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慧
摘 要 幼儿特别在意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善用评价的艺术激励幼儿。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的评价方式还比较简单落后,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指南》精神,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惯性影响,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科学的教育手段。本文首先分析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美术创作的重要性,进而分析了当前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评价策略。
关键词 幼儿;美术教学;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F272.5,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9-0045-01
幼儿在艺术领域的感知有别于成人,因为自身的年龄特点,幼儿在情感表达上较弱。幼儿的美工区自主活动中,创作的作品往往是幼儿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美好向往。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艺术行为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尊重幼儿的艺术表现,发掘幼儿的艺术细胞,教师不能以成人的审美去要求幼儿的作品,这样只会扼杀幼儿的创造性。因此,我们要正视现下美术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去探寻科学而有效的评价策略,给幼儿以创作的支持,心灵的触动,使之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得以更好的发展。
一、评价在幼儿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评价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可以在美术活动中和消除幼儿不敢画、画不好的不良情绪,激励幼儿大胆想象,勇敢尝试。只有在认识幼儿的主体性、差异性基础上,给与恰当的评价和鼓励,才能让幼儿乐于画画、敢于画画,并自由发挥其无穷的想象力。
二、幼儿美术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专业”观念下,评价重结果、重技巧
成人眼中的“专业”美术作品要求是绘画基本功要扎实,注重写实和绘画的技巧,甚至对于一个物体、一个场景该如何画的逼真,都有一套可背诵可掌握的秘诀。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也或多或少受到这种“专业”审美要求的影响,以前幼儿的绘画学习一开始就被控制在教师统一指导统一下笔的过程中,幼儿原本脑洞大开,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就此被扼杀,更谈不上自主探究,他们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二)“大家好”思想下,赞美语空洞而泛泛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过于空洞,类似不错、很棒、厉害等空洞的评价词汇让幼儿觉得教师在应付,造成幼儿的绘画兴趣不足。对于画的不尽如人意的幼儿,教师要么批评他“乱涂乱画”,要么对其置之不理,听之任之,或者会使其继续按着不尽如人意的轨迹继续发展,导致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三)“一言堂”主观臆断,评价忽视幼儿主体性
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评价机制应该多元化,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教师一人评价,幼儿缺少发言权的现象。
三、美术教学评价有效对策
(一)尊重、悦纳——“情绪激励”策略育兴趣
幼儿年龄尚小,可塑性极强,教师的善意评价将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组织美术活动评价时教师要做到平等尊重、标准合理。在美术创作中,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孩子,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尽情涂鸦,尊重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用欣赏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作品。在评价过程中,评价的标准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像不像”来评判,而是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幼儿天真烂漫的眼光來欣赏作品,发现其中的闪光点。
(二)倾听、理解——“画外话”策略知心声
《指南》建议我们“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评价,是建立在了解、熟知的基础上的。对待孩子的艺术创作,不能用传统的成人式的眼光去看作品的线条、色彩、意境等等,这样的评价标准对幼儿来说未免要求过高。我们需要做的是仔细观察幼儿的创作过程,了解其内心的创作意图,在认识作品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评价。
(三)具体、明确——“目标指向”策略显实效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角度很多,可以评价幼儿作品的色彩、线条、布局、整体美感等等,因此,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教师可以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多角度评价,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发现自我闪光点,并在教师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改进,推动幼儿绘画水平的提高。
(四)丰富、多元——“过程分解”策略提质量
我认为课堂评价要做到时间合理,形式多样。时间上,教师的评价要贯穿课堂始终,对幼儿在课堂活动中产生的任何一次有意义的小举动都要进行及时评价。这样幼儿们就知道了自己表现好的地方会继续保持,而其他幼儿为了获得教师的表扬也开始模仿好的行为。
幼儿园美术评价活动中,教师要从《指南》的要求出发,把幼儿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给他们自由探究的空间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恰到好处又富有针对性的评价,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并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发展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军辉.让幼儿园美术活动分享评价环节更有效——以大班美术活动“白桦林”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2015(3):35-39.
[2]周洁.关注幼儿的审美体验——对幼儿美术活动评价环节的几点思考[J].幼儿教育,2015(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