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向荣
[摘 要] 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双重角色”进行研究,从而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首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双重角色”的具体内涵进行了明晰,形成正确的认识。然后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扮演好“双重角色”在各个层面上的作用与意义。最后,针对如何让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扮演好“双重角色”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双重角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056-02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改进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亲和力,从而不断满足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教书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学生成长的规律。高职院校学生接受的是专科层次的教育,他们的入学分数普遍较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在此过程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尤其重要,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扮演好“双重角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
一、高职院校思政課教师的“双重角色”解析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当中,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既是对学生工作队伍的要求,也是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除了承担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的职能外,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扮演“双重角色”。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双重角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为扮演好“双重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的角色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首先具有教师的身份,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因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首先扮演着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的角色。作为传道者,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这样才能承担起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理论的责任,将先进的思想文化传授给广大高职院校学生。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必须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制度自信,在高职院校学生当中传播爱国主义情怀,鼓励学生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践当中。而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必须承担起这份重大的责任,不断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在完成自己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真正扮演好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的角色。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色
在高职院校的办学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想办好高校,就必须全面贯彻与落实我党的教育方针,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中,思政课教师扮演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色。除了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传播思想政治理论以外,还必须深入学生中间,及时掌握学生的现实思想实际,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服务和关照学生,使其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得到有效提升,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承担起兼职课外辅导员的责任,与学生开展思想交流,解决学生在思想上的疑惑,帮助学生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应该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政治身份优势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将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加入中国共产党,改造学生的思想,开展学生入党的引导启发教育。
所以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多种身份,需要扮演好“双重角色”,从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扮演好“双重角色”的意义分析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在高职院校当中,思政课教师扮演着“双重角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扮演好“双重角色”是必然要求,同时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扮演好“双重角色”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三观的树立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而仅仅依靠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者是辅导员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很难取得突出的效果。只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建立起紧密的联系,综合发力。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三观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在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两个方面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与互动,以理论学习作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作为检验与提高的有效途径。而思政课教师扮演好“双重角色”正是其中的关键。
(二)扮演好“双重角色”有助于教师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第一要务,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灌输,还要通过做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真实案例降低学习的难度,教学效果自然就可以得到有效提高。还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弥补工作经验的不足。
(三)扮演好“双重角色”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成为技能人才的职业导航者
高职院校教育承担着为社会的发展输送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功能,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扮演好“双重角色”,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与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在今后能够更好地立足于岗位工作当中。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扮演好“双重角色”的对策探讨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扮演好“双重角色”需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资源与条件,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扮演好“双重角色”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对策。
(一)构建涵盖课上课下及线上线下的思政课教育模式
通过前面分析可知,思政课教师扮演好“双重角色”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此,构建涵盖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的思政课教育模式是尤为必要的。高职院校与思政课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互联网+”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当中的潜力,构建“互联网+”思政课教育的模式。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如“雨课堂”,思政课教育可以形成课前-课上-课后的全面覆盖,从而将课内与课外以及线上与线下的思政课教育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提高思政课教育的效果。依托于“雨课堂”,教师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资源与教学任务的线上分发,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监测学生的课前学习,了解学生思想实际,从而为课上的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而在课中,教师可以将线下教学与依托于“雨课堂”的线上教学结合起来,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与学生展开充分的思想交流与互动,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开展测试等。而在课后,可以依托“雨课堂”进行线上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与学生在线上讨论区就学生关心的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在师生活动讨论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还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为下一步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扮演好“双重角色”的重要对策。因为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能够牢固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形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供自己感兴趣的时事政治,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供的时事政治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结合起来,展开教学。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来解释时事政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身边的大事,在学生的生活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正确地认识世界,正确地看到身边发生的事。另一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付诸实践,以社会实践检验自己的所学。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思政课教师也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从而在今后更好地参加到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当中。
(三)构建思政课教育与思政课工作相结合的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构建起思政课教师联系班级、联系专业、联系二级学院的“三联系”制度。通过让思政课教师兼任学生班导师,广泛参与到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班级学风的建设当中。让思政课教师兼任专业指导者和学生的入党培养人,深入参与到二级学院学生的入党培养教育当中,并且协助二级学院不断强化思政课程建设。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党组织在高职院校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而思政课教师在其中可以充当大学生入党的第一介绍人,通过思政课的教学宣传党的思想、方针和政策,寻求合适的党员人选。并且给入选的预备党员讲党课,进一步将其培养为合格的党员。这样思政课教师可以成为大学生党员的发掘者、领路者,为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接班人。通过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为核心,构建起思政课教育与思政课工作相结合的机制,确保思政课教师扮演好“双重角色”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双重角色”的作用,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总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扮演好“双重角色”是中国特色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与思政课教师必须从各个层面寻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的角色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色相融合的途径,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政治觉悟高、理想信念坚定,并且专业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海燕,赵星星.思政课理论课教师双重角色定位的冲突与化解[J].高校教育管理,2012,6(3):73-77.
[2]朱文婷.试析高校思政课教师双重角色的融合:兼谈葛兰西的知识分子“进化论”[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7(3):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