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玉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教师的教学任务应围绕着“立德树人”和“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为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服务(王蔷,2015)。这对中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英语写作在高职高考中占1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汇、语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也考查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笔者发现大多数老师仍过多地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机械训练,忽略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探讨如何在高职高考写作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向
培育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指向。它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定位,因此,一切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都应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高职高考英语写作教学也不例外。
2.传统写作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结果定向模式”,学生在“布置任务——写作——批改——背诵范文”的流程中进行训练,忽略了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更忽略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写作课堂忽视对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也忽略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
3.高考考情分析
笔者通过分析近五年高职高考的应用作文,得知考查的题材贴近生活,实用性很强。此外,高三学生心智相对成熟,高考目标明确,语言能力发展潜力大,若能以培育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为导向组织写作教学,这将对学生的语言学习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中职英语教师应该重新科学地认识写作教学任务,认真寻求写作教学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契合点,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重新思考课堂教学,灵活设计教学活动,以此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1.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
王蔷教授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组成。”因此,教师应全面地对教学内容和活动进行设计和整合,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发展语言能力。
2.如何在高職高考写作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从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后,笔者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重新思考课堂教学,将核心素养渗透到高职高考英语写作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结合本学期笔者所上的一节题为“高职高考写作大讲堂之—Letter of Thanks”的市级公开课的成功范例,具体阐述围绕核心素养培育以优化高职高考写作教学的创新做法和教学体会。
(1)活动的设计
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笔者借助母亲节的视频、奥运冠军Jenny的故事和学生成长纪念册的视频塑造文化品格;从情景、内容、语言、结构和情感五个方面巧搭“支架”,完成感谢信写作教学流程三部分的内容讲授。
(2)活动的实施
Step1 Why do you thank?
活动1:借助“母亲节”视频,引入话题
本节公开课定在5月初,笔者抓住了本月热点话题“母亲节”,通过播放一段“世界友人感谢母亲”的视频,引入主题“Letter of Thanks”,并让学生猜测视频“What are they saying?”,接着引导他们进行头脑风暴。
【设计意图】生活热点“母亲节”让学生很快进入到写作互动活动中,满足了时效性、趣味性,也提升了学生的素养。
活动2:引用鱼骨头,引领思维发展
接着,笔者引用鱼骨头把“Who”和“Why”的内容呈现出来(如图1所示),把关键词展示出来,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搭建信息框架,使鱼骨头的信息量相应地增大。
【设计意图】引用鱼骨头搭建了写作内容支架的词汇,帮助学生抓住了关键信息,也培养了学生的联想思维、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3:从词到句,发展语言能力
然后,笔者呈现了表述感谢原因的句型:Thank you very much for…/ I am so grateful and thankful for…等等,引导学生把鱼骨头图里的词汇代入句型操练,并进行适当补充拓展。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感官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从词汇到句型,立足教材,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Step2 What to thank for?
笔者借助名人故事,从情景、内容、结构、语言和情感五个方面搭建“支架”,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教学的知识网络。
活动1:借助故事,学习“What to thank for?”
笔者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奥运冠军Jenny的成长视频,接着,笔者设计了看图说话和Blank-filling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What to thank for?”的内容,最后,笔者呈现以下三个增强感谢之情的句型:Thanks to your help…With your encouragement,I …Without your help,I couldnt have done …
【设计意图】借助故事搭建情景和内容支架,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大脑中原有的知识,并借助图片和选词填空的练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中去归纳总结。
活动2:基于导学案,自主探究内容框架
笔者通过展示“Jennys thank-you note”,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划出导学案(如图2所示)中“Why do you thank?”和“What to thank for?”的句型,进一步巩固所学,并自主探究内容框架。
【设计意图】本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小组讨论,实现其认知内化和实践生成,全面提升他们的英语素养。
Step3 Thanks again and wishes
活动:从句到段,丰富语言形式
完成范例学习后,自然过渡到“Thanks again.”的句型。通过翻译、齐读巩固句型,循序渐进地完成了感谢信的内容教学,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归纳感谢信的结构框架(如图3所示)。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引领学生思维发展,形成缜密的思维习惯,为写作做准备。
Step4 走进生活,实战演练
笔者呈现了学生和班主任校园生活的一些合照,让他们运用本节课所学句式和结构框架写一封感谢信感谢班主任。
活动1:呈现最优秀的作品
呈现优秀作品,通过投影仪把学生上交的作品展示出来。笔者首先肯定学生作品的优点,并按高职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来打分,接着修改里面的错误,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表述。最后,学生齐读作品中优美的句子,再次感知语言。
【设计意图】写作训练内化课堂所学知识,建构思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英语素养。
活动2:鹰眼(Eagle eyes)
然后,笔者把随机收取的四篇感谢信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Eagle eyes”作品纠错竞赛,PPT上展示竞赛规则、小组积分表和计分器,让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最后,对写作情况进行小结并公布小组竞赛的结果。
【设计意图】此环节立足于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深度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活动3:评选“写作小能手”
最后,笔者把纠完错的四篇感谢信张贴在黑板上,每组发放两个笑脸贴纸,让学生代表上台为最优秀的作品投票,获得最多贴纸的作品对应的学生被评为班级“写作小能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享受写作课堂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Step5 欣赏成长纪念册,心怀感恩
笔者通过搜集学生三年校园生活的一些照片制作成一个短视频,让学生重温自己三年来在学校里的成长和进步,最后,笔者还通过音乐和讲解,渲染一种“谢他就要及时说出来”的氛围,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从感恩父母的视频开始,再到感谢班主任老师的演练,最后到感谢学校的栽培,感情急速升华,情感目标得到圆满地达成。
【设计意图】此环节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让写作教学重新走进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塑造了学生的文化品质,提升了核心素养。
本学期在高职高考写作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写作素材,借助多种渠道设计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活动渗透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地道真切的写作课堂,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高。
在中职英语写作课堂中,教师应该认真寻求写作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契合点,基于写作内容设计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活动渗透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巧搭支架和整合网络资源等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教学的知识網络,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优化写作教学模式,提高高职高考写作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让英语写作课堂充满活力和吸引力。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