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刚
郁达夫《故都的秋》文笔优美,情味深厚,被誉为散文名篇。在众多的文本解读中,基于散文写实的特点,习惯于从字面理解,认为该文所写之秋就是北平之秋,“清”“静”“悲凉”即是北平之秋的特点。但若从写作背景、北国之秋实情和作者经历等方面来考察,该文所谓的北平之秋,多是江南之秋的变幻。
关于《故都的秋》的创作经过,在郁达夫该时期的日记中,有许多记录。1934年7月16日,郁达夫“接天津王余杞信,谓胶济津浦路免票,可为我办,望我秋后去北平一游。”①王余杞邀其免票北平一游,也是有条件的,即为其编辑的杂志写稿。7月25日,“接王余杞及虎侄信”②,日记中虽未说王余杞信的内容,也可猜出当是邀游及稿件的事情。8月6日,“晨起作王余杞信,告以将于十一二号动身去平。” ③自7月16日起,已经20多天过去了,才把去北平一游的事情确定下来。在王余杞的盛情之下,郁达夫终于计划应邀去北平。8月7日,“打算于去青岛之先,为《人世间》《论语》各写一点东西。《论语》以诗塞责,《人世间》则拟以一两千字之随笔了之。计不得不应付的稿件,有四五处,略志于下,免遗忘:《当代文学》《文史》《良友》《东南日报》。”④日记所说“不得不应付的稿件”之一为《当代文学》的,即是王余杞的约稿。这时他已拟定了《论语》《人世间》等杂志的稿件内容,但对于王余杞的约稿还没确定用什么来应付。8月14日,“晨八时余,抵正阳门车站,十年不见之北京故城,又在目前了,感慨无量。” ⑤北平之游终于成行。但是,初到北平,给他的第一印象并非那么美好。8月15日,“中午做人力车返寓,热极;比之青岛,北平究竟要热一点。”⑥1934年立秋日是公历8月8日,立秋之后,天气虽然开始转凉,但还有一段“秋老虎”的日子,“热极”是北平给刚刚到来的郁达夫一个见面礼。8月16日,“阴。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却布满了灰云。晨起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接人世间社快信,王余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⑦立秋后的天气是早晚凉爽,这让郁达夫感觉到了秋意,可能正是这秋意激发他了应付王余杞稿件的内容,即写一写这北平的秋。当天,也正好再次接到了王余杞的催稿信,“明日来坐索”。面临“坐索”的催稿压力,他在8月17日“晨起,为王余杞写了二千字,题名《故都的秋》”⑧。总算是应付了任务。8月18日,“阴,闷热。中午王余杞来,一同出去吃饭。”⑨至此,从七月中旬开始的约稿终于完成并交稿。
从上述这些日记片段中,可以明确:①《故都的秋》确为一篇应付之作,属于急就章。在郁达夫接到王余杞的约稿后,一直没有确定稿件的内容。而且,他的写稿一直处于一种应付状态。一开始也没有打算要写故都的秋。直到写稿的前一天早晨,“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才产生了关于北平的秋的感觉。凭着这一点触动,迫于王余杞将上门“坐索”,他才在第二天早上写出了这篇文章。②在写《故都的秋》之前,郁达夫并没有深味其秋。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文章所说“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那样,他从杭州到青岛,从青岛到北平,一路游山玩水,并非是单纯到北平来赏秋的,“不远千里”,其中夸张的成分很大。他8月14日早上到达北京, 17日早上完稿,期间他到北平仅仅三天时间,而这三天时间里,如他日记所载,一直在忙于应酬往来,吃酒交友,根本没时间去体味北平之秋。③初到北平的他,并没有感受到北平的秋的“清、静、悲凉”。当他到达北平的时候,天气正处在秋老虎的时期,让他真切体会到的不是凉爽,而是非同一般的热:在写稿的前两天,天气是“热极”的;完稿后一天,天气是“闷热”的,并非如文中所说那么清、静、悲凉。
由此可知,《故都的秋》所写之秋,并非是郁达夫千里之外赶来体味到彼时的北平的秋,关于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概述也应是他的临时构建,并不是彼刻的北平的秋味。
既然《故都的秋》所写之秋不是郁达夫初到北平的那个秋,那么会不会是他所说的将近十余年前的北平之秋呢?
郁达夫此前在北平生活过两个时期。1919年9月,郁达夫应长兄郁华之召回国,到北平参加外交官、高等文官考试,结果未通过,当年11月他又离京返回日本。这一时期从9月下旬到11月上旬,他在北平呆了不足两个月。1923年2月他再次来到北平,住长兄郁华家,结识鲁迅、周作人等。3月初,因老祖母逝世,他返富阳。当年10月,应北京大学之聘,郁达夫赴京教书。1924年春天郁达夫将妻儿接到北平,住在什刹海附近。在此期间,虽家在北平,但因留学归来,工作不固定,面临经济上的压力,他多数时间在外地谋营生,仅得假期间与家人团聚北平。1926年端午其长子早夭,他自广州北上,又于当年10月离京南返⑩。来去北平之间,匆匆忙忙。从1923年2月到1926年10月,虽然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有三年多,但他在北平生活的实际时间不多。
这两个时期他在北平生活的实际时间加起来,很可能仅一年有余,而且后一时期多数是暑期在京。对于北平而言,他只能算个匆匆的过客;对于北平之秋,也是他身边一道无暇顾及的风景。奔波在谋生路上的他,对北平之秋体味不深,也算不上是北平之秋的知音,故都之秋不会也不可能在他的记忆上留下多少痕迹。
这进一步表明,《故都的秋》确属应景之作,其中关于北平的秋的叙写,也不是他记忆中十余年前的北平之秋。虽然他“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都只是残留在他记忆里的北平片段,而且带着一定强力行文的色彩,并不能完全代表北平的秋天。
十多年后,他又来到北平。这一回是应邀而来,享受纯粹的游山玩水之旅,此时他已经文名天下,无需再为经济发愁,但他还未来得及去深深体味北平之秋,就在“秋老虎”热极了的时节里,靠着早晨获得的一点点秋意,匆匆写就了《故都的秋》。显然,文中所写之秋并不是他所说的想去深深体味的北平之秋,而应是他记忆中的别个地方的秋,被应急他挪移到了北平,以便完成约稿,文本所作只是一个幻化重构了的以故都为名號的秋。
“艺术创作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时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11}从这角度来说,故都之秋的幻化之本当需追溯到作者的幼年记忆。“创作主体先前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代的经验对主体的艺术知觉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对于倾向于主观情志抒发的浪漫主义作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12}作为倾向于主观情志抒发的作家之一,郁达夫也脱不了这种影响。所以,文中之秋就指向了郁达夫的故乡之秋。郁达夫的出生地是浙江富阳,该地秀美如画,“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3}其秋景也应是非同一般的美,留在郁达夫记忆中的秋色也当是无以复加的美。这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富矿。当他感受到了北平的新秋,进行《故都的秋》抒写时,面对眼前北平之秋无材可用、无料可取的境况,他就开采了幼年生活的记忆。在文笔的滑动中,自觉不自觉地调动其已有关于秋的记忆和印象来进行文本的填充。而其记忆深处的已融合在潜意识中的江南之秋就泛了出来,在无意识中幻变成为了其笔下的故都之秋。
就文本而言,《故都的秋》在教学中被概括出来的“秋院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五个场景,其中“秋院静观”“秋槐落蕊”“秋雨话凉”等三个场景实为江南之景的移花接木。
1.庭院静观的大挪移。“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该句所属的段落在教学中常被概括为“秋院静观”,其实这样的场景同样在江南有过,而且就是在作者笔下呈现过这样的场面,“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14}这两处文字读起来,其意境不是一般的相似,而这段文字来自《江南的冬景》,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15},他对江南之秋想必也当印象深刻,沉淀在其记忆的底层,在恰当的时间里,就会泛起涟漪,升腾不已,变形为其所需的状态。于是江南院落的悠闲被他挪移到这里,成了故都之秋的一个要件。
2.落蕊飘落的时空穿越。“北国的槐树! 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能使人联想起秋来”,表明槐树以及槐蕊只是触发作者联想起秋的媒介,而并非秋之本身。作者并没有说他看到过什么秋槐落蕊。他只是说,“早晨起来”,见到“铺得满地”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东西。很多人将其理解为秋槐落蕊,这明显不符合实际。槐花在清明前后开绽,作者到北平时,已是8月,节气上已过立秋,槐树也早过了开花的季节。此中的落蕊经吴立人先生考察,当是榆树的翅果即榆钱,榆钱正好符合落蕊“似花非花”的特点。江浙一带生长着一种榔榆树,每年4月底开始,白榆树开始飘落下白色的蕊(翅果),能一直延续到11月。“所以,先生的亲历,当是在杭州、在桐庐,在春末、在深秋。”{16}此外,“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一场景是“杭州灵隐寺里的小沙弥,捂着惺松的睡眼在扫山门吧,左一撇右一捺的”北平的呈现, 和落蕊一样都是“统统被先生从故乡时空穿越到故都去了。”{17}显然,记忆中的景象任由作者驱遣,它就从江南来到了故都。
3.潇潇秋雨的拼接搭配。在《故都的秋》开头,作者批评江南之秋多雨少风,但在《故都的秋》不足两千字的篇幅内偏偏又写了一场秋雨,而且还是用了两百多字篇幅,构画了一幅秋雨图,让读者沉浸其中。这是有悖于常理常情的。而且,作者初到故都,并未遇雨,也无悲凉之气。细细思之,也能释然了。这秋雨之来,实是接木之构。作者初到故都,体验不多,可供选材入文的材料也不多,所能写之物也不多。然文章要写,急需米下锅,那么,既然是江南多雨,故都少雨。那不妨在故都也给他来一场雨,于是这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为了让人感觉这雨就是故都的雨,他还加上了两个闲人关于秋雨的对话,在这两位一言一语的配合中,完成了故都雨景的构建,为故都的秋又增添了一个构成要件,其实这雨是打江南走过的。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所谓北国之雨的评说“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其实作者自己也不敢加以肯定,他只是说“似乎”,处在模棱两可之间。这所谓的北国之雨实难脱南国之雨的嫌疑。
当然,由于郁达夫曾经在北京生活过,文中所写也有其以前北平记忆的一些呈现,如他提及的枣树,应该是郁达夫关于北平的记忆碎片。据郁风回忆,“一九二四年的春天,三婶带着龙儿也从南方来到北京,在我家住了一个多月后就搬到什刹海北岸一所小房子去住了。院里有两棵枣树,一架葡萄……”{18}1934年8月,他到北京住的是寓所,未提及枣树,故这枣树可能是其早年北平记忆的改造再利用。
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被认为故都的秋三个特点,这三点和实际上的北平之秋有着一段的距离,并非实际意义上的北平之秋的特点。
在《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一文中,郁达夫回顾了自己写《故都的秋》时的北平之游,展示出了北平与《故都的秋》中所不同的一面,“北平的內容,虽则空虚,但外观总还是那么的一个样子。人口增加,新居填筑,东安西单两市场,人海人山;汽车电车的声音,也日夜的不断。”{19}从中可以看出,北平并不是那么清静的。反而是空虚与繁华共存,嘈杂不已。就这样的场景而言,谈不上清,也谈不上静。
在《北平的四季》一文中,他写出了北平之秋的另一面,“北平自入旧历的十月之后,就是灰沙满地,寒风刺骨的节季。”{20}“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去北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觉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是在郊外,你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21}这样的文字表述才是真实的北平之秋,它显然不是那么清、静、悲凉,而是充满了肃杀和无限的凄凉。在《故都的秋》中,虽然他一再贬压江南之秋,但也并没有真正展现出故都之秋的悲凉,所写秋虫、秋草、球果等都给人以生命的质感,展示的是生机和活力。
此外,关于悲凉,也不是北国之秋所特有的。在关于外国诗歌颂秋的讨论中,以及提到的《秋声赋》《赤壁赋》等中,所写之秋都是广义上的秋,而不是北平所特有的。真正的悲凉其实不属于秋的,实属于北平的冬。正如郁风在《一个真正的文人——三叔达夫》所说,“冬天来了,西北风吹得窗纸嗖嗖作响。“硬面——饽——饽”的叫卖声像是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悲凉,成为那个年月的北京的标志,即使在一个孩子的记忆里也永不消逝。”{22}
清和静的特点倒是与郁达夫笔下的江南之秋非常相吻合,如《过富春江》:“江潮落了,江水绿得迷人;而那一天午后,又是淡云微日的暮秋天,在太阳底下走起路来,还要出一点潮汗。”{23}又如《苏州烟雨记》:“那一天(九月三日)也算是一天清秋的好天气。天上虽没有太阳,然而几块淡青的空处,和西洋女子的碧眼一般,在白云浮荡的中间,常在向我们地上的可怜虫密送秋波。……姑且把它叫风云起舞,阴晴交让的初秋的一日罢。”{24}江南之秋在他笔下是非常地清和静。老舍说,“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儿呢!”{25}显然,繁荣的北平之秋并不是郁达夫的所爱,他要的是清和静。
尽管作者“不远千里”“想饱尝”“故都的秋味”,尽管他“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北国之秋”,尽管“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他愿折命去留住“北国的秋天”,但在实际行文中,因初到北平,对于北平之秋还未能饱尝,也没有深刻的体会,出于应付稿件及创作的需要,作者调用了其原有关于江南之秋的记忆和印象,进行了移花接木式的剪裁,糅合进北平的一些要素,然后罩上文题所要表达的外衣,将其打扮成故都的秋的样子。当然,这装饰留下了许多破绽,未能成功掩盖住其非故都之秋的内核。“传统文化中积淀的‘恋土情结使历代羁旅他乡的文人孕育出无数动人心弦的怀乡之曲。”{26}该文也可能有着作者身在北国望南国的怀乡成分。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曾评论朱自清散文,“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27}同样,作为江南人的郁达夫在描写北国之秋时,也难脱江南风景的烙印。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9卷·日记、书信》,广州: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版。
⑩李杭春.《郁达夫与北京——郁达夫行旅系列之一》,《中文学术前沿》,2012年第1期。
{11}孙绍振.《文学创作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2}颜敏.《论郁达夫的孤独》,《唐都学刊》,1991年1期。
{13}贝远辰,叶幼明.《历代游记选》,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14}{15}{20}{21}{23}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4卷·散文》,广州: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版。
{16}{17}吴立人.《秋槐落蕊》,《课外语文》,2015年第6期。
{18}{22}蒋增福.《眾说郁达夫》,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9}{24}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3卷·散文》,广州: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版。
{25}老舍.《北平之秋》,《天天爱学习》,2016年第28期。
{26}颜敏.《论郁达夫的孤独》,《唐都学刊》,1991年第1期。
{27}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通联: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宿迁经贸分院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