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 陈赞
[摘 要] 国际化办学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的主要体现。旅游类高职院校应从理清国际化含义着手,明晰国际化办学的现实需要,并从确立国际化办学理念、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做好课程改革、密切院校与行业组织往来等方面进行国际化办学的探索和实践。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国际化;思考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23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进一步扩大留学生规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也提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院校”。各类政策文件的出台,要求高职院校要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有所担当和作为,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化办学提供政策依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高职院校如何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推进国际化进程,已经成为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理论课题。
一、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含义
高职院校国际化,国际是目标,化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化”这一手段。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可以从四个维度考量:(1)过程维度,也就是说国际化是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院校治理中系统融入国际因素的过程,包括策略、活动、管理和标准;(2)活动维度,具体表现在课程互置、教师互换、学生互访、科研互助、服务互促等国际化工作推进形式和载体上;(3)理念维度,国际化可以视为职业院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发展、新态度的形成;(4)组织维度,国际化是指建立推进国际化工作的组织机构,并形成支持、重视、推进跨文化交流的氛围。
全面理解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应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研讨和重点着力:(1)教育理念的国际化。高职院校管理者如何深刻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特点规律,坚持开放办学,利用国际资源服务院校教育教学;(2)师资队伍国际化。教师是实施国际化办学的主体,如何培养教师通晓国际准则的能力,实现教师双语教学,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联合与国外合作院校开展学术研究和技术攻关;(3)课程体系的国际化。课程作为国际化的重要载体,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点和难点,怎样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职业资格证书、教学方法内容、教育评价标准、教材和教学资源;(4)氛围营造的国际化,在校园整体设计与建设中,如何体现国际化因素,展现旅游业国际化的属性,推进学生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
二、旅游类高职院校实施国际化办学的问题提出
旅游类高职院校实施国际化办学,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红利”。
(一)实施国际化办学,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然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研判全球政治经济新形势提出的总体方案,也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交流的总体思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将更为广泛和频繁,对具有国际经历和国际事业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理应积极担当作为。(1)科技发展与人文交流的整体化与国际化必然要求高职教育的国际化;(2)高职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人力资源竞争的强烈要求;(3)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人才需求国际化的现实需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高职院校要主动将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提上议事日程和规划重点,紧随经济社会需要,培养更多通晓国际事务、了解国际惯例、具备技术技能的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实施国际化办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都得到了快速提升,招生规模已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发展已经从规模发展进入内涵式发展,提升质量、提升软实力。国际化办学是高职教育寻求特色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高职院校要想保持对生源的吸引力,塑造教育品牌,办出特色和水平,就必须向国际上的先进高校看齐,实施国际化办学,这是高等职业院校当前和今后面临的战略选择。
(三)实施国际化办学,是旅游类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旅游业是一个天然的国际化产业。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十三五”期間,旅游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7亿人次,年均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00万人以上。我国旅游业正逐步纳入国家“走出去”战略,以推动全域旅游为主线,培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产业的发展、行业的改革,必然需要教育和人才的支撑。旅游高职教育应主动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学习、研究和借鉴国外院校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综合人文素养、通晓国际标准、具备高超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以适应旅游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三、旅游类高职院校实施国际化办学的方案设计
(一)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办学国际化,首先应是办学理念的国际化。旅游类高职院校国际化理念的形成和深化,要坚持分层实施、重点推进,做好院校管理层、教师层、学生层国际化理念的形成。院校管理者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总结办学实践,思考如何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和院校持续发展服务。对教师来说,应共同研究世界职教改革发展的新动态、新走向和新成果,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将之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教能力。对学生来讲,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开阔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做好语言和能力准备。院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国际化理念的确立,是旅游类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坚持引培并举思路,建设国际化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具备培养国际化人才能力的师资队伍,是旅游类高职院校国际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其国际化的最基本保障。首先,教师应具备基本的第二语言沟通能力和应用能力;其次,对新教师要能开展某门课程或某章某节的双语教学,提高第二外语的运用能力和双语教学水平;最后,实施专业教师的国际化聘请,在世界范围内聘请有一定行业企业工作经验,有一定的海外留学生活经验,具有国际交流交往能力的国际知名人士、国外大型企业集团技术骨干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为本土教学的国际化培养提供师资库。
旅游类高职院校应继续加强教师的国外交流访问工作,通过政府公派出国访学、合作院校间教师互派等方式,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访学、参加国际交流、考取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综合业务水平。
(三)做好课程改革,突出教材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的国际化是旅游类高职院校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课程的国际化必然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的国际化。旅游类高职院校应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理念,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和行业标准设计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应与国际接轨,推进学分互认,加强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语言应用能力;适度在核心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将证书标准的内容纳入课程内容。
在教材建设方面,旅游类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教学包、培训包、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原版教材,结合中外双方教材的优势,组建中外双方教师参与的团队,适应中国高职教育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积极开发高职专业中外双语教材或校本教材,发挥教材建设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教材建设的国际化程度。
(四)密切院校与行业组织往来,积极开展文化交流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是旅游类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显著标志。旅游高职院校还应通过合作院校、国际行业组织、友好城市所属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搭建联合科研、教研工作平台,联合开展跨国合作研究,推进合作领域和内容的纵深发展;同时,在与国外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学生境外实习就业、建设海外办学点,在引进交换生、留学生等方面取得进展。
旅游类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对外宣传,以外文网站、官微为主阵地,通过国际媒体、网上信息,借助各类出访、参会、展演等活动平台宣传院校办学特色和品牌优势;积极参与筹划高水准的学术会议和国际论坛,提高院校的国际化水平;邀请名家做学术报告,聘请客座教授,通过新闻发布会、合作院校签约、合作办学年庆等多种仪式,塑造和提升院校的海内外形象,扩大院校的国际知名度。中外合作办学是旅游类高职院校国际化以及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院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适时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强与国际同类院校、政府组织的合作交流与友好往来,借鉴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引进优质教材和师资力量,不断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水平和层次。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要求职业教育要主动作为;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旅游类高职院校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所以,旅游类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既是高等職业教育自身特征的重要体现和内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然要求的适应性特征,更是旅游类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必然选择。它对提升我国教育事业发挥综合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沛酉,闫广芬.“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功能、问题与改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5).
[2]徐华,黄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16(4).
[3]顾卫杰,柴京.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7(14).
[4]胡建华.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中国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