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作为现实的镜子,在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后工业时代,由于科技的革新日益转向于超越现实的奇观化趋向,机械制造下的奇观使得人们的视觉感知获得飞跃的同时,冲击了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奇观取代了情节和叙事,仿像使得电影和现实的关系趋于薄弱。在科技爆炸发展的未来,特技创造出来的奇观影像会创造另一个拟态世界,真实和幻像难以区分,人类是否终将处在奇观的编织世界中无处解脱。
【关键词】电影;奇观化;心理真实;仿像
电影的本性是一个无止无休、陈旧又新鲜的命题。经典电影理论家如克拉考尔,认为电影的本性即是物质的复原,是照相的外延,那句“当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时,它才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影”似乎道尽了电影的身份——生活的复现者。但他又敏锐的断定出电影属性的矛与盾——写实与造型。另一位纪实美学的集大成家巴赞推波助澜,“唯有摄影机镜头拍下的客观影像能够满足我们潜意识提出的再现原始的需要。” “木乃伊情节”让我们有意无意的把影像与现实缝合统一,透过电影的幻镜,完整无缺的映射着生活的实体,审视自身真实的情感体验与归属。除开梅里爱、格里菲斯之后,造型性的影片没有得到潮流性的延续繁盛,电影历史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转到法国新浪潮,种种“真实记录”的纪实性影片似乎是确证世界,认同自身存在的需要,诚实的镜子被视作电影存在的本性。
但事实上,人既居住在实在而贫瘠的现实世界,又无不寄情于理想之隅的“乌托邦”,随着机械制造时代的来临,视觉文化成了充溢生活的空气。克拉考尔一语成谶,蛰伏多年的造型性电影裹挟而来,曾经慎重使用的蒙太奇不需思考,CG特技,3D IMAX让电影变成了最真假难辨的艺术。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壁垒在消解,纪实主义和技术主义甚至服务于同一部影片,为受众呈现出超现实的真实感受。
一、奇观化的影像时代
海德格尔曾认为,世界生活的本质已把握为视觉和图像。奇观是“巴洛克风格”的生活重塑,但对于奇观的概念,我没有找到一个共通被认可的定义。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中最早提出“奇观”一词于电影的领域,而此“奇观”与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提出的“景观”同属一意。在我国,对奇观电影有一定话语权的是南京大学的周宪教授,他提出“所谓奇观,就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及其所產生的独特的视觉效果”。但我认为广义的奇观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呈现的声画效果,早在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宏大的场面调度和场面布景即载有了奇观的特性,奇观更是电影美学的范畴。从电影叙事到情感表意,从视听观感到戏剧技巧,奇观包涵了更多样的维度。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大众审美的转向,现实已经被“表征”所替代。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很多年前首尔还叫汉城的时候,《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等韩剧刚刚登陆大陆,男女主角走到哪里都是五光十色的商店铺面,无处不在的高楼大厦,给我形成的印象是九十年代的汉城现代化程度非常高。但事实是,在观看韩国纪录片时,汉城萧瑟的冬季和破旧的房屋让我非常震惊,这些是我根本不能从韩剧中获取的,真实的韩国现实被影片唯美的奇观充分而彻底的压制住了。由此,我对这个国家的印象产生了虚实不定的混乱感。
我们在此着重分析狭义层面的奇观,即最表层化的奇观——主要通过各种电影科技手段拉近现实和虚幻的距离,或直接再造虚幻,通过“超真实”的视觉画面让观众感受仿真的奇观体验。这是当前奇观的主要表征,由于视觉表现的丰富性,慢慢在当今的消费型社会中,形成了一股无需言明的趋向。
二、机械制造出来的心理真实
在当今技术控制,技术霸权的时代,电脑特效手段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甚至不需要依附于一部影片,而在视听场景的震撼性上大做文章。有一类算不上是影片的影片,通常只有十分钟以内,情节被刻意弱化,画面是主观视角,观众通过VR设备和虚拟现实技术,随着逼真立体的拟像翻山越岭上天入地。这类所谓的“VR电影”有且唯一的目的就是让观众感受不可能的“真实感”。观众在走出影院时,往往都是刺激不已,在影院经历了一场“心理过山车”的体验,即便他的身体一丝没动。这虽然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却能说明在各种技术手段下,电影的奇观化带来了最大程度的心理真实。瓦尔特·本雅明就这种被视觉奇观击中的“惊颤效果”做了说明,“艺术品由一个迷人的视觉现象或震撼人的音乐作品变成了一枚射出的子弹,它击中了观赏者。”
电影不断从现实主义的叙事电影转向后现代主义的奇观电影,各式各样俗称“史诗级”“大片”奇观电影充斥荧屏,由于视觉感官的愉悦性优于一般类型的影片,因此人们去电影院也多对此类影片青眼有加,在黑暗的电影院环境中,浪潮般的视觉盛宴带你上天入地,从《星际穿越》中仿真度极高所谓“最完美”的黑洞体验,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奇妙海域的唯美呈现,不需要现实的对应和理论的支撑,电影已经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造梦”。在黑暗中消费了两个小时视觉狂欢的观众,在走出电影院时,从身体到精神都会多多少少的抗拒着眼前世界的陌生。
这也是奇观电影最令人诟病的地方,由于追求心理的宣泄释放,奇观取代了情节,视觉取代了叙事,传统电影中编剧和导演的意图被不漏痕迹的缝合在影片之中,通过叙事情节的推动,观众同时获得情感上的触动共鸣。而多数奇观电影为了营造一个个奇观,迫使情节配合于景观,牺牲了叙事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影片综合品质。
三、也许终将处在奇观当中
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的后现代理论中“仿像”理论正是奇观电影的完美注解。“仿像是指后现代社会大量复制、极度真实而又没有客观本源、没有任何所指的图像、形象或符号。”由于仿像掩盖和替换了真实,甚至自己填充了真实,使得和现实的关系渐渐脱离,他悲观的预言到理性的历史要终结,技术将主宰一切。
不少影片对此做出了发散思维,《异次元骇客》与博尔赫斯的小说《环形废墟》非常相似,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批科学家开发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科学家们可以完美地在网络中再现30年代的洛杉矶。无数人生活在这个虚幻的城市中,不知道自己其实只是网络制造出来的一个幻影。然而有一天,一位科学家发现,这个虚幻城市中的某个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科学家便自己进入虚幻的洛杉矶,调查这件事情。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原来他自己、他周围的一切,也只不过是被制作出来的幻境。而《黑客帝国》,是人类与机械制造出的程序世界的战争,甚至人类最后的现实世界,谁又能证明不是更高一级的程序呢?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真正的世界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当今的奇观电影证实了这一观点,而3D 全息投影、虚拟成像技术的发展,如果观众在视觉感知力获得足够大的飞跃,将来的人类很可能选择放弃现实生活,体验冒险而迷人的奇观世界。在《盗梦空间》里的一段场景,很多经历过梦境的人整日在梦境中生活,真实的生活反而是陌生化奇观,他们终于接受不了现实,被拟态的幻境所控制。另一类,像最近盗墓类的影片《鬼吹灯之寻龙诀》,超真实与日常真实之间的界限被消磨了,盗墓这种“不存在的真实”被真切的凭空建造出来,颠覆了对现实的理解。通过《头号玩家》、《黑镜》这类有隐喻性质的电影来看,5G时代即将到来,电影的造梦艺术有很大可能与现实世界接轨。“类像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真实观念,使后现代文化整体上处于一种虚拟现实和“仿真”逻辑之中。”当虚拟成像技术已经可以让人置身其中,电子的幻镜能一模一样的呈现卢浮宫的真迹,我们需要辨别和反思的是,幻镜和真实还有区别吗?
四、结语
“景观是一种由感性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它的存在由表象所支撑,以各种不同的影像为其外部显现形式,尤为重要的是,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人们不抗拒说谎的幻镜,只想要宣泄消遣的奇观,这种去常识化和去生活化无所指的虚无的仿像不能产生任何的意义,但在幻镜中的冒险体验是迷人的,假如未来奇观电影已经不再是有对象化的复制复现,由于科技爆发式的飞跃使它终变为纯想象力的呈现,仿像如果取代了真实,甚至比真实更加真实,建立了更有秩序的拟态世界,影像和现实已经没有任何关系,那技术主宰了影像,是否也宣告了主宰人类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質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
[2]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江苏教育出版社.
[3]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56页
[4]居伊·德波:《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6]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居伊·德波:《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廖雯昕(1991—),女,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硕士,广州工商学院计算机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研究方向:戏剧影视和数字媒体技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