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涛
【中图分类号】R8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9-156-02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仍在逐年增加,在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是发生乳腺癌最多的国家。在我国,城市和农村进行比较,出现乳腺癌的几率相对偏高,并且正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北京等一线城市中,乳腺癌发生几率占据各个肿瘤发病的首位。在对乳腺进行早期诊断时,为保证临床及治疗手术信息的准确性,将乳腺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是临床医生常用的手段之一,也逐渐在我国有关乳腺癌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
1 什么是乳腺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成像作为近年来在临床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检查手段,但是受制于经济收入影响,该技术在县级医疗行业中少有应用。磁共振成像和CT图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有所差异。在工作原理上,磁共振成像主要是在磁场的作用下,让原子核发生反应,形成磁共振信号,对人体运动质子密集情况进行检测;而CT主要是在X线的作用下,测量射线在各个组织穿梭过程中人体运动质子密集情况。在人体中,如果组织运动质子密度相对偏小,则常规X线不能快速辨别。CT的密度分辨率和常规X线进行比较,是其15倍左右,其不会受到相邻解剖结构因素影响,可以直接观察体内直径1cm的病灶。
2 哪几种情况下需要做乳腺磁共振检查
2.1 X线和B超检查都无法确诊的病变 不管是在X线,还是B超检查都不能精准的诊断病变情况。在乳腺X线或者B超检查结果不精准的情况下,需要采用磁共振检查方式,获取更多的病变信息,给诊断提供参考。
2.2 隐性乳腺癌的诊断 部分乳腺癌临床表现仅限于腋下淋巴结肿大,通常采用在常规X线检查方式下,不能及时找出病变情况,而通过采用乳腺磁共振检查方式, 能够精准的找出病灶。
2.3 做过乳房扩大整形手术的女性 针对接受隆胸手术的女性,在假体出现渗漏现象的情况下,将会诱发乳腺癌。结合调查得知,隆胸假体平均应用年限为8年。在假体变化过程中,大约有50%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所以,假体应用时间越长,更加需要其定期接受磁共振检查,及时查看假体是否出现破裂现象,如果存在,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在接受隆胸手术以后的乳腺,在接受X线检查过程中,将会造成乳房的压迫,造成假体持续破裂。此外,因为在假体的遮挡下,X线检查将无法及时展现出病变情况。而磁共振检查将不会受限这些现象,可以及时展现病灶具体情况并对其进行诊断。所以,针对接受隆胸手术的女性,如果出现可疑肿块现象,应该及时接受磁共振检查。
2.4 打算做保留乳房手术的病人 保留乳房治疗意义在于,在完全切除肿瘤病灶的情况下,可以保持乳房外形。在国际中,将近有30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案例,保留乳房质量的远期生存效果和乳房全切效果相同。但是常规乳腺X线摄影通常会低估肿瘤范畴,对多中心和多部位病灶显示不全面。在接受磁共振检查以后,还能及时找出其他位置病灶,对这种患者来说,需要进行全切手术,不可采用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方案。
2.5 高危人群筛查 采用磁共振检查方式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相比于和其他影像检查方式更容易找出病变,可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从乳腺癌高危人群来说,也就是存在乳腺癌病史的女性;亲属有患乳腺癌史;放射状瘢痕等。
2.6 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反应的评价 在接受传统手术治疗方案以后,还要对患者进行辅助化疗,因为不能预测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盲目性,不能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新辅助化疗在手术治疗之前,通过观察病变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判断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化学治疗方式能够实现乳腺纤维化,减少临床触诊及乳腺X线检查的敏感性。磁共振检查能够结合病变情况对比治疗效果,这种方式对检查化疗后治疗反应比较敏感。
3 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肿瘤提供怎样的診断价值
3.1 纤维腺瘤 平扫T1WI像主要以低信号为主,而T2WI像则因为信号比较强,在组织类型上存在差异,纤维化纤维腺瘤则是低信号;粘液样、腺瘤样等都在T2WI中呈现出高信号特点;增强扫描;纤维化纤维腺瘤信号强度不能实现明显增高,其他纤维腺瘤则会呈现出延迟强化现象。
3.2 导管内乳头状瘤 比较普遍的乳腺导管扩张,部分情况下,在扩张导管过程中,将会出现软组织影,扩张导管也会出现囊肿现象,囊肿内部信号相对较强,这与液体蛋白质含量有着直接关联。
3.3 乳腺癌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平扫T1WI像主要以等低信号为主,而T2WI像则信号比较强,在动态增加的情况下,病灶将会呈现出快速早期强化现象。
3.4 淋巴瘤 和乳腺淋巴瘤MRI相关信息不多,但是一致认为其乳腺淋巴瘤MRI和其他乳腺恶性肿瘤之间存在相似性,存在快速明显强化特点,确诊往往依赖于病检或组织冰冻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