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艳芳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已经成为当前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所以,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作用就逐渐被凸显出来。但是一直以来,计算机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不高,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微课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微课的实际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9-0118-02
微課是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展的情况下逐渐产生的一种全新教学形式,微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教学形式存在的低效率问题,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提升。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实践中,由于老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多方面原因,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时候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讲解的计算机知识,学生也不能及时理解,长此以往,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分析微课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对于促进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微课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学生学习存在困难
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提高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整体质量,老师应该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多下功夫。但是在之前的灌输式教学形式下,课堂教学内容基本局限在书本知识之上,并且也是教材内容的重现[1]。老师几乎不对教材知识进行加工和整理,完全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想开展教学,也不做任何形式的变通,这也是绝大多数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一般都是依靠感官的认知,简单进行记忆,理解的较少,而上升到能力层面的更是寥寥无几,这与强调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是相互偏离的。
2)对于微课的理解不够,实际应用流于形式
教学方法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展出来的,但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背景和应用环境,要想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在实际应用教学方法之前,应该对教学方法有一个全面透彻的理解,只有把握了教学方法的内涵,才能与教学实践进行完美融合,进而发挥出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微课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如此。随着教育趋势的不断发展完善,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2]。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教师为了实现提高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质量,迎合教学发展趋势的目标,就将微课教学形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而对于微课教学的本质内容,很多教师并未真正领会,因此导致微课的应用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学生理解计算机知识不够透彻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想使学生真正学会和理解计算机专业知识,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是非常必要的,知识运用的过程也是将其逐渐内化成综合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知识的实际运用并不是老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仅仅是教学的一小部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应用才是主要的教学内容,正确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老师在进行基本的理论讲解之后,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然后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而且一些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学生也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树立学习的信心。不过当前的教学实践显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缺乏实践性也是许多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2 微课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灵活性原则
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不会完全按照老师的教学计划开展,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较强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从而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高效进行[4]。老师在进行教学计划设计的时候,由于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预设性,因此在应用微课的时候一般都会按部就班的进行,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会显得比较僵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教学问题的时候,老师如果不进行及时调整,将会大大影响微课的应用效果。所以,老师应该具备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避免出现按部就班的单一教学形式,以免影响微课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积极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行解决,在遵循学科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挥微课的实际作用。
2)趣味性原则
由于老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加之对于教学方法的理解不够透彻,因此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按部就班的教学形式就显得非常枯燥乏味,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于枯燥性的知识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5]。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实践中运用微课的时候,应该遵循趣味性原则,积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具有持续的学习热情。老师可以用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作为切入点,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微课融入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发挥空间,不过多的多学生进行限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频率增加了,学习兴趣就会自然提高,进而为微课的进一步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3)适当性原则
每个学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在采取教学方法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学科的整体特点,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换句话说,在现代教育体系之下,各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但是并不是每种教学形式都适合运用到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实践中[6]。所以在运用微课之前,老师应该深入了解微课的内涵,明确其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应用的重要意义,然后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性。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老师应该树立明确的教学创新观念,同时排除传统教学观念的不良影响,积极学习,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然后在了解学科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丰富微课教学形式,从而强化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效果,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3 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有效对策
1)营造良好的微课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知识
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的营造对于微课的应用效果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在营造教学环境方面多下功夫。因为微课对于教育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老师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深入挖掘微课教学的基本内涵,并且与传统教育形式相结合,使微课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基础,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性。可以将微课作为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以微课教学模式为核心,深化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理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种教育模式的优势作用,进而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综合能力[7]。另外,微课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一个短期的教育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所以为了保证教育培养质量,应该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围绕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微课教育模式,强化顶层设计,充分调动多方教育资源,共同为人才培养服务。并且将这种教育形式作为一种长效发展机制,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微课应用的实效性。
2)结合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特点,充分发挥微课的教育优势
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当中,老师即使受到全新教育理念的影响,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但是由于对微课缺乏足够的了解,同时也不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通和优化,所以通常情况下,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式与实际教学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显然是存在问题的[8]。而根据前文所述,微课具有鲜明的教育特点,如果能将其较好的应用到实际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将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应用微课的时候,應该注重结合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然后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教育作用,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积极利用微课开展教学,不断优化计算机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特点,提高微课的针对性。同时,树立良好的教学改革观念,明确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目标,促进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晴,吴燕.微课在设计类专业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8(6):110-113.
[2]李长生.师生多重交互分享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系统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18,34(11):44-46.
[3]阳俐君.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分层教学研究 ——以C语言课程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8,32(1):35-38.
[4]阳敏辉.高职专业课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以《网页设计课》程为例[J].科技资讯,2017,15(33):154,156.
[5]杨倩.浅谈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0):88.
[6]周泽辉,吴炬.高职聋生微课平台的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以计算机专业课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25):3-4.
[7]欧冬梅.互联网时代下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教学变革——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创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3):148-149,76.
[8]杨月红.微课教学:让学生自主成长——《Visual Basic》课程的微课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7,4(31):75-76,280.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