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雅蓉
“扶贫一名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在读完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后,我感受颇深。总书记对好老师的标准强调了四句话,其中第四条就是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源泉,无爱不教育。爱需要传递,传递的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自我沉淀与分享的过程。
生活中处处需要爱,爱,无处不在。它也许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是枯树的一片新绿,是生病时的一声问候,是夜空中一颗颗闪耀点缀的星星……教育扶贫便是这爱的种子。
我是凤县凤州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根据教体局、学校的统一安排,我跟学校的三十多名教师一样都被安排了入户帮扶工作。家住凤州镇桑园村的王宇生便是我帮扶的一名学生。
在第一次去王宇生家之前,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因为王宇生是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在刚接手这个班时,我就发现他胆小、内向,上课从不抬头,作業书写乱,在班级活动中他的存在感最低,在几次家长会时接触过孩子的父亲,每次见到他来校都是满身灰土,看得出是刚从地头放下农活赶来学校接孩子,每每跟他谈起孩子的情况时,他只有一句话,“唉!这娃自觉性差,不好好学我也没办法。”这句回答经常堵得我说不出话。
慢慢我了解到,他们家里四口人,除了爸爸妈妈,还有一个上一年级的妹妹,家里生活窘迫,唯一的经济来源是种植苹果,近10亩的苹果园去年因霜冻严重减产,父亲只好出去做零工。鉴于这样的家庭现状,我这次上门扶贫会不会吃个闭门羹呢?
坐六路公交近半个小时,下车再步行20多分钟后,我们终于来到他家,果不其然,他家大门紧锁,后来我在村子里玩耍的孩子群中找到了正在嬉戏的王宇生。通过询问我才得知,他的爸爸妈妈上山给苹果树施肥去了,王宇生和妹妹因为家里无人照看,跑到隔壁家去玩,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五年级学生了,也没有责任心去管管妹妹的学习。
正在我了解情况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回来了,急忙招呼我去家里坐坐。房子是土房,家具陈旧,一进门显得格外简陋,王宇生随着我一道进了门,在向他母亲介绍完教育扶贫政策后,我便询问他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得知他还没有完成家庭作业,就先让他把英语作业拿出来,他磨磨蹭蹭地找到一张已经在书包压皱的卷子,整张试卷只写了英汉互译的题目。我问他为何不做完,他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不会”。我压抑住心中的怒火,静下心来帮他逐题分析,就在给他讲题的时候,我就发现他没有任何的单词积累,一个句子多数单词都不会读也不知其义,在我终于磕磕绊绊地讲完整张卷子后,一个强烈的呼喊声出现在我耳边——我要帮他!
通过入户走访,我深入了解到了王宇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困难,扶贫先扶志,扶智即扶贫。为了不让贫困代际传递下去,为了这个贫困的家庭走出困境,为了让王宇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顺利完成学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有时间就找王宇生谈心,了解他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我还经常送他一些学习用品,利用课间及闲余时间帮他记单词、读课文,同时在班里也指定了两名学优生对他进行学业、学习习惯上的帮扶。
通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王宇生同学在慢慢成长起来,他表现很出色,作业不再是“乱码”,而且总是第一个完成,上课认真听讲,尽管读课文的声音很小,但每堂课的课文单词都能熟练地背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他考了88分,当他接过卷子的瞬间,看到他嘴角扬起的那一丝笑,是那么美……
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扶贫路上,我深深地意识到:扶贫不仅仅是任务,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的传递。通过无微不至的关爱帮助,使一个个孩子、一个个家庭看到希望,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成功。扶贫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才能真正迎来农村教育灿烂的明天。
作者单位:宝鸡市凤县凤州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