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性循环培训双轨运行的技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9-23 06:35刘艳玲
智富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刘艳玲

【摘 要】技工人才培养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推动技工院校面向农民工、企业职工和转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技工教育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升技能和职业发展,技工院校通过设置弹性学制、循环培训的形式,用相对灵活的方法满足在职人员通过技工教育获得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弹性学制;循环培训;双轨运行;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技工教育要服务就业创业、服务技能人才发展、服务脱贫攻坚。多次提出发挥技工院校优势,支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走技能成才之路,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接受教育的时间和经济资源二者之间是矛盾的,短时间之内掌握技能又不耽误正常的文凭取得是鱼与熊掌的问题,设置弹性学制可以解决在校就读和工作就业的问题,循环培训可以解决技能的熟练掌握和多次回炉重造的问题。

1.弹性学制和循环培训改革的必要性

弹性学制是根据学生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改变以往统一整齐划一的学年制。传统教学主要是基于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等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允许优秀的学生提前完成学业毕业,又允许家庭条件困难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够分阶段来完成学业,适当进行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延长学习时间,让学生不受时间、方法的限制,更多的体现人性化和个体成长需要。

1)技工教学需要建立弹性学制和循环培训。

技工院校的学生多半都是成绩较差,或者是家庭比较困难无力承担高等教育高额成本。学习积极性差、学生流失率高。近些年国家政策不断倾向于技能教育,技工院校学生可以减免学费。由于叛逆期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能进入高等学府,但是這些学生学习能力和精力非常旺盛,动手能力又较强,他们希望能够尽早完成学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一刀切、割韭菜”的模式显然是不合时宜。而弹性学制和循环培训正合适能够兼顾时间问题。

2)个人发展需要弹性学制和循环再培训。

每个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适应每个学生发展阶段的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如果不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学生进行同类的教学管理,极其容易造成学生分化严重,好的会越来越好,差的会越来越差。而在弹性学制和循环培训双轨运行机制下,学生不仅能够自己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还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再次加入到循环培训的体系中,使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也满足培养早出人才,更多人才,减少学生淘汰率和实现学业再培养,能力再就业的目标。

3)社会提升需要弹性学制和再回炉培训

不管是在校生还是已经参加工作人员,通过学习获得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由于工作能力的提升依托的因素较多,从保障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标准性和科学性方面来说,循环培训是与弹性学制最为吻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二者的结合可以用“双轨运行”来概况。接受教育的时间和有限的经济资源这二者之间本就是矛盾的二者,短时间之内掌握技能又不耽误正常的文凭取得是鱼与熊掌的问题,设置弹性学制可以解决在校就读和工作就业的问题,循环培训可以解决技能的熟练掌握和多次回炉重造的问题。

2.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单单是学校教学环节的技术性培养问题,也不是企业简单的走过程式的培训,而是一项全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制度的建立。在弹性的学习机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的资源配置不足,难以完全适应弹性学制和循环培训。

弹性学制要求开设较为多样化的课程和较为新颖和实用的选修课,例如在分组分教师实训操作培训的过程中就会遇到难题,一是分组后需要多出相应的场地和教师,同时操作设备台要保证每人都能够循环到。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项目教学和操作技能的提升,可用多个教室和多台设备同时进行,也可按照单双进行限号限时循环模式。对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深造,通过现有的师资队伍开设更多的培训课、辅导课和选修课,教师的培训教育费用也会有所增加。

2)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没有体现双轨运行。

传统的教学管理系统始终是停留在学年制的基础之上,运行过程中也是适应学年制的要求,在双轨运行机制下,不仅需要将学年制打破,还需要将学期学年的考核模式打破。而在弹性学制循环培训模式下还会出现不同年级学生同时上课,甚至是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分配在不同的考核考试里。这给传统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大量的难题和难度,因此在执行双轨运行时始终受到传统模式的干扰。

3)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对接沟通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在企业中的实训和课堂上的学习有机结合,一般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学生以学徒的身份在企业进行“项目实训”或“轮岗实训”(根据企业的实际而定)“顶岗实习”。学校需要有专门人员和企业专门人员对接,还需要和相应的教师以及学生对接,中间需要多次反复的沟通。如果中间出现沟通不畅就会有潜在的风险。有些学生可能就会铤而走险蒙混过关,不需要通过过程化的考试只进行最后的考核拿证。

3.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改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多元化的融资建校。

学校的基础设置是实施弹性循环培训双轨运行的地基,弹性循环培训体系对硬件资源、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要具有充分的教室资源,包括教室的数量和质量。不仅要求对系统进行改进还要对知识能力素质都要有质的提升,在教师的思想上要注重以人为本,业务上要注重新技术的发展和带来的挑战,教学组织和教学手段要形式多样化,课程安排要紧凑有计划,确实为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2)基于大数据平台支持,下放考核权。

在弹性学制和循环培训双轨运行模式下,考核显得更加有实际意义。如何进行考核,谁来进行考核,则是要基于目前的大数据平台,下放给循环培训的教师,由循环培训的教师针对每次培训的情况和学生整体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方式和考核时间的把握,学校则在考核监督上下足功夫。所以在大数据模式下,教学管理系统会更加的灵活和完备,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考核均可以得到保障,学生只要选择这个老师的培训,那么不管他进行多少个学期或者多少个老师的课程,都是能够实现1对1的考核。

3)企业与学校共建共管。

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由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循环培训、项目教学与实际生产融合、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为一体,教学共荣体按照企业真实运行模式进行管理,实现学生综合技能培养与企业管理标准、学生角色与职工人员角色的双重对接。

【参考文献】

[1] 李守斌. 构建弹性学制模式探究[J]. 工程技术,2017.5(12卷):377.

[2] 唐一科、霍丹群、刘东燕. 大学弹性学制管理模式的探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5):19-20.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