涵
心理育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实施心理育人,就必须搞清楚何谓心理育人,亦即心理育人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广义上讲,凡通过运用心理学相关素材、仪器设备以及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相关活动达到育人目的的活动,均可称为心理育人。狭义上讲,心理育人是指育人者立足于人身心发展的实际,根据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育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开发其潜能、完善其人格、提升其效能感、养成其积极心理品质,以达到培养新时代所要求的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心理育人是一种全过程进行、全员参与、全方位进行的育人活动。心理育人中的育人者既包括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又包括学生家长、亲朋好友、社会教育力量以及受育者本人,且受育者本人是更为重要的育人力量。心理育人,质言之即育人心理。当受育者养成积极心理品质后,其自身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育人力量参与到自身的受育活动之中,而且这种自我的心理育人力量比其他任何一种育人力量发挥的作用都要大。但受育者的自育力量只有在高校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才能发挥最大的自育功效。而且,从总体上讲,在高校、家庭、社会及学生共同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心理育人力量中,高校的心理育人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有关“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心理育人过程中的受育者既包括高校教师,又包括大学生。但我们必须清楚,高校教师既是育人者,又是受育者。由于心理育人是一种以心育心、心灵塑造心灵的活动,因而要求作为育人者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若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自身还没有形成积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又怎么能够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呢?为了能够更好地从事心理育人工作,高校教师不得不作为受育者持续不断地接受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并自觉地进行持续的自我心理教育及心理调适,以形成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唯如此,高校教师方能作为育人者发挥其心理育人之作用,从而达到以心育心、心灵塑造心灵的心理育人之目的。虽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了高校教师也是心理育人过程中的受育者,但由于高校教师在心理育人过程中具有“育人者”与“受育者”双重身份,同时也是为了论述方便,本文将心理育人的受育者主要限定為高校学生。
过去,受消极心理学理念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主要是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解决心理问题,以使其恢复并保持心理健康。而心理育人体现的则是积极心理学理念,它立足于育人、服从并服务于育人,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关注的是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当然,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学生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在心理育人过程中可以忽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虽然我们依然会关注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但却不会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质言之,我们要培养学生形成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和心理引擎。一旦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和心理引擎,他们就会改变其看待和体验世界的方式,突破各种限制,不断激发其潜能,自觉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言行,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和解决他们所遭遇的心理问题以及其他各种问题。这既是心理育人的初衷,也是心理育人的目的。
二、心理育人的机制
心理育人即育人心理。人的心理主要是由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构成的,因此心理育人要实现育人心理之目的,就必须通过培养人形成正确的认知、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以及健全的人格而发挥其作用。
(一)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网络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各种正确的或错误的、先进的或腐朽的理论学说、知识观点、价值观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充斥网络世界,虽然为正处于人生发展黄金阶段、渴望获取知识信息的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也潜在地成为大学生正确认知观形成的桎梏。由于大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定型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局势还不十分了解,尚未形成正确的知识评判和选择标准,因而在面对海量的知识信息资源时,往往被其中所谓新颖的、离奇的、耸人听闻的内容所吸引。虽然追求新异和强烈的好奇心是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但如果不加评判地一味以“新异”作为选择和吸收知识信息的标准,他们就很有可能陷入别有用心者的圈套,成为别有用心者诋毁或干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筹码。
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使命担当。但是,世界上总有一些国家和敌对势力害怕中国的发展,唯恐中国的崛起、强大会对他们造成威胁。因此,他们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说、“普世价值”以及种类繁多的经过精心包装的“知识体系”来影响我国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正确认知观的形成,妄图通过这种“釜底抽薪”的方式干扰和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对此,我们应时刻保持警觉、及时掌握相关资情,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应对。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育人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高校在心理育人过程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根据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和国家的奋斗富强史,形成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的正确认知和认同;让大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中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所扮演的维护并主导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角色,进一步使学生形成有关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正确认知;让大学生通过对国内国外发展形势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比,形成对多元化价值文化体系的正确认知和评判,并能清晰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中华儿女都必须遵循的,因为它体现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二)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
正确的认知观形成之后,学生就能够辩证地科学地看待和认识周围的一切,对国内外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判断,也能够正确看待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清晰準确的认知。如果心理育人仅止于此,则远未达到心理育人之目的。当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认知观、能够科学辩证地吸收知识,合理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之后,我们还应依据情感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心理育人更进一步。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主观需要的态度体验。凡是能够满足人主观需要的事物,就能够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不能满足人主观需要的事物,则会使人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所有事物都符合人们的需要,有时尽管有些事情在当下是违背人们愿望的,但从长远看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符合人们未来发展需要的。对于这种现象,在心理育人的过程中,就应该进行积极引导,引导大学生将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明白当下的不能满足,是为了将来获得更大的满足,从而产生一种持续性的积极情感。
高校在进行心理育人的过程中,应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的强烈自豪感、认同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感;也可以通过学生集体合作攻克学术难关,引导学生形成学业成就感以及对班集体或院系乃至学校的归属感;还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渠道,引导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进而形成积极的生命意义感。
认知层面的东西,仅止于知,还是外在的,尚未内化;情感层面的东西与个体的“需要”结合了起来,已经有了内化的成分。无论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均会产生内在的体验,区别就在于这种体验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心理育人就是引导学生把消极体验转化为积极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引导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虽然人们对客观事物形成了正确的认知并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但这还不足以使其成功。要想成功,还必须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为独立性(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坚韧性)四个方面。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决定人们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其意志。一个人成功与否,与其坚持、自制、果断和独立的意志品质相关。一个人能否抓住机遇做某一件事,遇到挫折也不放弃并坚持独立做完这一件事,是由其意志决定的。同时,意志还是人精神力的象征。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其精神力是强大的,一个缺乏坚强意志的人,其精神力则相对弱小。
高校心理育人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神圣使命,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大学生完成这一神圣使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95后、0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挫折,即使遇到了,大部分也都由父母出面帮助解决,因而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差。由此看来,在心理育人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可以根据95后、00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成长经历,逐步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具体来说,第一,引导他们自觉树立客观合理的切合自己实际的目标,形成自己做事的自觉性。第二,引导他们强化自己的执行力,这是因为,虽然目标确立的十分客观合理且符合自己的实际,但如果没有执行力,不采取任何行动,那么目标就永远无法实现。第三,引导他们提高自己的决断力,因为能力强,但决断力弱,往往会使其犹豫不决,错失良机。第四,引导他们锻炼自己的坚韧性。坚韧性是意志的核心指标,保持决心和行动的毅力以及坚持力和坚韧性,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第五,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责任心。责任心是意志能力成熟的标志,如果有了责任心,人就会牢记自己的使命,即使再艰难困苦,也能紧咬牙关不放松,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第六,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目标实现的路径,并果断采取行动,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目标。
当然,在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中,我们还应防止其形成“习得性无助”。要不断激励鼓舞大学生,引导他们在失败中发现成功的因素,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就在于自己接下来的坚持中。
(四)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人格健全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人格不健全或有人格缺陷的人,心理是不健康的。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心理育人的应有之意,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和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他们就极易形成扭曲的人格,既影响他们正确认知观、积极情感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也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到他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严重者甚至会形成反社会人格,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隐患。因此,高校必须重视通过心理育人来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人格”一词的适用范围极广,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人格与心理学中所说的人格,涵义并不完全一致。在此,我们认为高校心理育人中所说的人格,其涵义既应包括日常生活所说的道德、品格等涵义,也应包括心理学中所说的持续稳定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等含义。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它的形成和发展受遗传、环境、社会文化、家庭教养方式甚至自然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起主导作用。
高校通过心理育人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首先应做到:尊重大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首要之举。一个不被尊重的人,很难形成和具备自尊。教师的尊重是大学生形成自尊心的重要保证,而自尊心的形成则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首要条件。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形成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被认可的需求,被肯定的人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比一般人高,这有助于培养其自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教师很难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当学生被教师质疑的时候,他们是最孤独,最不自信的。这种孤单和不自信轻则导致沟通障碍,严重的还会造成学生偏激的行为。教师的肯定,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可以让他们更加自信而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因此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也有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养成,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同时,高校还应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加自信、形成自尊,进而养成健全的人格。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人格决定个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这是因为,健全的人格不仅可以让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而且还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能力。
一旦大学生形成了健全人格,他们就拥有了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就会改变看待和体验世界的方式,并突破各种限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创造性地应对和解决他们所遭遇的各种问题。
三、心理育人的实施路径
心理育人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但必须明确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心理育人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化。
(一)心理育人的保障措施
心理育人须有相应的制度、队伍和措施作为保障。
1. 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制度保障
高校应高度重视心理育人,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基层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为成员的心理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统筹安排全校心理育人工作。学校应进一步健全完善心理育人工作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生必修课程体系之中,出台心理育人相关文件,从制度上保障心理育人工作高效、规范、有序进行。同时,学校还应提供心理育人的工作场地和仪器设备,从物质上保障心理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加强心理育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高校应建立一支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同时对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以及各基层学院的学生会干部、团委委员、班干部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职责明确的“四级”心理预警防控体系,形成心理育人的网格化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心理育人的水平和质量。
(二)心理育人的具体实施路径
1. 开设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学生“知”
为更好地发挥心理育人功能,促进育心与育德的结合,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高校应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外,开设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预防和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以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康的道德和健康的交往为基础,不断增强自身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在学习与生活中认识自己、关爱他人、发掘潜能、积极乐观,用心感知生活中积极的事物,常怀感恩之心,在学习与生活的细节处拥抱与感受幸福。
2. 组织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悟”
通过开展“生日排序”、“大风吹”、“凑零钱”、“车轮转起来”、“我做你猜”和“穿越A4纸”等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并培养整个团队成员的沟通意识,提高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促使大家学习体会沟通中的单独沟通与群体沟通的区别;使学生感悟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其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意义,教会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同时,通过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为学生营造一种信任、温暖和支持的团体气氛,可强化他们对于合作与竞争的理解、增强其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合作意识,有利于他们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未来的成功与失败。
3. 设置系列心理困境,让学生“行”
人为设置一系列心理困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冲突性心理问题,以此来判断心理育人的质量与效果。如果学生不能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此类心理困境问题,则说明心理育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提示我们应改变育人策略,或者重置心理困境,或者给学生分析如何解决此类心理困境,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心理育人是一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长期的育人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心理育人不同于思政育人,但它却是学生正确理解、有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通过心理育人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且,心理育人的理念和方法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视心理育人,就会更尊重学生的心理及其活动规律,更好地理解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乐于接受,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人”向“服务人”转变,由“说服人”向“引导人”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重视心理育人,把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教育部官網,(2017-12-06) [2018-12-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2]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EB/OL].搜狐教育,(2018-07-13) [2018-12-12].http://www.sohu.com/a/241039479_653069.
[3]马建青.心理育人的内涵、功能与实施[J].思想理论研究,2018(9).
[4]唐宏川,等.“思想—心理—行为”医德教育模式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