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银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各种制度重构,社会公众普遍存在不确定感.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提升社会公众和企业家的安全感.最高检也专门下发通知,布署增强企业家人身财富“安全感”.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安全感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始于弗洛伊德(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马斯洛首次正式提出心理安全感概念并开发了心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心理学中安全感是本体安全感(Ontological Security)或者内部安全感,源自于婴儿或早期生活经验,是人格的一部分,与四种信任类型相关:亲缘、地缘、宗教和传统(吉登斯,2000)[1].安全感很早就成为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社会工作等学科关注的问题(Cameron & McCormick,1954)[2].在我国,学术界1992年开始关注安全感并展开研究,胡三嫚(2007)以及姚本先(2009)做过很好的文献回顾[3~4].十余年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安全感研究的文献迅速增长,影响人们安全感的因素和以前也有所不同,但是缺乏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和梳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研究学科前沿和知识发展动态.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是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通过绘制某个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能较直观地展现一个领域的知识特征,并识别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5].本研究运用CiteSpaceV对安全感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安全感问题的研究热点、研究的核心作者群、重要研究机构,更好地把握中国安全感研究的现状以及趋势.
2018年12月28日利用中国知网,选择核心期刊,包括所有文献分类,以主题词为“安全感”进行检索,文献年度包括1992~2018,共搜得文献643篇,去除不相关和不合适的文献14篇,实际采用629篇.本文运用知识图谱对安全感的文献进行数据分析.首先对发文量进行统计;继而通过CiteSpaceV对文献的作者、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寻找主要研究者和重点研究机构;再运用CiteSpaceV从文献中析出关键词,进行高频关键词分析,探测突现词,发现研究热点、前沿和研究思路,最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对CNKI 中有关发文量进行统计后,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安全感论文发文量的年代分布的结果如图1所示.最早1992年开始出现安全感的文献2篇,之后增加的速度很缓慢,长达13年内每年平均不到10篇,由图可知在2005年之前安全感研究的发文量比较少.结合研究文献的时间轴分析,通过阅读文献发现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传统的社会治安、犯罪等主题.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制度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凸现,2006年开始安全感的发文量逐渐增加,4年后的2010年已接近30篇.2010年开始以每年5篇的增速加速上扬,2018年达到80篇,这一势头一直保持至今.
图1 CNKI中安全感研究论文发表的年代分布
运用CiteSpaceV对629篇文献作者的共被引数据进行提取,经可视化分析得出安全感研究文献作者发文量及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导出的数据见表1所示.
图2 CNKI中安全感研究论文作者发文量及相互关系
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发文量的多少,发文量超过十篇的有韩磊、高峰强、胡三嫚、姚本先、汪海彬和张林六位作者.表1列出发文量居前20位的作者,发文量最多的是韩磊13篇,最少的是龙立荣5篇.其中,高峰强和韩磊、徐洁、任跃、耿靖宇以及陈英敏均有合作如(高峰强,徐洁,任跃强,陈英敏和韩磊,2016),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学生的安全感[6].姚本先和汪海彬之间合作较多如(汪海彬和姚本先,2012),关注的是居民安全感的概念和测量[7].另外胡三嫚和佐斌(胡三嫚和佐斌,2007)、张林和张莉(张莉,林与川和张林,2013)、邹永广和郑向敏(邹永广,林炜铃和郑向敏,2015)之间也有合作[8~10].总体来说研究较分散,研究者之间合作不多.
表1 发文量前20位作者及发文量
运用CiteSpaceV对629篇文献发文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安全感研究机构信息如图3所示,各机构发文量及年份数据见表2所示.
图3 研究机构分布
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该机构发文量的大小,发文量前十位的机构是:华侨大学旅游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院、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发文机构来看,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机构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而且较早开展安全感的研究,这与我国高校发展沿革有关.我国的心理学专业一般放在师范大学,而安全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知觉而受到心理学的关注,师范大学研究的是学生安全感和居民安全感.其他综合性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发文量也不少,他们研究的是企业员工的心理安全感和工作安全感问题.从发文量来看,研究机构研发能力之间差异悬殊,前20位中,最高发文量的华侨大学旅游学院超过最低发文量的人民智库3倍多.
表2 主要研发机构(发文量超5篇)
本文运用CiteSpaceV析出所有文献的关键词,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的知识图谱,展示了安全感研究领域的热点词汇如图4所示.
图4 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
结合高频关键词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对词频高于20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并排序,结果见表3.前十位的关键词依次为:安全感、心理安全感、大学生、工作不安全感、公众安全感、不安全感、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和社会安全感,涵盖了安全感研究的主要几个领域.因此,心理安全感、公众安全感、工作安全感和社会安全感构成当前国内安全感研究领域的几大研究热点.
表3 高频关键词共现频次
2.5 研究的发展路径和前沿
本文运用 CitespaceV的突现词探测法确定安全感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以关键词的突现值大小、时间分布与变动趋势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如图5所示.一共侦测出突现词8个,分别为“社会治安”“不安全感”“安全感”“治安状况”“信任”“影响因素”“企业家”和“归属感”.从突现词分布来看,前半段2007年以前基本研究的是和社会治安、犯罪有关的安全感.从2008年开始出现了“信任”以及“归属感”等突现词,研究者开始关注市场经济风险带来的不确定风险以及与之相关的安全感.2008年之前研究安全感的概念、测量等,2008年以后开始探寻安全感的影响因素.
图5 突现词统计
运用CitespaceV绘制的关键词时区可视化视图分析结果见图6,时区视图显示的安全感研究的发展路径印证了突现词的结论,反映了安全感研究热点的转移.根据安全感关键词时区视图可视化分析,我国安全感研究可以划分社会治安研究初级阶段、安全感研究探索阶段和安全感研究蓬勃发展阶段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治安研究初级阶段(1992~2003年).美国犯罪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安全感是对社会不安和犯罪产生的情绪反应(Hale C.,1995),吉登斯称其为外在的安全感,外在的安全感面临的威胁就是社会治安[11].我国早期安全感研究主要关注社会治安以及公安工作如(伍笑玉,1995)[12].
第二阶段:安全感研究探索阶段(2004~2010年).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一度普遍采用思辨的方法进行探讨,2000后西方的实证研究方法引入中国,以丛中和安莉娟(2004)关于安全感的概念、测量的相关研究为标志,安全感的研究开始步入探索阶段[13].随后围绕公众安全感指标体系(林荫茂,2007)、员工安全感(胡三嫚,2007)、学生安全感等研究问题(师保国,徐玲和许晶晶,2009)展开[14][8][15].
第三阶段:安全感研究蓬勃发展阶段(2011~2018年).在现代社会,现代性的三大机制(时空的分离、社会制度的抽离化、现代性的内在反思性)动摇了本体安全感的四种信任基础.来自外部环境的或人际关系的压力所引起的风险和危机降低了人们的安全感,因此社会学家关注的是社会风险导致的群体焦虑以及恐惧.经过10年的市场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加速推进,大批企业破产,引发社会民众不安;转型期制度不完善,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药品问题、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比如马亮(2015)关于食品安全感的研究、汪涛,周玲和彭传新(2011)关于消费安全问题的研究以及郭少华(2013)关于社会风险相关的居民安全研究等[16~18].在这一阶段,社会治安引发的安全感问题已经退出学者们的视野,中国的社会治安水平已经超过西方国家(张小兵,2018),而社会民众对不确定性感知(赵玲,王松华和王晓楠,2014)、对于财产权保护(王厚涛,2016;仇童伟,2017)、网络安全(张屹,2016)以及信任体系受损(朱志玲,2017)引发的安全感浮现出来[19~24].
安全感首先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引入组织领域,出现了员工工作不安全感(Greenhalgh &Rosenblatt,1984)和员工心理安全感(Kahn,1990)两个平行的分支,后者被拓展到团队层次(Edmondson,1999),工作安全感和团队心理安全感等相关研究大量涌现[25~27].在企业中,企业家是组织带头人,对于企业运营绩效、企业竞争力、经济体系创新活力以及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何文靓,2018)[28],在突现词中已经出现了“企业家”,在研究发展路径图中又发现在2016年前后关于财产权(法人代表、产权保护、习总书记讲话)、控制感(不确定、确定性、焦虑感以及安全需要)等研究问题浮现.组织中的员工安全感已经有了不少研究,组织领头人企业家安全感的研究已经初见端倪.
图6 关键词时区视图
文章基于CiteSpaceV软件运用知识图谱对中文核心期刊安全感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构进行分析,识别安全感研究发展路径和研究热点、研究的核心作者群、重要研究机构,以清晰地把握中国安全感的研究现状以及趋势.
文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1992~2018年有关安全感研究领域年发文量进行统计发现,工作激情的发文量从1992年的2篇到2018年的80篇,安全感相关研究论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已经有了飞跃,说明安全感研究关注度不断增强,安全感领域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深化,安全感研究的这一趋势将延续下去.
从重要作者分布可看出,有关安全感的研究者队伍正在逐步壮大.发文量超过5篇的有22位作者,最多的达到13篇,学者们之间有一定的合作,但总体来说合作少.从被引数据来看,这些作者文献被引不高,学者们合作水平较低,高质量的文献不多.从主要研究机构分布来看,发文量超过5篇的机构有21家,机构类型多样,主体是高校的教育学院、心理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还有少数智库以及其他研究机构.机构之间相对独立,合作较少.
关键词时区视图与突现词统计的可视化分析探究了安全感研究主题的演化过程、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显示,安全感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治安研究阶段;第二阶段:安全感研究探索阶段;第三阶段:安全感研究蓬勃发展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包括企业组织安全感、学校安全感和社会公众安全感三个主题.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市场经济的风险以及制度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由此引发不同社会组织、不同阶层的安全感问题呈现多发的特征,综合社会学、心理学等工具研究加以综合研究,才有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