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 宁 李培林
忻州市地处山西省北中部,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为太行山,南邻太原,北越恒山为朔州、大同。下辖14 个县(市、区),其中东部代县、原平市、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属滹沱河流域,北朝时期为肆州属地。
佛塔青石质,塔刹无存,塔残高51 厘米。底平面呈方形,边长26 厘米。方形小台座,高3.3 厘米,台座四角原各有4 座方形束腰须弥座覆钵式小佛塔,现残存3 座。台座中央为一大塔,高47.5 厘米,塔身下大上小,为四面五层仿木楼阁式塔,四面层层叠收,与四座小塔构成了一座金刚宝座式佛塔。塔身第一层雕刻佛教内容为初转法轮、释迦树下诞生、七步生莲、九龙灌顶沐浴场面、佛说法图等佛传故事图像。塔身第二层正面居中开圆拱龛,龛内雕释迦、多宝并坐像,龛外两侧各有四身半跪状供养菩萨像,其他三面雕刻内容为圆拱形龛内结跏趺坐佛,龛外两侧为四身结跏趺坐千佛。第三层至第五层塔身四面均雕刻三个并列圆拱龛,龛内为结跏趺坐佛,身着通肩袈裟,禅定印(图一)。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1953年1月,山西省文物部门普查时发现其为唐代建筑。在《两年来山西省新发现的古建筑》中,南禅寺章节(陈明达执笔)对石塔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未对石塔时代进行断代,只称其为“这是在大佛殿以外残有各物中最精美的一件遗物”[1]。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裕群对石塔进行了调查,认为石塔是“北魏平城时期的金刚宝座式佛塔,为研究北魏小型石塔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2]。2012年被盗抢,至今下落不明。
佛像铜质鎏金,高140.3 厘米,莲花佛座背面镌刻“太和十年正月廿日上为太皇太后下为边地众生造弥勒像一躯”。据传说,该佛像原藏于五台山北山寺(今碧山寺),1926年,肯尼迪基金会从日本私人手中购得,今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3]。
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苗庄村西约2.5 公里处的大沟湾山崖中部。现存石窟1 座,开凿于沟北侧山崖上,山崖为砂岩质地,沟前为大沟溪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
洞窟上方有一道沟槽,洞窟为圆拱形窟门,尖拱形门楣,楣面雕刻七佛,门楣上方雕刻10 尊比丘和供养人。门框侧面刻卷草纹,门外两侧各凿纵长方形龛,内雕一力士像。西侧力士之西磨成平面,有愿文:“大代京明……”。“京”应为“景”,石窟当开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500-503年)。东侧力士东面也整理为碑面,似有文字,磨蚀不清。东面碑东侧开一小龛,圆拱尖楣龛,龛楣上有6 尊供养人,龛内雕一坐佛,结跏趺坐,禅定印,两侧龛内各雕一站立胁侍菩萨,龛上方有一道沟槽。
洞窟平面呈长方形,平棊顶,三壁三龛。面宽1米,深0.75 米,高1.3 米。北(正)壁正中开一圆拱尖楣龛,楣面刻七佛。龛楣两侧各有2 尊坐佛,龛楣上方有7 尊供养人像,供养人上方是7 尊坐佛。龛内雕一结跏趺坐佛,身着宽博袈裟,手施说法印。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立像,头上有伞盖,形体清瘦,身形向坐佛侧扭动,双肩搭披巾,披巾于腹部交叉。龛下浮雕二相向跳跃的狮子。
东壁为帐形龛,龛内雕交脚弥勒菩萨,披巾于腹部交叉。地神承托菩萨双足。龛外两侧二胁侍菩萨,双肩搭披巾,披巾于腹部交叉。龛楣上方为三层28 尊坐佛(图二)。
西壁为圆拱尖楣龛,楣面刻七佛,龛楣上方为6 尊供养人站立像。再上方为7 尊坐佛。龛内雕一结跏趺坐佛,着双领下垂袈裟,施禅定印。龛外两侧二胁侍菩萨,双肩搭披巾,披巾于腹部交叉(图三)。
洞窟平棊窟顶分为四格,每格内雕一身飞天。
窟门内侧两边各雕5 尊坐佛,上边雕8 尊坐佛。
位于忻府区三交镇碾沟村东马川沟溪水东侧石崖上,现存北魏孝昌二年(526年)石龛9 个,分布在长2 米,高1.3 米的砂岩崖面上,石龛高度0.25~0.30 米,每个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尊,风化严重。其中一龛下部有“孝昌二年”(526年)题记。佛龛南部2 米处有一禅窟,圆拱形窟门,高1.3 米,深0.9 米,宽1 米。窟门外下部刻三行文字“元丰三年岁/次庚申七月十五日/舍身人杨恕立。”(图四)
2013年9~10月,忻州市忻府区忻州古城西北部城墙附近基建施工过程中出露佛教窖藏坑,出土了一批北朝到唐代的佛教造像。其中,北魏时期2 件,分别为背屏式造像1 件,造像碑残块1 件;东魏时期2 件,分别为东魏武定二年(544年)邢氏和济南太守为渤海王高欢造立佛1 件(图五),背屏式造像1 件(图六);北齐造像22 件,分别为坐佛3件,立佛5 件,背屏式造像1 件,菩萨立像4 件,佛头6 件,菩萨头2 件,弟子(阿难)头像1 件。根据东魏武定二年造立佛背面愿文可知,造像为建义寺沙门僧恪所造并供养。佛像窖藏坑发掘简报已发表于《文物》2018年第12期。
位于定襄县南王乡黄场峪村东南约1 千米的沟谷里,沟谷平面呈“U”形,东南—西北向,南北深约2 千米,东西宽约0.2 千米,沟谷两侧山体上形成众多的石灰溶岩洞,为开凿石窟寺创造了便利条件。保留有从北魏到唐代的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及题记,现存北朝时期佛教遗迹有:
(1)北魏神龟二年(519年)佛教徒比丘慧端等八十余人造像碑记。保存在沟谷东侧半山中的一个自然石窟内东壁上,造像磨灭,碑文漶然,存部分人名和年号:“比丘慧端……神龟二年岁次己亥七月十五……八十余人等……”
(2)东魏天平三年(536年)创建的七宝山灵光寺。位于北魏神龟二年造像窟对面山谷西侧山体半山腰处,南北长约6 米、高约4 米的摩崖上中部雕刻千佛、七佛像等,大像高约25 厘米,小像高约8 厘米,南侧刊刻碑铭,首题“漆宝山灵光寺创建碑刊记”,末题“大代天平三年(536年)岁次甲辰九月己亥朔二十七日立”,碑文内容为雕凿千佛、七佛、发愿僧众、地方官僚为勃海王高欢祈福,其次宣扬弥勒信仰,发愿“上至兜率,与弥勒佛会。下生人间,公王长者,衣食自华,见存安稳”。参与造像发愿信众三十余人,有僧慧端、僧尼慧圆、永安郡太守刘廻光、代郡太守肆州主簿郭贵、定襄县令王文稷等,摩崖造像上部有分流雨水的“人”字形沟,还有椽孔,说明摩崖前有木构建筑遮蔽风雨,保护佛像。现存摩崖前建筑为1996年新建(图七)。
(3)北魏摩崖造像石。近年七岩山景区建设时清理出土,七岩山文物管理所保存。长约1 米,高约0.7 米,雕刻释迦佛龛。
(4)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广武令赵郎奴摩崖造像及发愿铭文。原本在回光窟北侧的崖壁上,1986年崩塌掉落在神灵坡。上部雕刻内容为释迦佛及胁侍菩萨,下部为发愿文及参与信众(图八)。
(5)北朝禅窟2 座。内四壁无雕像,为僧人坐禅习业所用。
七岩山摩崖造像规模不大,保存也不甚好,但开龛造像题记明确,可与史料相互佐证,且内容较为丰富,大部雕刻较为精美,是定襄乃至忻州地区较为重要的摩崖地点之一。2015年,忻州市文物管理处联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对七岩山佛教遗迹进行了考古调查,调查报告正在整理中。
位于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东南处,塔为六角形砖塔,高8 米,外观两层,上下层均为单檐。塔下层有六角形室,西向开门,门上饰火焰形券面,其余五面素墙。上层实心,西面砌一假门,门两侧两面各砌假窗,其余三面素墙,转角处饰以束莲倚柱。塔身上下层檐各用三层砖砌仰莲叠涩挑出,塔刹以二重仰莲为座,上承宝瓶,最上为火珠。塔外表原有土朱色画出的额枋、人字栱等构件图案,后来逐渐脱落,修缮时未予复原,全部刷为白色(图九)。
梁思成认为祖师塔“虽无文献可稽,但其年代恐至迟亦唐以前物也”[4]。罗哲文在《中国古塔》中认为建于北齐[5]。
忻州市忻府区古城所在地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建立新兴郡,晋惠帝时改为晋昌郡。北魏道武帝天赐二年(405年)置九原镇,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置肆州。领秀容、永安、雁门3郡11 县,除阳曲县外,基本上属于现今的代县、原平市、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等地区。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政治宗教中心南移,佛教造像中心也从大同南下移至洛阳,肆州是北魏首都平城经太原通往洛阳的重要交通要道,大沟湾石窟寺、石佛湾石窟寺位于忻州通往太原的交通线上,促成了石窟的开凿。宗室贵戚提倡佛教是定襄七岩山佛教兴盛的动因,《魏书》卷十九记载:“鸾爱乐佛道,修持五戒,不饮酒食肉,积岁长斋。缮起佛寺,劝率百姓,共为土木之劳。”当东魏、北齐之时,恒、朔陷落,肆州北临柔然、突厥,西界西魏、北周,成了国之籓屏。军事上的重要性引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开窟造像也盛极一时。同时期,五台山地区佛教信仰和建立寺院也日盛一日,北齐时期达到200 余座寺院,佛光寺祖师塔、南禅寺旧藏金刚宝座塔和五台山碧山寺旧藏北魏孝文帝太和时期金铜弥勒立佛等遗物反映了五台山佛教兴盛状况。忻府区地处当时晋阳去往五台山的必经之地,寺院修建和造像成为必然,忻府区西街村窖藏佛教造像反映了从太原地区传入的佛教造像样式。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忻州。唐代时期,随着五台山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忻州也终于成了全国各地巡礼五台山的必经之路。
[1]祁英涛、杜仙洲、陈明达《两年来山西省新发现的古建筑》,《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1期。
[2][3]李裕群《五台山南禅寺旧藏北魏金刚宝座石塔》,《文物》2008年第4期。
[4]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续》,《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七卷二期,中国营造学社,1945年10月。
[5]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