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创新型城市 助推淮北转型发展

2019-09-20 11:38刘安顺淮北市科学技术局
安徽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淮北市淮北创新型

文/刘安顺(淮北市科学技术局)

近年来,淮北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安徽省委决策部署,始终把创新摆在优先发展位置,紧密联系淮北实际,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淮北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初步实现了产业转型、发展转轨、城市转向、动力转换,变高碳资源为低碳利用,变依山建城为拥湖发展,变“乌金城市”为绿色发展。

一、创新成效

1.产业转型取得实效

不断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煤独大的倚重型产业结构逐步改变,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非煤产业“三分天下有其二”,濉溪铝基高端金属材料、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等6 个省、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2.抢占科技制高点

目前,全市在科技创新领域拥有四项“世界领先”:煤化工合成材料添加剂新材料世界领先;平山电厂成为我国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建设的标杆工程,吨煤低碳世界第一;相邦科技的陶铝新材料技术位居世界前沿,用于航天、军工等高科技领域,实现军民融合发展;金龙电子手机电动马达技术世界领先,占全球市场份额18%,居国内首位。

3.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全市共有3 家“国字号”研发平台,29 家省级研发平台,3 个院士工作站,3 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进建设了源创客、淮海壹号等8 个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集聚创业企业200 多家。

4.协同创新持续增强

淮北市106 家企业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61 个,组建产学研合作实体10 个,其中,联合上海交大、均瑶集团、相邦复合材料联合成立的陶铝新材料研究院,实现了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8 个,其中,有5 个团队获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计划支持。

5.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淮北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重视人才的政策文件。全市上下抢抓战略机遇,高起点、高站位打造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核心载体,提升淮北科技创新能力的愿望空前、力度空前,创建创新型城市已成为淮北转型崛起的必然选择。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转型发展成效的同时,淮北市科技创新工作与省内先进城市相比,与市委、市政府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被动创新多、主动创新少。全市创新氛围还不浓厚,一些地方和部门创新理念树得不牢、创新工作抓得不紧,忙于事务不思创新,安于现状不愿创新,怕担风险不敢创新。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创新投入不足,科技型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二是低层次创新多、高端化创新少。科技孵化载体层次不高,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发展相对较慢,与省内外大院大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大师级”“领军型”人才短缺,严重制约创新发展层次和创新成果水平的提升。三是引进式创新多、自主性创新少。淮北市高新技术和企业引进的多,真正原始性、原创性的“淮”字号科技成果不多,创新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对城市转型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够强。

三、建设思路

创新发展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必须精准发力、重点突破。淮北市要紧密联系本地实际,突出创建创新型城市一个总体目标,培育创新型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团队两个创新主体,统筹绿金科创大走廊、东部科教新城、国家级高新区三区联创,强化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金融和资本、制度和政策四个支撑体系,聚焦碳基、铝基、硅基、生物科技、大数据产业五个主攻方向,抓主抓重,培育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淮北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1.在抓好“两动并进”上求突破

“两动并进”就是要做到招商带动、创新驱动并进联动,围绕淮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碳基、铝基、硅基新材料和生物科技、高端制造、大数据“四基一高一大”产业,紧盯上下游行业领军企业和技术领先项目,着力引进更多的大企业、好项目,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要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把产业承接作为关键所在,着力构建与沪苏浙、长江经济带高端产业配套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推进产业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层次“低转高”、管理模式“粗转精”、企业规模“小转大”。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引进战略,做到既能招来人才、又能留住人才。

2.在狠抓平台建设上求突破

积极对接合肥滨湖科学城,统筹推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绿金科创大走廊工作,以此助推淮北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有效筑牢创建创新型城市的坚实支撑。加快建设陶铝新材料、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新能源四大产业园,力争获批“国”字招牌。坚持科学规划、高效集约、绿色发展,围绕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高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养生地”的目标愿景,进一步明确绿金科创大走廊近期、中期、远期发展任务,按计划分步骤推进建设,逐步将其打造成为引领淮北创新发展的“主引擎”。要加快推进产业规划编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工作,高标准推进东部科教新城建设,加速绿金中央公园和花山、卧牛山山体修复,加快青龙山铁路无水港建设,着力打造石榴特色小镇、教育小镇,进一步放大生态优势、交通优势、文化优势,引进培育、做优做强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尽快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力争建设成为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大走廊。

3.在培育创新主体上求突破

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广大企业强化忧患意识,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挑大梁、当主力。加快组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特别是加快陶铝新材料研究院、中科(淮北)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企业自主研发水平。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关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成功率,形成更多的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快各类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帮助企业制定创新战略、转化创新成果、完成创新融资,为创新创业提供更为优质的“一站式”服务。

4.在持续深化改革上求突破

要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让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扎实推进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城市“双修”、低碳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市建设等一批重要改革试点,努力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探索成功经验。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要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综合化、普惠性金融服务新模式,促进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推动金融资本更多向创新企业起步成长的前端延伸,使金融资本更好地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企业生命的全周期、产业形成的全链条。

5.在推动全面创新上求突破

创新型城市不仅仅是科技方面的创新,而是全面的、系统的创新,必须全方位、全体系、全区域、全领域推进,努力形成人人创新、事事创新、处处创新的良好局面。要营造创新氛围,牢固树立全民创新、全面创新的理念,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活动,不断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热情,引导鼓励全市人民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真正让创新精神融入城市的血脉骨髓、让创新成果在淮北遍地开花。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创新发展事关淮北前途命运,淮北市对创新的呼唤,从未像今天这般强烈;走创新的道路,从未像今天这般坚定。在淮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将同心同向、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开启淮北创新发展新的伟大征程!

猜你喜欢
淮北市淮北创新型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南朝宋齐的河济淮北诸戍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淮北 去产能的黑色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