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问题链激活高中物理课堂的研究

2019-09-20 04:58王琴
成才之路 2019年22期
关键词:问题链教学效率高中物理

王琴

摘 要:问题是贯穿教学的线索,也是思维的起点,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文章从培养问题意识、激发探究热情,加强知识梳理、完善认知结构,突破知识难点、提升思维能力等方面对巧用问题链激活高中物理课堂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链;教学策略;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2-0023-0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观念还是教法都要迎接新的挑战。问题是贯穿课堂教学的线索,也是思维的起点,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借助问题链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兴趣驱动下积极思考与探究,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培养问题意识,激发探究热情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其对课堂教学产生抵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在关键处借助问题链启发,让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例如,“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学生就可能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出示图(篇幅所限,图略),让学生大致了解,之后借助情境进行引导。教师可邀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一名学生用两只手抓住A、B两头,另一名学生负责闭合开关S,再断开开关。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要体验开关S闭合时,是否有不良感觉出现。对于这一问题,学生表示:当开关S断开时会感觉到手麻,并且伴有轻微的刺痛感。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借助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1)为什么开关S闭合时,没有任何感觉,而当开关S断开时就会感觉手麻了一下?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2)开关断开时,为何手不会一直有麻麻的刺痛感?(3)开关S断开后,线圈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怎样的?其电流方向如何?由此鼓励学生思考,让其在问题驱动下不断深入探究。

这样借助实验演示,再借问题链引导,就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其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不断思考中深入理解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及时点拨,深入引导。

二、加强知识梳理,完善认知结构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会发现物理学习难度增加,相比初中知识点增多,并且更加抽象。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以具体习题为模型,在学生认知基础上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加强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有效完善认知结构。例如,教学“电磁感应”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先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然后借助多媒体展示习题:已知水平放置的金属棒MN与间距为L的平行导轨相互连接,匀强磁场的方向与导轨平面相互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电路的固定电阻为R,金属棒MN的电阻为r(R=3r)。待学生读懂题意之后,教师就可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探究。(1)当金属棒MN以初速度v在轨道上无摩擦力向左运动时,金属棒MN是否有感应电流流过?(2)如果有感应电流流过,方向是怎样的?(3)处于这一情况下的金属棒MN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其受力情况和方向是怎么样的?(4)金属棒MN以初速度v在轨道上无摩擦力向左运动时,金属棒MN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电阻R消耗的功率是多少?安培力做功多少?这样就可以借助问题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扎实掌握感应电动势的计算等,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师通过这样的设计,就能充分借助问题链,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明确探究方向,另一方面让学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分析与思考中完善认知结构,让课堂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三、突破知识难点,提升思维能力

为了深化学生对知识难点的理解,教师可以以某个问题为中心,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將其设计成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具有梯度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欧姆表的原理”这部分内容是重难点,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影响甚大,为了确保学生的理解,教师就可借助问题链进行引导。首先,呈现问题。如图所示(篇幅所限,图略),电源的电动势E=1.5V,内阻r=0.5Ω,电流表满偏电流为10mA,电流表电阻=7.5Ω,A、B为接线柱。之后,借助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1)如果用一根导线将A、B直接连接起来,那么将可变电阻R1调节到多少才能使电流表恰好达到满偏电流?(2)如果将A、B两个开关断开,请问这时电流表头指针的指向位置如何?(3)欧姆表刻度盘上的电阻是否均匀?请说明理由。

这些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以帮助学生减小思维难度,在突破知识要点的同时提升其思维能力,让其在探究性学习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问题链是提高当前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要从培养问题意识、激发探究热情,加强知识梳理、完善认知结构,突破知识难点、提升思维能力等方面入手,巧用问题链,激活高中物理课堂。这样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思考的乐趣,逐步感知物理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辉.高中物理“问题链”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南中学物理,2017(06).

[2]钱毓平.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链”的设计原则及其实验初探[J].物理教师,2016(10).

猜你喜欢
问题链教学效率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解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