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学生学业负担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该问题产生的本质与根源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人性的遮蔽。近几年,由于学业负担过重造成的不良影响日益明显。减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教育理念、相关政策、利益群体梳理、课程及社会原因等方面综合分析,从多种视角探寻减负有效途径,即学校负担治理路向的人性回归、学业负担政策的关联制定与协同执行、拓宽向上流动渠道以及注重超重学生负担的课程优化策略。
关键词 学业负担 人性回归 政策系统 课程优化
就教育本质而言,教育旨在培养完整的人,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内容不仅包括对学生知识文化的传授,还包括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是在教育功利化背景下产生的,当下,教育的经济化功能和知识化倾向被过度放大,大部分人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业负担过重是对教育本质的萎缩与偏离,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的养成,还不利于整体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要想有效为学生“减负”,厘清学生负担的内涵是必要前提。对当下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可以将学生课业负担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程与作业量的负担。该方面的负担主要是由课程内容的量与难度造成的。就国际范围来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分量与难度都是比较重的。虽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多次针对课程分量与难度提出整改意见,但实践寥寥,学生依旧面临过重的学业负担。调查显示,部分地方的中小学生需要用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家庭作业,而在一些教育发达城市,学生花费的时间更多。如此繁重的课业负担不仅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不利于其学习兴趣的培养。第二,思维与理解的负担。这一方面的负担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在这一视角下,学生的自身经验是其理解知识的基础与依靠,由于学生各自的经验不同,对同一知识的理解方式或结论自然会有所差异。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惯于将学生的思维进行统一“定论”,这无疑会给学生造成隐性负担[2]。第三,考试与排名的负担。考试与排名负担可以视为课业负担的衍生品,据调查,承受该方面负担的群体不仅是教师,还有学生和家长。不仅名次靠后的学生和家长会承受此负担,部分名次靠前的学生和家长也会感受到负担。虽然我国教育部门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减少平时测试、不公布考试成绩等,但现实中依然存在很多变相排名现象,这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的相关研究中,对其产生机制的探究一直处于研究核心位置。目前,大部分人认为滞后的教育体制是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但实践表明,学生学业过重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共同造成的。由此可见,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产生机制进行重新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此才能对“减负”的方向和途径进行明确,实现有效“减负”。
1.教育过程中“人性”的空缺
首先,教育本质的人性疏离。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当是人,教育的开展也应当是“出于人性、顺应人性、适合人性与发展人性”。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不断对人提出更高要求,为满足社会的这一需求,学校逐渐演变为社会的“供货商”,如此,就导致教育中的人性被价值取向替代。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依据社会需求顺势增加课程内容或门类,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因此无暇顾及其自身个性生成与发展。其次,教育市场化的人性扭曲。教育市场化,即将市场的运行理念、原则和方式运用到教育发展中,用以实现教育效率最大化[3]。但是,人性中的功利、自利等特性,导致教育市场化的发展产生异化,衍生出一些“绝对利益人”。该部分人片面追求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其群体不仅包括学校领导和教师,还包括家长。其具体行为表现在:学校领导为提升升学率向教师施压;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增加课业量与学习时长;家长因“望子成龙”为学生填报各种补习班等。在此环境下,学生的学业负担日益加重。最后,教育价值观的人性遮蔽。教育的异化发展使教育的价值观发生偏离,而今,学生逐渐被工具化、经济化或机械化,其作为人的本性被萎缩,完整性被忽视,这有违教育的初衷。
2.公共政策的传导失范与执行失位
首先,公共政策的价值偏失与传导失范。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价值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其对教育发展而言,处于核心指导地位。在公共政策指引下,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总方针,由此可见,国家与社会发展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指向标。在这种背景下,学校为培养国家与社会需要的人才,不斷开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等,着重培养“优秀”学生,即现实中的“高分”学生,自然会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客观而言,公共政策间接催生了学生学业负担[4]。其次,教育政策标准偏离与执行失位。其具体表现为学校政策追求的效能迷失催生了学生学业负担;教师政策诉求的价值错位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学教政策生态的功能削减刺激了学业负担。最后,相关政策的环境缺位与利益诱导。导致学业负担过重的一个直接原因,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从而衍生出各种方式的优质资源抢占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已有相关政策并没有对人们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如此,助长了学业负担的持续发展与恶化。
3.学业负担相关群体的角色失衡
首先,学生谋求自我实现的过度诉求。学生对自我实现的诉求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过低自我实现诉求。该种诉求主要发生于小学和初中前期,该时期的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亟需从外界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因此,会为获取同伴、家长或教师认可而自愿承受过多学习压力。第二种,过高自我实现诉求。该种诉求主要集中于初中后期与高中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主体意识已然成形,基于生长需求,其有发掘自身潜力的强烈意愿,因此,会将过重的学业压力作为自我挑战的途径,从而忽视学业负担过重的实质伤害。其次,教师对自我角色的弥散性认知[5]。就教师工作性质而言,其工作成就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学生学习成绩、升学率等显性成就;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成就。但当下对教师评价的标准过于偏重显性成就,这导致其教学工作产生盲目性,教学效能低下,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再次,家长寻求可能回报的病态心理。家长病态心理的具体表现为:认为“高学历=高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将自身未完成学业的心愿强加于子女身上;认为学习是学生天职,对教师要求本应无条件遵从;将学习成绩作为互相攀比的筹码等。最后,社会团体争取利益最大化的现实博弈。“功利化”的社会环境是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外部因素。比如,出版社或家教等团体,为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会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学生课辅资料或补习课程,最终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4.课程的设置、实施、评价失当
首先,课程结构不合理,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我国课程实践现状而言,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是课程压力存在差异。在现实中,大部分学校将“智”作为主要课程,相对忽视其他四类课程,如此,导致学生在“智识”方面压力过重,并不利于其全面发展[6]。其次,課程实施刻板,抑制学生生命灵动性。课程实施的主要过程即教学过程,其中教师是关键人物。教学过程刻板是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教师被传统价值理念束缚,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教师教学过程囿于课程大纲,缺乏灵活变通。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学生学习效能降低,从而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最后,基于课程发展的动态特性,相对落后的评价理念、固化的评价标准及单一的评价方法,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身心负担。此外,对于学生而言,课程评价具有高利害性,比如高考,其带来的压力不仅附加于学生身上,还会同时施加于家长、教师及学校领导身上,而后者的压力会再一次叠加给学生,如此进一步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进行治理,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也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必然要求和途径。减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相关理论、利益群体、政策、实施过程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治理。
1.学业负担治理路向的人性回归
治理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前提,是对相关利益群体的教育理念进行更新,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首先,对学生而言,学生要明确其学习主体的身份,这是教育人性回归的关键与核心。学生对自身学习主体的身份进行明确,不仅包括提出自身学习质疑、表达自身学习意愿与诉求,还包括对自身能力限度的明确,设置符合自身能力的期望,以此避免承担过重学业负担。其次,对教师而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澄明教师角色的存在方式,重振教师角色的实践路向。再次,对家长而言,家长要明确教育的本真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转变其功利性的社会病态心理。此外,家长要构建正确的学生学习观,在关注学生知识获取的同时,也要重视其生命灵动力的生成与发展。最后,在学业负担治理过程中,社会团体也要构建协同共治利益观,以实现“人”的本真性发展为目的,协同其他利益群体,对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丰富教育形式,切实助力学生的丰富性发展。
2.学业负担政策的关联制定与协同执行
首先,将公共政策与学业负担的价值相统一。其一,通过公共政策作用,均衡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间的统筹协调发展,以此缓解区域间教育差距及其引发的社会矛盾,促进教育公平,减轻学业负担。其二,将教育独立于经济、社会、文化,使其共同构建联动系统。相较于以往将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诉求一并加之于教育,赋予教育独立品性,重视其自身发展诉求,是为教育“减负”,即为学生“减负”。其三,通过公共政策引领,塑造健康、和谐的社会风尚,以此消减学业负担的环境诱因。其次,将教育政策与学业负担的系统整合。其一,加强教育政策对学校发展的规范、引导作用,其中,要完善相关的惩戒制度、强化惩戒力度。其二,加强教育政策对教师教学的激励作用,通过提升其教学效能,助力学业负担治理。最后,形成相关政策与学业负担的合力作用[7]。完善的相关政策可以为教育统筹发展提供保障,推动公共政策与教育政策效能的实现。
3.改革教育观念,拓宽向上流动渠道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苦读是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唯一途径。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陈旧教育观念依旧对当下家长、教师、政府产生着影响,这是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亟需我们解决。在政府层面,政府应充分利用媒体工具,营造新的教育观念氛围。同时,要构建合理、完善的学生学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坚持依法治教。教师在转变自身教育观念的前提下,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校正,以此为学生成长打造轻松、温情的家庭氛围[8]。在对社会各界教育观念进行优化的同时,也要重视对阶层向上流动渠道的拓宽。以德国、日本为例,其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成功实现众多学生社会经济地位的转变。借鉴于此,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将其打造为实现阶层转变的另一有效途径,以此缓解因高考竞争导致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
4.过重学业负担的课程优化策略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与价值的核心媒介,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与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效能与学生学习效能,进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对此,有以下两点建议:第一,课程结构样态的均衡化设计。针对我国学校课程结构的失衡现状,应适当减轻学生智育负担,相应增加对德、体、美、劳四类课程时间与资源的投入。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增加选修课程,来提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劳动锻炼的机会,以此来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通过降低课程压力差异来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第二,课程实施过程的动态化调试,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忠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兼顾学生个性及特定教学情境对课程进行适度调试与创新,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减轻其学业负担。
[1] 肖林元.“减负”,依然在路上[J].上海教育科研,2016(03).
[2] 马开剑,杨春芳.“减负”的内涵与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5(14).
[3] 孟宪云.学业负担的人性异化与治理路向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2).
[4] 靳玉乐,张铭凯.学业负担探究的新思路[J].教育研究,2016(08).
[5] 许庆红,张晓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观念与中小学生学业负担[J].中国青年研究,2017(06).
[6] 童星.多学科视野下学业负担过重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10).
[7] 全晓洁.教师认知学业负担的逻辑理路及优化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0).
[8] 艾兴,王磊.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水平、特征及启示[J].教育研究,2016(08).
[作者:苏霞(1971-),女,河南淮阳人,平顶山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