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莲
【摘要】网络技术的普及运用,信息传播的四通八达,都给现代中职学校理论类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讯息的大量冲击,引导中职学生开阔了视野,但同时也容易引其进入观点上的误区。作为《企业管理》的课程教学,可以将近年发生的与企业管理理论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植入教学内容中,给学生以正面的指引。通过启发和讨论,既能够提高学生对《企业管理》课程的学习热情,又能将相关理论知识解释通透,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社会热点问题;企业管理;课程教學;运用
一、中职教育《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技能操作型人才。在理论教学中以“需求导向”为前提和原则,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真正做到毕业即就业。《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就是要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和运用能力。但目前中职学校在《企业管理》课堂教学中所讨论和使用的案例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多年前的教学参考书上生搬硬套来的,难以吸引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难免感到陌生,有“填鸭式”嫌疑,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
根据数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不应再局限于课本和教学参考书。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的视野随着网络的四通八达而变得开阔许多,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加难以调动,必须结合更加鲜活的教学内容才能引导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社会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讨论价值,运用到《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将能起到促进作用。
二、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有助于促进《企业管理》课程教学
(一)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管理和运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作为《企业管理》的课程教学,可以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植入教学内容中,通过启发学生进行讨论,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将理论知识解释通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注重研究现实问题,提高学生对社会信息的过滤及分析能力
大量的网络信息容易造成学生的全盘接受,偏离学习方向。以社会热点问题辅助课程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以正面的方向指引,也给学生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机会,从中获得成就感,体现教育的先导性功能。
(三)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促进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空间等条件的限制,部分教学目的没能很好的达成,通过在讨论社会热点问题,不仅能够打破这一局限性,促进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将教学延伸至社会责任感,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三、社会热点问题与《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结合运用
(一)社会热点问题与企业人才管理教学内容的结合运用
人才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群体中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人,具有社会性、广泛性、层次性、相对性的特点。在讲授人才特征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用曾经引起社会热议的“导厕员”这一职业来更好的说明人才的社会性、广泛性和层次性这三种特征。
社会热点问题回放:月入8千元的导厕员登上了大雅之堂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市区高楼林立、而市面的公厕却难得一见,甚至有的街道从头到尾找不到一个公共厕所,这就给不熟悉环境的人,尤其是女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深圳这个一线城市,有一位聪明的打工妹叫刘欣,在遭遇了上厕所难的尴尬后,发现这里面蕴含着无限商机,当起了专职的导厕员。她通过设置广告牌,努力学习多国语言,将导厕员这一职业做得风生水起。经过多年的奋斗,她从家乡带了一批老乡在深圳当起了导厕员,日进斗金。
将这个社会热点引入教学,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导厕员”职业也能成就一番事业,没有高学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从而理解人才的定义和特征。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改变偏狭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并自发进行思考,得出几点体会:
1、社会发展需要多层次、多类型、多方面的人才。职业没有贵贱之分;
2、每个层面都有人才,一切皆有可能,“行行出状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从中获得成就感,对学习更加充满热情。
(二)社会热点问题与企业质量管理教学内容的结合运用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不管是商贸企业或工业企业,质量都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质量保证和质量提高,是满足公众生活质量需要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的立足之本,生存之道。若没有重大的社会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个章节的教学将显得平淡无味。“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巨大,正反映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说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社会热点问题回放: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
2008年6月28日,兰州市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患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那天起,一直食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三鹿集团所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之后不久,宁夏、陕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的病例发现。在调查中发现患儿们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记录。家长和医生们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三鹿牌部分批次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时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会导致患者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通过这个社会热点问题的回放,组织学生分小组举例分析当下的食品加工企业、家电生产企业、建筑工程企业等行业由于质量监管不到位而引发的质量事故,探讨此类质量事故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并讨论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自然地引出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学生在此刻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原本枯燥的理论,在畅所欲言的小组讨论中变得贴近生活,简单易懂。同时,教师在分析和总结质量管理理论时,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兼顾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三)社会热点问题与企业品牌管理教学内容的结合运用
品牌管理是企业长期经营管理的营销方法和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企业产品的商标管理、如何创建新品牌、以及新品牌设计等。商标是指某特定的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用以区别于其他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标志,简称“商标”。企业对商标的法律意识淡薄必将导致经济损失,今年发生的王老吉商标纠纷案正说明这个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必然会引起对“王老吉”并不陌生的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社会热点问题回放:“王老吉”商标纠纷案
“怕上火”变成了“很上火”。市场价值1080亿元的中国第一商标案尘埃落定,广药集团于2012年5月12日发布公告称:加多宝母公司香港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不能再使用王老吉商标。5月16日,加多宝集团举行了媒体说明会,宣布加多宝出品的红罐王老吉凉茶产品已经全面启用新包装。
带领学生了解整个事件始末的过程中,将商标和品牌的概念及重要性穿插其中进行讲解,引用法律人士对此事件的分析:“对香港鸿道集团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首先他应该早早的开始着手买下加多宝的商标权,而不仅是商标的使用权。从另一方面来说,更应该早早创设自己的商标,不至于落到今天这种被动局面。”让学生看到事件背后的品牌之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品牌管理,象搭梯子一样把知识点串联起来,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总结课程内容时,由学生讨论“王老吉”商标纠纷案带来的启示,让学生领会这一事件凸显企业加强品牌意识的重要性。
在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下,理论知识不再枯燥而复杂,学生对理论课程的抵触心理一旦被克服,学习兴趣将被激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对《企业管理》课程的学习效果自然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