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话调脾

2019-09-21 09:42:56张河勇
中国蜂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框子蜂团群势

张河勇│文

浙江义乌市后宅街道下金村,322008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从强群中抽调子脾,增补弱群;或者用弱群的卵虫脾,替换强群中的老熟子脾,这种调出、交换子脾的现象,在养蜂生产中,是件十分平常且见效快的“劫富济贫”的方法。但是,若处置不当,时机把握不好的话,会顾此失彼,甚至是得不偿失。抽一框子,垮一群蜂。

2018年夏末秋初,付蜂友蜂场,在胡蜂的骚扰下,同时飞逃了几个弱群。在迁逃过程中,蜜蜂于空中自然混合,结团于屋檐下,虽然说是多个弱群自然合并,可是由于天气过于闷热,经过相互斗杀后,混合蜂团还是不太大。他花了很大功夫才收回蜂团。由于当时气温高且干旱,导致蜜源严重稀缺,他担心收捕后的蜂团,没有一丁点子脾作基础,如果让其“白手起家”的话,将很难越过漫长的夏秋困难时期。即使能勉强度过夏秋之际,但群势过弱也很难发展壮大。于是,他查遍了全场蜂群后,也没发现有很多密实子脾的强群。未囚王的蜂群有很多蜂王相继停产,于是就勉强从一个强群中抽出唯一的一个卵圈密实且大一些的子脾,抖蜂后补入刚收回的蜂群内。次日查看,加入子脾的收回蜂群情绪安稳,出勤正常,没有飞逃的迹象。日后发展也很正常,可算是补入了1框子脾,救活了1个逃群。

可是,顾此失彼,糟糕的是:当初被抽调出1框子脾的强群,到秋后群势越来越弱,衰弱得特别快,只剩2框多点的蜂量了,约合6500只工蜂量。这让付蜂友很纳闷,用微信问我原因,起初我认为也许是蜂病缘故,就去现场仔细查看蜂况,但排除了蜂病原因,也排除农药中毒因素。

经一番问询,付蜂友陈述了该蜂群曾经调出过1框子脾的详细经过,问题就很清晰了。乍一看,所剩的工蜂体色暗黑,可见已经都是老龄工蜂。提脾细看,蜂王还健在,只见中间脾的中央部分稀疏地育有少量插花子脾,即卵、幼虫和蛹相间混杂。这显然是由于干旱和连续高温,导致原本产绩优良蜂王少产或绝产的现象。一般气温高于35℃时,很多蜂王都会停产。事实上,即使酷暑天气,优秀的新蜂王不少产卵,但由于高温缺蜜,幼虫的育成率很低,通常是育出插花很严重的子脾。

综上所述,当初被抽调出去的那框密实子脾,原本是该蜂群“后继接班新蜂”,那1框子脾可育出的幼蜂数量,除去巢脾上部的储蜜区和中部少量的储粉区域外,大约出房5000多只工蜂,约2个满框的蜂量。就是因为当初这框子脾一调出,该蜂群就相当于秋后少了2框新蜂量的补充,是一个多么可观的数字啊!尔后由于持续的缺蜜高温,蜂王产卵量减少或停产,蜂群再也无力孵育出如此密实且大面积的子脾,近乎于青黄不接,后继无蜂的状态。而新蜂的哺育能力明显高于老龄蜂,不难理解,所剩的老龄工蜂群插花子严重和群势衰弱很快。因此,在平时调换子脾时,要慎重行之,尤其是在夏秋高温缺蜜时期,更需综合考虑,权衡利弊而后行之。

猜你喜欢
框子蜂团群势
浅议群势均衡
中国蜂业(2021年10期)2021-03-28 11:00:56
巧收偶遇的分蜂团
蜜蜂杂志(2020年4期)2020-12-19 13:37:58
写字
城市图语(4)
城市设计(2018年5期)2018-03-11 02:10:24
蜂群生态优势的常态化(1+1养蜂法)
中国蜂业(2016年9期)2016-01-30 06:04:45
魔力语文③
黑龙江地区蜂群春繁群势的确定
中国蜂业(2015年4期)2015-01-24 17:39:05
一种供鸟有限飞翔的装置
家禽科学(2014年8期)2014-04-29 00:44:03
蜜蜂越冬期间蜂团移动规律
中国蜂业(2013年28期)2013-08-15 00:45:30
蜜蜂越冬期间蜂团移动规律
中国蜂业(2013年10期)2013-01-24 00: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