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斌霞 卢淑洪 范洪力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医院,福建 厦门 361026)
众所周知,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意外病症[1],从属于脑血管急性循环障碍类疾病,一旦发病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症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本研究针对三级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进行观察,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所有患者经临床委员会认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5~88岁,平均年龄(64.51±7.24)岁,其中,脑梗死17例、脑卒中13例,对比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69.12±8.03)岁,其中,脑梗死17例、脑卒中1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根据医嘱予以患者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三级康复训练,首先,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三级康复训练方案,一级康复训练多为患者病症稳定期,对患者进行床旁康复训练指导,避免长时间卧床所致的肌肉痉挛和萎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并告知其翻身方法,每间隔2 h翻身1次,并指导患者进行平衡训练,确保患者起床功能得以明显改善。二级康复训练多为病症康复期,对患者关节和肌肉活动能力进行锻炼,有效提高患者关节协调性,利于病症恢复,锻炼重点多集中在单腿站立、平衡站立、行走等方面,改善患者功能。三级康复训练多为病症好转期,对患者自由使用肢体、自主支配进行锻炼,确保肢体活动速度提高,加强作业训练,使其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该项训练多在患者家中进行,护理人员每间隔2周进行上门随访,每次2 h,指导患者体位移动、关节活动、躯体平衡、日常生活工作相关性作业训练等,待训练结束后对训练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登记至医院电脑系统中,完善患者档案,便于后续治疗。
表1 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个月 治疗6个月观察组 30 12.74±3.86 72.46±8.42 94.24±8.65对照组 30 12.52±3.48 51.47±8.33 88.48±7.95 t-0.2318 9.7065 2.6853 P-0.8175 0.0000 0.0094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个月 治疗6个月观察组 30 6.65±3.15 67.95±5.62 88.52±9.64对照组 30 6.84±3.24 45.14±7.42 55.36±7.48 t-0.2302 13.4222 14.8852 P-0.8187 0.0000 0.0000
1.3 观察指标: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分[2],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运动功能越好,使用生活能力评分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能力越佳。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比:见表1。除却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对比: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能力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具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人体脑神经细胞受到损伤后直接致使患者认知、语言、吞咽、运动能神经功能受损,患者失去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增加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随着临床护理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三级康复护理干预逐渐被广泛应用,就是将患者中枢神经向外周感觉神经刺激下,使其受影响和波动,进而充分发挥出细胞代偿功能,最大限度上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性和利用性,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其神经功能[3]。实验结果表明,除却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组间对比无差异,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来说,三级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便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早日回归社会生活。
综上所述,通过三级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十分理想,在有效提高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