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做好教学工作的望、闻、问、切,关乎学校的发展,也关系学生的成长。促进学校和师生的共同进步,这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2016年教育部全面启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以来,我省积极跟进,以需求为导向,变被动为主动;以问题为切入,将短板变跳板,提高了学校的自我反思意识、自我审视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全省中职教育实现了创优发展。
2019年7月18日至21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验性复核在佛山市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顺利进行。本次实验性复核以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邬宪伟为组长,专家委员会中职组副组长谢红为副组长,专委会专家陈燕群、任绍坤、张士平、赵霞、郑海涛、胡笑冰等专家组一行9人对佛山市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诊改工作开展试点学校实验性复核工作。
在进校之前,专家组自7月9日开始对学校的诊改工作进行网上复核,查看了学校、专业、教师等方面的相关材料和平台数据信息,提出了网上复核意见。7月18日,专家组进校召开预备会议,汇总并交流网上复核意见,对学校诊改工作推进情况形成了初步判断,梳理明确了现场复核工作重点和安排。
7月19日上午,学校召开诊改复核汇报会,广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处王魏锋副处长、全国诊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邬宪伟校长等9位专家,以及10位来自广东的三所国家级试点学校观察员参加了会议,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焦玉君校长和行政主管、教师代表在会上作了专题汇报。
王魏锋副处长向专家组介绍了广东省以“试点引领、分级推进、强化指导”的十二字方针扎实推进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的成效,同时以这一次国家试点校复核的契机,形成广东省内中职学校教学诊改试点学校复核的工作思路。
全国诊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试点校南海区盐步职业学校实验性复核专家组组长邬宪伟校长从“共同提高政治站位,形成质量第一的意识;自觉遵循基本原则,共同做好复核工作;要坦诚相进,求真务实,营造质量保障的生态”等三个方面对本次复核工作做了部署。
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焦玉君对学校三年的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汇报。他指出,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盐步职校全体教职员工,凭着敢为天下先的有为精神,先行先试,实践创新;凭着勇往直前的龙舟精神,团结协作,奋勇争先;凭着“谦虚、谨慎、自律”的“三牧”精神,不辱使命,敢于担当;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不忘初心,勇做职业教育的追梦人。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开展自主诊改,认真地完成了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试点工作。依据杨应崧教授提出的8字质量改进螺旋,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以目标引领、问题导向为工作主线,通过构建两链,实施过程预警监控,设计自我诊改周期,逐步在学校、专业、教师等层面建立了8字质量改进螺旋。以强调树立质量主体意识,发挥主体能动性为工作切入点,形成了自我诊改,自主提升的工作局面。
在校期间,专家组听取了学校、专业、自选教师及相关课程的13个诊改汇报,并和汇报教师进行了现场交流。同时召开了8个座谈会,深度访谈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专任教师、班主任、学生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代表等83人次。专家还实地查看了网络机房、信息中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查阅了学校提供的相关资料等。经严谨科学的讨论和交流,专家組最终形成了对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实验性复核的意见。7月21日上午,专家组召开复核反馈会,专家组一致认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是全国诊改试点校,还是试点校中的首批复核实验校,在诊改与复核两项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的探路示范作用。学校抱着试点先行的高度责任感,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与复核专家坦诚相见、充分交流,共谋有效深化诊改的对策良方。希望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总结诊改工作经验,突破难点瓶颈,努力实现学校治理体系最优化。
质量保障的重心不断下沉,职业学校的发展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我省以这一理念为依托,“十三五”期间,根据国家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要求,以中等职业学校合格办学调研检查为基础,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为抓手,以推进办学质量年度报告为契机,整合相关业务管理工作项目,着力提升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打造了面向全体、分类指导、系统推进、整体提升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完善机制是加快诊改工作推进的第一步。我省立足广东实际,提出了“省级统筹、以市为主”“学校主体、行政复核”的制度设计,并将中职诊改与质量年报工作进行整合,以质量年度报告为主要载体,全面展示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果。2016年12月,我省印发《关于启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粤教职函[2016]123 号),提出“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信息公开,接受监督”的工作要求,明确国家示范校、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各地市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学校从2016年起率先公布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其他中职学校自2017年起发布质量年度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中职教育宏观管理对数据的需求,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省级数据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数据平台界面,增强平台服务功能,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以保证中职诊改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严谨。
在此基础上,为“以点带面”推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2017年11月,我省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分区域、分类型确立了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等36所中等职业学校为省级诊改试点学校,其中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佛山市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韶关市曲江区职业技术职业学校为国家试点学校,试点工作为期3年,并要求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资金安排、项目申报、专题工作培训等方面,加大对省级试点学校的投入和扶持,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本地区省级和市级试点学校作为诊改工作标杆,推动其他中职学校开展诊改工作。省教育厅在开展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创先争优储备项目入库时,也明确优先支持省级试点学校。
目前,在试点学校的引领下,我省中职教育在办学理念、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建设、制度建设与运行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试点学校的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了引领和辐射作用,各地、各学校更加明确教学诊改对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
保证学校的质量底线,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因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改工作不同于传统的评估,因为评价主体从第三方变为学校自身,目的也不再是证明自我,而是不断改进和提高。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了“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
教学诊改是顺应教育发展规律之举。因为区别于传统的评估方式,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着力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加强对中职学校在办学方向、标准和质量方面的规范引导,为学校潜心治校、规范办学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诊改制度的建设,探索出职业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路径,深化了职业院校管办评分离的改革进程,形成了一批诊改理论成果,涌现出了一批诊改工作的典型学校,职业院校内部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教学诊改还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之举。一直以来,教育管办评分离都要求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以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核心任务,加快健全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全国中等職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既要把该放的权坚决下放,又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真正做到权力下放、全程监管。
今年年初,全国诊改专委会2019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暨诊改复核工作研讨培训会召开,会议明确诊改制度建设的核心和初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肩负起人才培养的双主体责任,要通过诊改,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质量保证,要让学校制度运行成为机制,让机制持续成为能力,让能力升华成为文化,让文化自觉成为行动。职业院校诊改制度建设的方向是要变管理为治理、变被动为主动、变零散为系统、变主观为客观、变一时为日常。
质量是发展的生命线,对职业院校来说,同样如此,学校只有明确诊改目标、查找不足,才能不断提升质量。三年前,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中职学校由此拉开了教学诊改的大幕。目前,无论是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无论是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都在持续地变革,师生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也随之增长。我们看到,教学诊改在培植职业院校的内生发展力量,建构职业教育内生发展机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教学诊改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才能突破瓶颈,攻克难题。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搭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逐步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这些几年前的目标正在一点点地变为现实,未来,我们还要不遗余力,通过诊改工作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责任编辑 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