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龙成
《中国•多彩的大地》由科学普及出版社2017年9月正式出版,是《地球》杂志社原主编吴胜明先生献给祖国68岁的礼物。作者在这本厚达500多页、近50万字的专著中,饱蘸浓墨、尽情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万千气象,带领读者认识祖国山山水水、气候风物和疆域区位的同时,还娓娓道出各种地理事物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蕴含的奥秘,引导读者去观察、去欣赏、去感悟祖国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并且结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引经据典地去考证、去评点古代文献,激发读者的探究之心,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本认识祖国山河的经典读物。书中平均几乎每页都有一幅彩色插图(或示意图、或表格),真的是图文并茂,这些图表基本上都是来自作者的第一手资料,既翔实可信,又有亲临感,非常养眼。
吴胜明先生是《地球》杂志的创办人之一,对科普写作具有很高的造诣,20多本科普著作和400来篇科普文章奠定他在我国地学科普界不可逾越的地位。写作《中国•多彩的大地》一书时先生虽说年逾古稀,但思路清晰紧跟时代潮流、结构严谨知识缜密、语言生动风趣育人于无形,笔力一点不减当年,这是该书于2019年地球日(4月22日)获国家自然资源部“优秀科普作品奖”原因。仔细品读该书,就会感觉到其写作方式与传统科普书籍风格不同,其特点可以用“全、新、活、实”四个字来概括。
吴胜明在长沙橘子洲
贵州黄果树瀑布
丹霞地貌:贵州赤水外星人石柱
先谈谈“全”。本书分为十二章,从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气候,到地质构造与地震灾害、地形、名山名水,把祖国辽阔的土地、壮丽的山河呈现在读者面前。由于作者长期从事地质方面的研究,在山地地形方面着墨比较多:“种种火山”收集了我国几乎所有的火山,不仅如此,还从火山成因、类型、分布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程裕淇、黄汲清、陈安泽等在从事火山研究中的奇闻趣事穿插其中;“奇秀的喀斯特山水”则囊括了全国各地的喀斯特风光,山水、峡谷、溶洞无一遗漏,对钙化堆积、喀斯特之水、喀斯特峡谷进行了仔细的探讨,对旅游价值进行展望;在“靓丽的丹霞山”中,可以看到全国著名的丹霞地貌,在指出了丹霞地貌的分类与成因之后,认为丹霞山应为丹霞丘,在谈中国丹霞地貌精彩无比的同时,顺便提出了围棋、道教与丹霞地貌的一些掌故;在“雄伟的花岗岩山”中可以一览泰山、黄山、华山的雄姿,对这些名山的形成、特征以及如何欣赏进行全方位的说明。之所以说本书比较“全”,是因为除了祖国各地林林总总的名山名水之外,还涉及到许多人文景象,风土人情,并且从地质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一册在手,祖国壮丽河山尽收胸中。
其次说说“新”。创新是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本书有如下几点新颖的地方,首先是创意新颖,近代以来,有关中国地理的书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书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传统教科书式的编排和写作方式,通过大胆的取舍,只展示与读者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地理现象,贴近了生活实际,填补了一些地理读物中的空白,注重细节描写,有的地方还有人物对话,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二是风格新,作者长期从事地质研究工作,祖国各地基本上都留下了足迹,在写作过程中,坚持只写自己去过、考察过、并且知道来龙去脉的地理事像,由于掌握了许多一手资料,所以行文轻松活泼,即使是一些大家比较了解的景观,读起来也不觉得重复,让人耳目一新,还有一些别人没有写过的新景点、新景观,或人们很少涉足、关注的地方,读来更是增长了新知识;最后是文章结构新,能把传统与现实、自然与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书中收录了80多首古代文人墨客赞美山水的诗词,让读者在欣赏祖国绚丽多彩的风景时,更是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在中国地理科普书籍中,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有利于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
再说说“活”。首先是贴近生“活”,前一些年由于过度地追求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许多地方山不再青、水不再秀,本书对祖国秀丽山水的描述,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使大家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形成,是对建设美丽中国、呵护地球家园的有力呐喊;第二是素材鲜“活”,本书虽说侧重于中国自然地理,不过其中增加了许多人文素材,例如风土民俗,异事逸闻,没有传统读物的枯燥单调,让人感觉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最后是写作手法灵“活”,有时作者在导游的带领下游览名山大川,例如游“河南云台山峡谷”;有时是作者带领读者感受奇山异水,例如游“荔波喀斯特”,这些都是在一般的中国地理书籍中读不到的,这些风景在作者的妙笔之下,给人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让读者一点也不感到沉闷。
最后说说“实”。这里所说的实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书中所描写的山水,作者都“实”地考察过,有些地区还去过多次,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吴胜明先生是这句古言的忠实实践者;其二是“实”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门旅游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活动,过去许多人谈到旅游,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国外去,由于语言不通和对国外文化不理解,于是出现了“下车拍照、上车睡觉,回到家里什么都不知道”现象。如果大家读过本书,就会对祖国的山水文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觉得神州大地的风景比国外一点也不逊色,书中介绍的这些名山名水,更能激发起人们参观、游览、观赏的欲望,这对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本书还可以作为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或者作为有关老师的教学参考读物,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吴胜明先生在古稀之年推出五十多万字的巨著,是先生长期心血积累的结晶,真可谓是厚积薄发,先生热爱地理学科、献身地理科普的精神,是有目共睹的,先生取得累累硕果,更令人仰慕不已。
我与吴胜明先生的交往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电视剧《三国演义》上映不久,我写了一篇名为《三国古战场——杨林山》的短文,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投给了《地球》杂志社,没有想到竟发表了,并且收到了第一笔稿费,虽说只有10元钱(相当于当时工资的1/5),却激发了我的写作欲望,《地球》杂志也成了我最喜爱的刊物,我拥有《地球》杂志创刊以来到2003年所有的期刊,2003年往后没有订阅的原因是家里的书刊太多了,没有地方存放,加之单位阅览室在我的要求下,长期坚持在订,我的阅读一直没有中断过。
20世纪90年代初,湖北省中师地理中心组在崇阳县召开年会,我是会议的召集人,刚好吴教授到崇阳县来考察,看到了我们会议的消息,通过有关部门联系到了我们,当时老师们是喜出望外,立即邀请吴先生给参会的老师搞了一次免费讲座,给大家留下知识渊博、平易近人的印象。自此以后我们开始了书信往来。
多年以来,我一直是吴先生的忠实读者,二十多年前,我读过他著的《中学地理学习方法》,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地理教学指导书籍,对当时的地理教学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后来的《品读徐霞客游记》,对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更是必备的辅助性读物,现在这本《中国•多彩的大地》,对普及中国地理知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更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