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缝合脂肪层的缝合法处理腹部切口的临床观察

2019-09-24 07:34申洪宇韩聪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0期
关键词:皮下脂肪皮下脂肪

申洪宇 韩聪

252300山东省阳谷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在外科手术中腹部切口缝合是一项基本操作。理想的关腹技术处理除要做到有效、快速和简易外,还要尽可能防止早晚期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以往腹部切口缝合操作的开展以强调“不留死腔、分层缝合”为主[1],需缝合皮下脂肪层,若患者伴肥胖症,医护人员则需分2层进行皮下脂肪缝合。随着近几年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及研究的深入,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缝合法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此次研究中笔者通过研究对比不同关腹方式探讨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9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62 例,排除伴严重精神功能异常者;伴免疫功能低下者;伴心肝肾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腹部切口以外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231例。对比组男135 例,女96 例;年龄32~83 岁,平均(54.6±2.3)岁;胃肠癌124 例,肝胆癌107 例。试验组男136例,女95 例;年龄33~84 岁,平均(55.4±2.4)岁;胃肠癌118 例,肝胆癌1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所有患者采取全麻诱导,取腹部旁正中或正中切口,对比组中取旁正中切口73 例,取正中切口158 例。①试验组取旁正中切口75 例,取正中切口156 例。手术工作的开展由同一组医师完成。行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缝合,但留置皮下引流方式治疗,即分层缝合腹直肌前鞘、腹白线或腹膜,不对脂肪层进行缝合,直接对皮肤进行缝合;皮下要留置引流管:切口彻底止血,用2-0 微荞线进行腹膜缝合,进针点距切缘0.5 cm,针距间距离控制在0.5 cm 左右,拉拢时禁止用力过猛,靠拢即可。应用人工合成单股可吸收缝合线对腹直肌前鞘或腹白线进行持续缝合;控制针距在1 cm 左右,拉拢时要控制好力度;当缝至最后1针时,打1个阿拉伯结,再缝1针,随后把针剪掉,然后将1根线退出和另1 根线打结。一般打结6~8 个,剪线时线结残端留下长度通常在0.5 cm左右。随后,用钉皮机钉合切口两侧皮肤切缘。若患者伴贫血、肥胖或年龄≥60 岁,切口追加减张缝合;随后予以皮下留置引流管并持续负压吸引。于术后第1 天切口换药,若出现皮下积液情况,建议用血管钳把切口撑开,让积液排出,于术后第7~8 天拆线出院。②对比组开展传统分层缝合法进行腹壁缝合,分别对腹壁各层进行缝合,皮下积液和切口换药等处理方法可参照试验组进行。术后,予以所有被选对象抗生素治疗,其目的是对感染进行预防。

表1 两组并发症率比较[n(%)]

表2 两组关腹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关腹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n 关腹时间(min) 术后住院时间(d)对比组 231 17.9±2.3 9.5±2.0试验组 231 12.9±1.7 7.6±1.4 t 26.570 11.829 P 0.001 0.001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比组的关腹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对比组的切口红肿、脂肪液化和切口硬结等并发症率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和试验组的皮下血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关腹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对比组的关腹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伤后愈合的组成包括炎性反应期与止血、细胞增殖期,重塑与成熟期3 个相互重叠的时相。上述3 个时期均需充分营养、充足供氧和血流灌注来保障。伤口内的氧可形成氧自由基将细菌杀伤,对感染的预防给予维持,对上皮形成及胶原合成均能起到推动作用[2]。所以,良好的供氧和局部灌注对伤口愈合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助于抗感染能力的增强。传统分层缝合疗法是临床常用手段,对切口脂肪层缝合时,特别是缝合过密、过紧时,易引发组织坏死、缺血等情况发生,易增加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伴随近几年医疗研究的深入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不缝合脂肪层缝合法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切口张力多来自于肌筋膜层,脂肪层所带来的贡献相对较小。切口疝与切口裂开均为肌筋膜层在切口两侧分离所致,不对脂肪层进行缝合不会对术后切口张力的保持产生影响。此方法的开展优势[3]:①在不会对切口张力产生影响的同时,能将手术时间缩短。②加快切口愈合,使住院时间缩短。本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缝合脂肪层缝合法的开展,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关腹时间、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病情恢复。在此次研究中,采用不合缝脂肪层但留置皮下引流法,能有效降低对脂肪层的干扰,皮下脂肪层引流管能及时引出脂肪层出血和渗出情况,腹带有助于将脂肪层对合筋膜,缝合后切口不充血,无渗液,实施可吸收线,因其具有较大的抗张力强度和较好的柔韧性,基本不会出现缝合线反应,植入组织半个月后开始吸收,远期瘢痕平软,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硬结形成等情况发生,对皮下积液的发生进行预防。

总之,处理腹部切口时应用不缝合脂肪层但留置皮下引流法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皮下脂肪皮下脂肪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脂肪的前世今生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反派脂肪要逆袭
基于PACS探讨皮下脂肪含量与脂肪肝的相关性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for shallow water in curvilinear coordinate grid*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患者皮下脂肪厚度与丙泊酚麻醉应用剂量相关性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