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博
(西仪股份有限公司,西安710082)
①力弹簧。力弹簧受力变形,贮存机械能;恢复弹性变形时,释放机械能,驱使机构运动,如发条、各种复位弹簧等[1]。
②测量弹簧。测量弹簧是测量仪表中的敏感元件,常用于测量流体压力、集中力、力矩、振东和其他物理量,如仪表的游丝,将力矩转换成指针的转角。这类弹性元件是仪表的关键零件,其性能直接影响仪表的工作质量,因此,从设计、制造到安装、调试、使用都有较高的要求。
③弹性联系弹簧。弹性联系弹簧可将需要联接的构件联接成整体,例如减震器的弹簧、弹性支承和导轨的弹簧、弹性联轴器的弹簧等[2]。
①弹性元件受力与弹性变形之间有确定的规律,而与弹性元件的空间位置无关;
②弹性元件能贮存机械能;
③弹性元件占据空间尺寸小。
实践证明:即使尺寸和形状制造很准确的弹性元件,工作时其实际特性曲线与理论特性曲线也不完全一致。主要原因是存在弹性误差,弹性误差的影响对于一般用途的弹性元件不用考虑,而对于测量弹性元件,弹性误差直接影响仪表的精度,因而是衡量测量弹性元件的重要的质量指标[3]。
产生弹性误差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弹性滞后、材料的弹性后效、温度对材料弹性的影响及材料的微观结构缺陷等。以下对材料的弹性滞后和弹性后效作出论述。
弹性元件加载特性曲线和减载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弹性滞后。两特性曲线围成的封闭曲线称为弹性滞后回线,如图1所示。
图1
弹性滞后现象说明,外力对弹性元件做的功,在它恢复原状时,并未全部释放出来,有一小部分被材料的内摩擦消耗了。
弹性元件的变形落后于作用力的现象,称为弹性后效。如图2所示,弹性元件受力P 作用,不能立即产生相应的变形量BD,而是先产生变形量AD,经过一定时间,继续产生变形量AB。减载时也存在同样现象,AB、OC 代表弹性后效误差。
图2
弹性后效现象说明,材料受力后产生相应的弹性变形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不同的弹性元件,可从几分钟到几十小时,弹性后效降低了弹性元件的动态性能。
弹性滞后和弹性后效是弹性材料的固有特性,它降低了弹性元件的质量,是精密弹性元件所不希望的。
游丝的结构:游丝通常是用金属薄带制成的具有阿基米德螺线形状的弹性元件,如图3所示。
图3
游丝是仪表中常见的测量元件,对游丝有很高的要求:有良好的线性特性,有稳定的弹性,残余变形量要小。游丝的残余变形量与应力有关,应控制游丝中的应力不过大。为满足上述要求,应合理选择游丝及安全系数,制定合理的制作工艺。
游丝的工作原理:游丝工作时,通常是内端固定在转动轴上,外端固定在基体上。游丝内端置于套环端面的槽中,然后冲铆,使槽闭合夹紧游丝,如图4、图5、图6所示。使用游丝作测量元件的仪表,为了保证仪表在测量前指针位于零位,要求游丝相对标尺的位置是可调节的。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类似的弹性元件,本文仅就弹性元件的特性和个别应用的实例简单作以介绍。
图4
图5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