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剑
(河南巩义市竹林镇武术馆,451255)
蜂群生态优势的常态化(1+1养蜂法)
李紫剑
(河南巩义市竹林镇武术馆,451255)
蜂群的群势与蜂群的生存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群势有着不同的生态优势,也同时存在相应的不足。
就繁育而言,一只蜂王9脾蜂21天可以繁育7张子脾,一只蜂王15脾蜂21天同样也只能繁育7张子脾,而同样数量的子脾孵出的蜂群是相同的。由此可见,用中等群势繁蜂比大群繁蜂有更高的效率。但是对于突击采蜜而言,一个15脾群势的蜂群的采集量,往往比两个10脾群势的蜂群的采集量的总和更多。这就证明,大群采集比中小群采集效率高得多。然而,同样都是15脾的群势,单王群往往比双王群采的蜜多。同样都是15脾群势的单王群,5脾限产的蜂群往往要比7脾限产和自由产卵的蜂群采的蜜多。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显然是哺育工作削弱了蜂群的采集力量,这说明,减轻哺育强度可以提高蜂蜜产量。但是,一只蜂王7脾限产或自由产卵时,可以达到15脾的群势;一只蜂王5脾限产,就只能达到12脾的群势,3脾限产,群势就只有8~9脾的样子。显然,没有哺育强度就没有理想群势。再者,流蜜期间,采集蜂大量过劳死,群势下降的速度是惊人的。群势下降后,双王群恢复的速度比单王群快得多,这是因为两只蜂王的产卵量一定比一只蜂王多。显然,不同的群势适合不同的时段节点,同样的群势只在待定时段具有生态优势,也只在特定时段凸现其性状不足。
那么,有没有一种群势适应所有的时段呢?
从养蜂业的角度上看,这样的始终理想的自然群势是不存在。但是通过人力调控,养蜂却都完全可以让蜂群在各个时段的状态都符合蜂农的需求,使蜂群的生态优势达到常态化。
方法其实很简单——突破以一个蜂群为独立的核算单位的传统观念,而确立以两个蜂群为一个共生体系的饲养模式,蜂群的生态优势就会成为常态,在每个时段节点都处于理想状态,独立群的两难状态将不存在。这种饲养模式,我们不妨称之为“1+1”养蜂法。
从表面上看,“1+1”不过是增加了一群蜂一套蜂具,但是,一旦将两个蜂群当一个双王群对待,那么,也就是它们同时具备了采集群的优势、限产的优势、不限产的优势,继箱的优势、平箱的优势……。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1+1”养蜂法的周期实施(以黄淮流域为例)。
3月1日放王,3~4脾蜂开繁,双群(箱)并列,常规管理,至4月20日左右,群均10脾以上群势。
在此状态下,左群加继箱,蜂王5脾限产,从右群抽两张老子脾插入左群继箱中。如此则10天后洋槐流蜜时,左群以15脾左右的群势投入采集,右群以10脾左右的群势继续繁育。
5月10日洋槐流蜜结束,左群群势大降,从右群抽两张老子脾插入左群继箱,10天后左群就可以15脾左右的群势采集枣花蜜。
枣花采集两周后,采集蜂大量减员,及时从右群向左群抽调子脾,确保左群以15脾左右的群势应对荆条流蜜。
当荆条大流蜜且时间漫长时,中途视情况需要,亦可从右群向左群抽调子脾,以维持左群理想的采集群势。
如此以来,左群将以相对轻的哺育量和理想的采集群势,出色完成全年的各个花期的采集。而右群,每一个繁育周期调出2张子脾,保留5张子脾,就能有效地使它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繁育态势。按蜂均寿命35天计算,始终保留5张子脾时,蜂群的群势是(35-21)÷ (21÷5)×3=10.5脾,这样的群势,喂好7脾子是力所能及并且稍有余力的。
荆花过后不再有可利用的大蜜源,将左右蜂群均5脾限产,维持10脾左右的中等群势,可有效降低饲料消耗,如此直至秋繁。
秋繁亦即越冬蜂培育,在我地(黄淮流域)一般是9 月1日开始,22日结束。秋繁开始时,先用框式隔王板对蜂群实施4~3分区。前12天将蜂王限制在4脾小区产卵,后9天将蜂王限制在3脾小区产卵。9月22日套王(关王)停产,同时将左右蜂群的子脾对调,对调的方法是将右群的4张老子脾调入左群,左群的3张小子脾调入右群,这样以来,两个蜂群的出房新蜂均不会再有哺育幼虫的机会,也就减少了6天的新出蜂的不必要损耗,大大增加了越冬蜂的群势。
经过这样的处理,左群可望达到10脾左右的越冬群势,右群可望达到8脾左右的越冬群势。这样的群势,无论是从越冬还是春繁的角度看,都堪称理想的群势。1+1养蜂法最大不足,是要多用1倍的蜂箱,这是一项大投入,对于习惯精打细算的人而言,这是他们难以接受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热衷于养双王群上下倒脾,用劳动力的大量投入来作为对生产资料欠缺的补充。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意识的思维模式。
对于养蜂来说,不克服小农意识,想上规模上档次是不可能的。而克服小农经济意识的突破点,首先就是要学会向生产资料要效益。
一个1+1的基本组合,一个流蜜期多采的蜂蜜足以抵销一套蜂箱的成本,一次秋繁多育出的越冬蜂远比一套蜂箱值钱的多,还有不用上下倒脾节约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还有不易失王省下的育王和购王成本,这些都是纯利润。
观念改变命运,“1+1”没有高深的学问,没有高科技含量和复杂的操作技术,它的出现,仅仅是建议业者转变一下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