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靖 杨振菲 林坤霞
(福建省立医院眼科,福州,350300)
作为眼科常见病,白内障的发生除了会对患者的视力水平产生影响外,也容易引发患者睡眠质量的变化[1]。白内障患者晶状体透明度明显下降,这一改变导致晶状体对短波长光的通透性水平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2],而由于受到蓝光透过率水平改变的影响,白内障患者的光感受功能减弱,引发睡眠质量的变化。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是一种新型手术治疗方法。为了判断这种治疗方法对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影响,我们对116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青光眼分为对照组(未合并青光眼,n=72)和观察组(合并青光眼,n=44)。对照组中男37例,女35例;平均年龄(68.3±6.1)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22例;平均年龄(68.5±6.2)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2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具体手术方法:术前3 d,持续给予白内障患者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单眼病变仅单眼用药,双眼病变则双眼同时用药)。于白内障患者患眼瞳孔3点钟方位做切口,经切口向患者前房内注入适量黏弹剂。继续于白内障患者患眼11点方位做一角膜切口,环形撕囊,充分暴露晶状体核。以超声乳化法吸除患眼晶状体及残余皮质。注入黏弹剂,向白内障患者患眼中部植入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1.3 观察指标 1)分析患者的康复状况,主要观察视力和前房角恢复情况;2)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变化,睡眠质量采用PSQI评分,满分21分,累积总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3)评估患者的手术治疗安全性,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1 2组患者康复状况比较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2组患者视力、前房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视力、前房角参数均得到良好的康复,对照组术后1个月视力(0.64±0.16)、前房角(3.11±0.89)mm,均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康复状况比较
2.2 2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变化比较 术前,组间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睡眠质量(7.42±2.04)、术后3个月睡眠质量评分(12.93±2.01),均低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睡眠质量变化比较分)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比较,△P<0.05
2.3 手术治疗安全性 对照组眼压升高、角膜水肿各1例,观察组眼压升高3例,前房炎性渗出及角膜水肿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手术治疗安全性[例(%)]
近年来,白内障发病率逐渐升高[3]。这种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的常见病的危害主要是影响患者的视力水平,并波及其睡眠质量、生命质量等[4]。而青光眼则是一种由眼压异常升高引发的眼部病变,青光眼与白内障均可引发视力下降、失明等问题。目前青光眼、白内障已经成为眼科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目前,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的发病数量在不断增加。与单纯白内障患者相同,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早期治疗单纯白内障、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既往白内障手术治疗主要采用非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这类人工晶状体虽然可短暂性改善白内障患者的视力状况,但由于这种人工晶状体无法影响其抑制蓝光,因此随着蓝光对患者视网膜的不断侵袭,仍然会产生不良预后。在这一基础上,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逐渐被用于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中。这种晶状体有滤过蓝光特点,为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5]。对于白内障患者而言,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手术治疗方法的优势是植入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后可有效抑制蓝光的不良影响,帮助白内障患者减少蓝光带来的损害作用,保护眼底视网膜,避免损伤[6]。
为了更好评价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在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11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采用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置入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提示:2组白内障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均较好,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减轻单纯白内障和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症状方面均具较好效果。而合并青光眼的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睡眠质量评分和术后3个月睡眠质量评分分均高于未合并青光眼的对照组患者(P<0.05)。上述结果表明:相对于青光眼白内障而言,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对单纯白内障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事实上分析出现上述差异的可能为:白内障患者的睡眠质量主要受到白内障这一病理机制的影响,而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则在受到上述病变影响的基础上,同时受到青光眼这一因素的干扰:青光眼可造成患者感光神经节细胞受损,并引发患者生物节律调控功能异常,上述变化与白内障的影响作用形成协同机制,可加剧白内障患者的睡眠障碍损害。由此可认为,相对于白内障患者而言,青光眼白内障的睡眠质量改善难度更高。
除了睡眠质量这一影响方面外,本研究还针对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安全性进行了观察,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91%,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是手术治疗后,相对于单纯白内障患者而言,青光眼白内障患者更容易因青光眼带来的感光神经节细胞受损等影响作用,而形成眼压升高、角膜水肿等相关并发症。虽然2组患者均置入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变严重性提示:这类患者更容易合并相关并发症。由此可认为,在围手术期管理中,应加强对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重视,通过对患者眼压、角膜恢复状况等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发症形成征象,进而充分保障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安全性。此外还可配合术后药物的使用,促进青光眼白内障患者预后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可推行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而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中,白内障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改善状况优于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因此,应加强对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缓解病情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