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萍
【中图分类号】R8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9-095-01
1 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
1.1 美托洛尔 美托洛尔是治疗高血压的优良药物,每片50毫克或100毫克,一粒胶囊50毫克,缓释片剂每片100毫克或者200毫克,注射剂5毫克,同时,β1受体产生选择性的阻断作用,β2受体受到的阻断作用将会变得较弱,口服吸收的效果优良,吸收率达到90%以上。口服后1.5~2h血药浓度达峰,其会经由肝脏来进行代谢,该种药物只适用于轻微、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此外,具有过敏史、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肾功能减退等患者都不能服用此药物,每名患者的病情有差异性,用药的剂量会不同。当用药过量后,血压过低时,需对病人进行输液,并运用升压药,当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或者中毒时,需借助微温的0.45%盐水洗胃、导泻,静脉滴注10%的葡萄糖液,促使药物从身体内排出。
1.2 呋塞米
呋塞米对高血压病症也会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高血压的阶梯疗法而言,其不能成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规格是40毫克,当用它治疗高血压危象时,起始量是40-80毫克。治疗高钙血症时,需要静脉注射,每次是20-80毫克,当患者大剂量应用或者长期应用时,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等不适的病症。如果出现高钙血症时,可能会出现肾结石的病症,妊娠三个月以内的孕妇都不能运用该药物,药物剂量需从最小的剂量开始,新生儿的用药间隔需要延长。
1.3 硝苯地平缓释片
该药物对高血压会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它是一种薄膜衣片,除去薄膜显示成黄色,规格是20毫克,患者每日口服1次,初始剂量是一次一片,在遵循医嘱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到每片40-60毫克。不能运用咀嚼或者掰碎的方式来服用,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如牙龈肥厚、偶尔出现头疼等症状,对本品过敏者不能服用此药物。低血压患者也不能服用该药物,儿童、哺乳期妇女也应该禁用,患者遵循医嘱的要求来服药,此种药物应该遮光、密封保存,
1.4 氨氯地平片
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不能运用该药物,现今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都未被确定,老年人用药反应与儿童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性,老年人会具有心功能减退等症状,用药的剂量应该较低,身体健康的稳定性才能被保障。倘若运用过多的剂量,患者的外周血管会持续扩张,产生低血压,还会出现反射性心动过速的症状,此外,还应及时的进行心脏与呼吸监测,运用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如运用抬高患肢的方法,药品会与血浆蛋白产生高度的结核性,透析处理将不能产生效果。
1.5 氢氯噻嗪片
氢氯噻嗪片主要被用作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当药品的性能发生改变时,应该禁止服用该药物,它是一种白色的片状,此种药物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每日1-4片,被分成1-2次来服用。降压效果优良,便可以调整用药剂量,孕妇、哺乳期妇女等都应该禁止运用该药物,倘若用药过量,需及时的进行洗胃,运用对症性的治疗手段,详细了解患者血压与电解质情况。口服吸收迅速,但是不完全,进食后的吸收量会增加,药物应遮光、密封保存。
2 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的意义
高血压是临床中的常见病症,当病人动脉压提升时,血压会逐步上升,患者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年龄、体重等都是该病症的影响因素,常规治疗手段是药物,病人血压被改善。每名患者的病情具有差异性,所运用的药物剂量也会不同,如果出现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应对各种药物进行客观性的评价。高血压为慢性病症,现今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高血压病人的数量显著增多,动脉血压的变化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各种形式的并发症,如偏瘫等,倘若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病人病情将会变得更加严重,在严重的情况下,生命安全将会被威胁。药物治疗会产生副作用,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给药时,应参照病人的实际情况来给药,药物疗需效较为显著,价格也应低廉,不应频繁性的运用进口药物。
五类抗高血压药物分别是美托洛尔、呋塞咪、硝苯地平缓釋片、氨氯地平片、氢氯噻嗪片,在进行药物联合时,应了解各个药物间的相互调节作用,病人的生存质量会明显提高,血压获得合理控制。如果病人的身心状况不佳,对身体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将会对身体其他病症造成严重的威胁,此种情况应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运用积极的方法来改善血压,促使身体症状显著好转,尽快回归到正常生活中。降压药促进人们血糖处于稳定的状态中,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将会发生变化,各种降压药的作用效果参差不齐,高血压为一种慢性病,众多病人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抗压药物会降低心血管的发生率。人们应该形成合理的治疗理念,针对自身的身体状况,运用积极的降压药物,促使身体症状获得改变,部分患者在运用一种药物后,血压并未获得明显控制,药物剂量增加还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病人会难以接受。
各种降压药的降压机制不同,降压效果会发生变化,联合用药是一种主流的思想观念,其会促使病人的血压获得明显控制,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应运用优良的抢救措施。医生根据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实施合理的给药方案,治疗中的安全性会变得较为优良。每个人的血压都是规律运动的,工作环境等都会促使血压发生改变,患者不能胡乱的用药,当具有良好的降压功效后,患者的身体状况会变得较为优良,因此,医生参照每一名病人的身心状况,会对其运用优良的降压方案。此外,降压换药也为人们关注中的重点,高血压病症的治疗需要较长的周期,药物疗效扮演重要的作用,当患者产生不适症状时,应及时更换药物,病人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中。同时,孕妇不能服用降压药,会对胎儿与孕妇的健康造成威胁,也不能突然间停掉某一种药物,需要掌握各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特点,促使药物联合的效果变得更加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