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祀三公山碑》的最大特点在于书体交替演变的过程极具特色,它有隶书的造型、篆书的笔法,中锋行笔,线条没有波折,不铺毫,不像《乙瑛碑》《礼器碑》有铺毫,圆起圆收,有点像《石门颂》的笔法,大部分字的造型是扁的,个别字拉长。因此,这种风格在书法界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如齐白石、吴昌硕、黄牧甫、赵之谦都很喜欢。他们借鉴学习了这个碑之后,使自己的书法风格更具特色。特别是齐白石,他的篆书、篆刻受《祀三公山碑》的影响非常大,别具一格。关于《白石神君碑》,这个碑很多人觉得不好,把它和《礼器碑》《乙瑛碑》《石门颂》比较后,显得不够古雅,不够宽博,气息不对。我觉得其实不可比较,因为时代不同了,并且《白石神君碑》已经融入了楷书的笔法和造型,逐渐楷化了,开了魏晋时期楷书、隶书的先河。所以说,《白石神君碑》实际上是从汉代到魏晋,甚至包括唐代的,隶书和楷书结合的一个典范。唐隶受魏晋的隶书影响比较大,如果从这个角度认识它,它的特点和影响就非常明显了。不要将它与别的汉隶相比,因为不同时代不同风格是没法比较的。中国书法是讲不同的风格的,比如:《礼器碑》好不好?《礼器碑》很好,写得很规整,细的地方特别细,粗的特别粗,用了铺毫;《曹全碑》写得很飘逸,很潇洒;《石门颂》是用篆书的笔法,使用圆笔。各碑的风格不一样,所以要用风格去评价。我们当代隶书创作实际上是把各种风格融会贯通后出新意,中国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风格的多样化,各种风格各种流派,遒劲的、潇洒的、秀丽的、圆柔的,这才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和洋洋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