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艳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戏剧教育的作用呢?笔者认为,戏剧教育的编排、表演属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范畴。它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說、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充分整合起来,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穿插戏剧教育,有利于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中完成学习目标,提升综合素养。
编排。戏剧教育的编排是对原有文本的再创造,剧本的编排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排演戏剧时的投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编排既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深刻的感知,也要求学生能发挥合理想象,并与剧组同学协调、配合。比如,笔者引导学生在编排《负荆请罪》时,先对秦赵两国实力对比、蔺相如和廉颇两位主角的性格特点等背景资料进行全面了解,然后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学生根据再创造的剧本进行排练,在一遍又一遍的排练中,学生重新完善剧本,根据剧情需要增加了额外的动作台词,在最后的课堂展示课上,这节课获得了听课老师和家长的赞誉。
学生从最初的了解背景资料到参与剧本编排,经历了“主动搜集——理解创作——再造形象”的过程。这一由内化到创造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也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
表演。戏剧表演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积累训练,充分感受戏剧的形象美、音乐美、语言美,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使自己的语文素养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此外,学生通过表演走进人物内心,可以从角色的主观体验上,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只有两篇剧本,但可以用于编排成戏剧教育的课文却数不胜数,如寓言类文章《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等, 写人类文章《军神》《倔强的小红军》等,童话类文章《巨人的花园》《快乐王子》等,学生把经过编排的课文用声情并茂的表演展示出来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是任何高明的教师都无法传授的。
评议。戏剧教育表演后的评议,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实践的再次提升。
演出结束,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但也不能无原则地表扬,而要在表扬的同时,指出其不足或需要完善的地方。笔者结合戏剧教育实际,主要采取自主评价、同伴评价、师生互评方式,从表演的形象美、音乐美、语言美三个角度进行评议,如学生在舞台上表演的情绪是否控制得当,学生是否能运用体态、眼神等表现故事的情节,学生是否能充分利用音乐以及服装等客观道具来烘托舞台气氛,深化剧本主题,学生是否能倾听到作者发自灵魂深处的呼唤,接受真善美的洗礼……可见,戏剧教育表演评价的设计对语文人文内涵的提升和学生精神层面的开拓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