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健 王志刚 田莉 宋真(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
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第一大产业,但由于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生猪产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猪肉产量5404万吨,生猪存栏42817万头,出栏69382万头。我国县乡两级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服务于生产一线,承担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与应急处置、畜禽养殖技术推广、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防疫监督执法等重要职责,冲锋在非洲猪瘟防控一线工作中。
为了进一步了解基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笔者2019年2月份到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开展专题调研,通过与兴化市林牧业局和乡镇畜牧兽医站部分代表,进行座谈和电话咨询等形式,系统了解了兴化市生猪产业发展和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情况。总体看,兴化市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得到很大提升,小散户基本退出养殖;春节期间生猪市场价格较为稳定,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存栏量有所下降,养猪户补栏意愿不强;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比较健全,但人员素质和福利待遇有待提高。针对当前形势,通过加强非洲猪瘟防控投入,引导优化生猪生产区域布局,强化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兴化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地腹地,为泰州市辖县级市,户籍人口156万人,实际居住人口在100万人左右,总面积2393.35平方千米,域内河沟纵横,水网密布,其中陆地面积1766平方千米,占73.8%,河道、湖荡、滩地等水域面积627平方千米,占26.2%。
1.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公众关注热点,2016年12月,江苏省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行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被列为6项专项治理任务之一。禁养区和限养区的划定,助推了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比重提升,小散户不断退出。2018年的非洲猪瘟防控,进一步加大了对脏乱差养殖场的督导检查力度,生猪养殖村庄式小散户基本关停,全年共关停养殖户172户。2018年,生猪现存栏23万头,比2017年减少近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6万头,比2017年减少了1/3。
近年来,兴化市积极引导推进生猪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养殖,2018年组织开展美丽牧场创建活动,共创建畜禽养殖美丽牧场15家,市里对通过验收养殖场奖励20万元,鼓励改善提升养殖环境。另外,引进浙江省义乌华统集团开展商品猪楼房养殖,楼层达6层,设计存栏母猪3万头、肉猪40万头,并建设饲料厂、屠宰场和加工厂,逐步扩大产业链条,提高自身防疫能力。
2.受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影响,生猪养殖风险较大,养殖户补栏意愿不强。据兴化市林牧业局张福宜副局长介绍,春节期间市场上活猪价格较为稳定,维持在每千克12元左右,1月底还存在过价格下调,为每千克10.2元~10.6元。非洲猪瘟防控对兴化市生猪产业发展有一定影响,规模养殖场现阶段防疫压力巨大,加速了生猪出栏。但是,现在养殖户担心非洲猪瘟影响,不愿意补栏,基本处于观望状况。
调研了解到,兴化大垛华建生猪养殖公司,从事生猪养殖10余年,存栏量长期在2500头左右。前几年,因畜禽粪污治理原因,公司负责人投资200多万元用于周边绿化和粪污处理,扩建后遇到非洲猪瘟防控,已淘汰能繁母猪150头,目前处于空栏观望状态,设施闲置,亏损较大。
3.基层畜牧兽医体系较为健全,工作任务和职责随机构改革日益增加。自2012年农技推广改革,兴化市乡镇畜牧兽医站人、财、物实行“三权归县”,人员工资、福利等享受市级财政保障。现有乡镇畜牧兽医站29个(28个乡镇,多出1个为原有乡镇合并时保存下来的),编制166个,在编154人,平均每个乡镇3~4人,最少的2个人,最多的7个人。村级防疫员编入乡镇动物医院,归乡镇统一管理,工资待遇由乡镇负责,现在全市共有防疫员100人左右,每年防疫员工资支出在250万元左右。同时,在江苏省“5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中,各个乡镇畜牧兽医站都配备了办公用房。
在机构设置上,乡镇畜牧兽医站同时加挂“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牌子,为市级动物卫生监督所派出机构。在职责履行上,新增加了许多内容,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大棚房”整治、农村假冒食品检查等。此次调研时间为春节假期,兴化市林牧业局在7天假期中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
1.非洲猪瘟防控经费投入仍显不足。一是非洲猪瘟扑杀补贴标准“一刀切”,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工作的通知》要求,1200元/只猪的补贴标准中,东部地区国家财政补贴40%,地方财政补贴压力较大,不利于整体防控措施落地。二是由于缺少质优价廉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屠宰场在开展屠宰时,每头猪用于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费用达70多元,该笔费用由屠宰场出资,成本较高。三是乡镇政府安排5万~8万元用于防疫条件建设,面对动物疫病防控面多的现状仍显不足。
2.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生猪产能自给率稍显不足。虽然兴化市没有非洲猪瘟疫情,但防控压力仍然较大,养猪户担心病毒传播,补栏意愿不强,大多处于观望状况。目前,兴化市实际居住人口约100万左右,但生猪存栏仅23万头,年出栏生猪50万头左右,尽管非洲猪瘟疫情在国内爆发后,家禽、水产品等替代了一部分猪肉,但猪肉供给仍有不足。据当地监测,如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压力持续,2019年养猪数量不会增加,清明节前后会出现猪价上涨的情形。
3.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仍有待加强。一是畜牧兽医人员在福利待遇上很难享受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2015年,人社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调整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和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99号),加强了对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关心爱护,提高了福利待遇,分为三类进行补贴:一类460元,二类350元,三类260元。但是,这项好政策在基层很难落实,可操作性不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受人员数量限制,一个乡镇站3~4人,工作分工没有那么具体,畜牧养殖技术指导、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检验检疫等工作都涉及,但津贴标准在实际操作层面不易执行。二是推广队伍人员年龄结构老化,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大的同志多数不会使用电脑。三是能力建设与新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畜牧、防疫、畜禽粪污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大棚房”整治以及农村假冒食品督查等工作,都离不开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对其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形势要求新作为。非洲猪瘟防控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畜牧兽医的一项重点工作,根据此次调研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经费投入。一是抓紧对非洲猪瘟病毒疫苗的研制,同时,加快非洲猪瘟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商业化研发,降低检测成本。二是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提高非洲猪瘟扑杀补贴标准,提高中央财政出资比重,减轻地方财政压力,保护养猪户利益。三是将非洲猪瘟检测费用列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减轻屠宰场资金压力,堵住因资金问题而不检漏检的漏洞,同时对应检未检的进行监督检查。
2.引导优化生猪生产区域布局。一是引导各地根据自身养殖环境、土地承载力、市场需求,合理开展生猪区域发展布局,提高应对重大突发性事情的自我保障能力。二是狠抓屠宰和运输环节的监督检查,防控非洲猪瘟的扩散,拔点灭源与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开展。三是加强对生猪养殖的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同时,开展健康养殖的宣传推广,宣传“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理念,提升养猪户的生产水平和防控能力。
3.强化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一是稳定现有队伍,对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在工资福利待遇上给予保障。在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政策落实上,建议农业农村部出台指导性文件,对畜牧养殖技术指导、畜禽粪污治理、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动物检验检疫等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在津贴发放上一视同仁,可以采取“普惠制”形式发放。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在现有体系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可依据当地养殖量、屠宰量、新增工作任务和行政村数量等因素,进一步明确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编制设定、人员组成、职责履行等。另外,创设一些鼓励性政策,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中来,补充新鲜血液。三是在层层压实责任的同时,慎用“问责”利器。基层工作人员工作任务重、人员数量少、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在原有职责基础上,新增许多工作内容,如“大棚房”整治、农村假冒食品市场监管等,面对“问责追责”,增加了许多心理负担。正如大营镇畜牧兽医站负责人说的,“现在的基层不好干,压力太大,既要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做好业务工作,还要担当矛盾调解员,说服老百姓禁止泔水喂猪,工作风险和执法难度是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