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水景在武汉解放公园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20 04:46张辛阳张卉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排水工程园林工程

张辛阳 张卉林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测绘、查阅文献和数据分析,从武汉解放公园生态湿地水景、人工湖水景、喷泉水景和排水方式4个方面,对人工水景的设计形式、水循环与利用形式、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从景观的角度加深对公园水景设计、节水排水以及雨水利用的认识,为“海绵城市”建设以及雨水花园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园林工程;人工水景;排水工程;武汉解放公园

中图分类号:TU8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16-0076-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6.01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hrough the surveying, mapping, consulting literature and data analysis, the artificial waterscape of the design form, water cycle and utilization form,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rethinked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ecological wetland waterscape, artificial lake waterscape, fountain waterscape and drainage mode of Wuhan liberation pa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we should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park waterscape design, water saving and drainage and rainwater utilization.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y" and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rain garden.

Key words: landscape engineering; artificial waterscape; drainage works; Wuhan liberation park

公园绿地中,人工水景在美化环境、生态调节、心理情绪调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水景设计已得到了普遍和迅速的发展,但中国现阶段的人工水景工程设计方面仍存在过于追求形式化,不能将公共空间主题与水景工程融合,形式重复单一,缺乏特色文化内涵,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无法将水景工程真正地融于园景之中[1,2]。通過实地调查测绘、查阅文献和数据分析,从武汉解放公园生态湿地水景、人工湖水景、喷泉水景和排水方式4个方面,对人工水景的设计形式、水循环与利用形式、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总结,从景观的角度加深对公园水景设计、节水排水以及雨水利用的认识,旨在为“海绵城市”建设以及雨水花园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1.1  区域概况

解放公园位于武汉市汉口西北隅,占地面积约为46 hm2,水体面积占10.2 hm2,公园于2005年以环境自我修复为重点进行了全面整改,以水系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生态湿地景观,使公园人工水景特色更加凸显。解放公园根据其原有分区,可分为6个区域,分别为1号入口区、2号入口区、3号入口区、生态湿地观景区、休闲游乐区和文化体验区[3,4]。公园内的人工水景分布于全园各个区域,通过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相互映衬与变换,营造出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景观。

1.2  研究方法

解放公园人工水景调查研究主要从喷泉水景、人工湖水景、生态湿地水景和排水方式4个方面进行。首先,按照景区内的原有分区对人工水景工程分别进行调查、统计,确定其在园内的分布情况及大概占地面积后,进一步分析公园内人工水景的驳岸、护坡断面形式在景观中的作用,以及驳岸植被处理方式等,最后对人工湿地景观系统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并分析公园内主要湿生植物对水体的生态修复作用等。排水方式调查研究主要从管道排水、地面组织排水和沟渠排水3个方面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态湿地水景

解放公园生态湿地水景位于公园东部,靠近1号入口区域,占地面积2.3 hm2,由湿地科普馆和生态湿地两部分组成,增加了人们靠近水体的可达性,创造了理想的亲水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城市景观,成为解放公园的一大亮点。

2.1.1  水循环系统  解放公园的湿地系统通过水渠、水泵等工程设施实现了水体的循环利用,使公园中的水体由死水变成了活水,水的再生能力和净化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将公园人工湖水从溢水口附近水域,由泵站提升到较高的2个蓄水湖,再通过4条渠道缓缓经过净化水域,沉淀过滤后,再由70余种湿生植物进一步吸收水中污染物以达到净化目的,最后通过重力落差再流回人工湖,水体每年可整体净化3次[5](图1)。通过湿地系统,公园内水体能够不断得到循环,水质由之前的四、五类水变为二类水。

2.1.2  湿地植被  解放公园湿地系统中,湿地植被不仅起到了景观空间划分和视线引导的作用,更提高了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的效果,乔灌草多层次复合配置,形成拟自然植物群落,错落有致,整个水系形成循环过滤系统,同时也调节了水生动植物系统,具备了净化水质、修复水体和保护土壤环境等功能[6,7]。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及形态的不同,解放公园常见湿生植物大致可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3种类型,详见表1。

2.2  人工湖水景

解放公园中人工湖水景贯穿整个公园中部、南部和西部,占地面积约8 hm2,是公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水景工程,结合其驳岸、护坡及岸边的植物配置,营造出自然净水的景观效果。

2.2.1  驳岸和护坡  解放公园采用软驳岸为主,硬驳岸和护坡局部配合设置,给人不同的景观感受。软驳岸是解放公园中最主要的驳岸形式,以自然生态型驳岸为主(图2),在坡脚采用石笼或设有鱼巢的浆砌石块作为护岸,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固堤护岸。这种自然型护岸可以充分保证湖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将滨水区内外植被连成一体,构成完整的水体生态体系,同时也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两栖类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形成美丽自然的景观[8,9]。

解放公园中硬驳岸则以块石驳岸和山石驳岸为主,以混凝土作为基础,水泥沙浆砌块石作为墙体结构,以大石块、混凝土砌筑作为压顶形成完整驳岸结构。块石驳岸中有浆砌块石驳岸(图3a)和半干砌块石驳岸(图3b),后者更具有亲水性和自然性。山石驳岸是在水位以上布置自然山石或景观石,与岸边景观融于一体,更利于成景(图3c)。

解放公园中护坡的运用较少,以草皮护坡为主,直接在坡面上铺设草皮,用竹钉固定,近地面区域以灌木、乔木配合种植,更显自然景象。

2.2.2  湖岸植物配置  人工湖水景岸边植物配置在实现功能与设计的同时,从水体到驳岸再到岸边的植被过渡自然,由阔叶大乔木、小乔木、球类常绿乔木、修剪色带以及各种类型的地被配置成景(图4)。植物种类丰富,根据树形、季相、叶色、花色、冠幅、高度等特性的不同,经过合理的配置形成高低错落、疏密相间、色彩缤纷的植物群体景观,与水体相映成趣,驳岸空间也更加丰富,人们进行游憩活动更具有连续性、统一性、丰富性。

2.3  喷泉水景

解放公园喷泉水景有两处,一处为1号入口区兰园茶室旁的竹林小院中,由直径10.2 m和4.4 m一大一小两个圆组合而成,总长约为17.4 m,喷头位于两圆圆心处。另一处在文化体验区嘉卉广场附近,由两个小型旱地喷泉组成。兰园区域人流量相对于文化体验广场区较小,葱葱绿竹掩映中,喝茶、闲聊之余,耳畔有水流之声潺潺,水池中青翠一片,以动衬静,静者愈静,营造出一种田园山水的境界。而文化体验区嘉卉广场附近的旱地喷泉则是以动态、跳跃的形式衬托广场上热闹、活泼的气氛,旱地喷泉具有亲水特性,使人们更加靠近水体,具有安全性的同时更富有乐趣。喷水池的两处选址一动一静,喷泉设计形式的不同使两处景观效果更加突出并各富特色。解放公园中的喷泉水源均来自城市供水系统,由于武汉市的梅雨季节等时期降雨量相对较大,天然水源较为充足,有利于蓄水,两处喷泉均为小型喷泉,采用潜水泵循环供水系统。

2.4  排水方式

解放公园排水方式主要是以地面组织排水为主、管道和沟渠排水为辅的综合性排水方式,在满足公园正常雨水排除的同时,也满足造景的需要。

地面组织排水是解放公园主要的排水方式,主要集中在3号入口区桂林晚风、文化体验区的开敞草坪和湿地观景区北部。营造小地形,丰富的地形结构更利于雨水径流的形成,多个小地形配合大地形造景,在满足地面组织排水效果的同时,达到景观整合的效果,并且结合植物配置阻挡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吸收部分雨水并减緩流速[10]。此外,解放公园中透水砖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以嘉卉广场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大部分主园路两侧人行道都铺设了透水砖,并且在地势较低的路段两侧也铺设了透水砖,利用透水铺装实现雨水快速逐层下渗,减少或消除积水,使土地与水分、大气互通,从而调节公园的小气候。

管道排水在解放公园中多见于主干道两侧,雨水篦子形式为平篦式雨水口和联合式雨水口,且雨水检查井位置大多设置在地被植物中,较为隐蔽。解放公园内的沟渠排水则多是以边沟汇水和路基附近汇水为主,根据园内地形等条件,一般设置在地势较低的地方、道路两侧、边坡坡底以及面向建筑的下坡式道路附近。如嘉卉广场外围的暗沟融合了广场铺装形式,在满足广场附近排水功能的同时,达到景观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解放公园人工水景应用的研究,可以看出生态湿地水景中的水循环系统很好地利用了植物生态净化功能,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但是湿地植被季相特征略为单一。人工湖水景很好地将各个景点和景观空间联系在一起,起着系带作用,但是由于水体面积较大,存在管理和养护问题,导致水体流动性较小。建议对人工湖水景,根据景观条件将水体空间稍作隔断,形成一些岸线曲折的小水体,更有利于良好水体系统的维持,湖区和湿地岸边植物根据景观需求引进一些具有季相特点的植物。公园排水方式多样,但小地形的营造不够丰富,沟渠运用形式单一,喷泉水景景观形式不丰富。建议增加凹地形营造,不仅促进周边道路、广场的汇水,也有利于加强对雨水的控制。同时,在下凹式绿地或下沉空间中可设置不同的喷泉形式,营造“雨水景观”,增强蓄、排水功能,有利于造景。在一些具有特色的景点处,可配合其他排水方式将排水明沟景观化,通过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造型组合等的不同,结合场地造景需要,使原本混凝土、砖块等无机生命体获得与景观环境中人文、历史或地域特色相同的生命力,实现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吕  茵.城市广场水景艺术设计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2] 朱钧珍.园林水景设计的传承理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 李  磊,刘艳丽,宋会访.武汉市解放公园地被植物资源及应用调查[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9):3996-4000,4003.

[4] 严雪丹,彭重华.城市公园景观生态的恢复与改造——以武汉解放公园为例[J].绿色科技,2013(1):134-135,140.

[5] 王文莹.武汉市湿地公园营建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6] 孙映波,梅  瑜,操君喜,等.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河涌污水的净化效果[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6-7):1123-1126.

[7] 张建民,范欣柯,孙显春,等.植物配置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1):2748-2750,2754.

[8] 陶颖颖,张洪东,魏  巍.园林驳岸和护岸设计[J].山西建筑,2009,35(32):344-345.

[9] 树  全.城市水景中的驳岸设计[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10] 马天天.场地雨水排除及景观设计[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排水工程园林工程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银杏“搭桥”复壮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的思考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