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接受维度的系统化研究

2019-09-19 07:39郝若羽
名家名作 2019年7期
关键词:视野古人美学

郝若羽

[摘       要]孔子的“兴观”、孟子的“以意逆志”理论,在我国古代文学鉴赏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西方伊瑟尔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虽然与中国的孔孟学说产生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但是二者有着高度的相容性。借助伊瑟尔姚斯的接受美学观念,可以对“兴观”学说和“以意逆志”理论做出更深刻全面的理解。根据伊瑟尔和姚斯的理论,“兴观”与“以意逆志”都对读者和阅读过程提出了看法,或多或少地隐含着“文学的历史性”“期待视野”和“空白”等理论的影子。

[关  键  词]文学的历史性;期待视野;空白;兴观;以意逆志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鉴赏领域,“兴观”理论与“以意逆志”学说一直受到众多文学理论家的关注。跟其他理论一样,两者都经历了从产生到发展繁荣的过程。不过在对两者的阐释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看法。

一、“兴观”说

在几千年前,孔子对于《诗经》发出了“兴观群怨”的评论,而这个评论对于之后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仔细阅读,还可以将其与接受理论结合在一起。其中“兴”与“观”的体现更为明显。

原文出自《诗经·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什么叫“兴”?孔颖达解释为“引譬连喻”,意思就是说诗可以进行类比,联想到某种相似的事理;朱熹认为是“感发志意”,意思是诗可以启发感染人的思想感情;作为表现手法,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写道“兴者,起也”,又道“起情者依微以拟议”,意思是“兴,是托物起兴的意思,即先言他物,然后借助他物,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事件或感情”。

但是根据姚斯的“文学历史性”观点,《论语》中的“兴”与上述的解释其实并不相同。姚斯提出:“实证主义的历史观点,在一种孤立的过去中‘客观地描述一系列事件,忽视了文学的艺术特点,也忽视了文学的特殊历史性。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首先,孔子的这句话中的“兴”是相对于读者进行的要求。其次,春秋以来社会上到处充满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的风气,“赋诗言志不是创作诗歌,而是借用《诗经》抑或逸诗中的某些篇章,借此表达某种特定的意思”。

所以,《论语》中的“兴”应该是要求读者在阅读诗歌时,不拘泥于诗原来的意义,可以有自我领悟,能够对诗的本意有所兴发的意思。这就跳脱出了最初,“兴”的传统的“托物言志”的范围,将文学的鉴赏从作者逐步转向了读者自身。

那么,何谓“观”?它的意思是通过诗来观察认识社会,了解道德风尚以及民俗民情,也可以理解为通过诗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毕竟“诗言志”。通过“观”,孔子认为可以使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换句话来说就是可以丰富人的社会、历史、人文、自然的学识。相同的是姚斯“期待视野”理论中“视野的重构”(当作品的视野说服了原先读者的视野,读者适应了新的作品,原先熟悉的视野被突破,新的视野或者说是新的阅读经验普遍化的时候,人们的视野在此时已经得到了重建)与“观”的内涵有很大的相似性。

综观“兴”“观”这两个文学理论,他们都是古代文学鉴赏理论中的代表性观点,都在某种程度上与接受美学对读者的要求有相同之处。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阐释,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理论中对文学活动四要素的涉及。

二、“以意逆志”理论

孔子之后,儒家又一杰出的思想家孟子,在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其“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学说。其“以意逆志”学说在后人的阐释下有了多层次的意思。但是若该理论能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与鉴赏方法,则就需要有新的理解。

“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中最受争论性的是“志”与“意”这两个概念。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种意见,代表人物是赵岐和吴淇。

最先对此作出阐释的是赵岐,“志,诗人所欲之事。意,学者之心意也。”(赵岐《孟子注疏.影印本》)即在赵岐看来,“以意逆志”是以读者的心意去迎合作者的原意。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对“以意逆志”的过程进行了解释,“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问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则见其心”。刘勰的意思跟赵岐一致,大概意思是作品中寄托了作者的情感,作者通过阅读可以原原本本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后来,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提出的“当以己意迎合作者之志,乃可得之”与王国维在《玉溪生年谱会笺序》中说的“顾意逆在我,志在古人,果何修而能使我之所意不失古人之志乎”都是从赵岐这个意义上理解“以意逆志”的含义。

之后清人吳淇提出另外的看法,说“夫我非古人,而以己意说之,其贤于蒙之见也几何矣!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即以作品表达的意义为依据,推求作者的原意。

综上两种观点可以看出,在对“以意逆志”解读的历史进程中,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迎合作者的看法,将作者摆在了读书的核心位置。这两者的说法都是对读书进行阐释,对接受过程和结果进行的阐释,那么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对以上两种观点进行阐释又会怎样?

首先,赵岐认为“意”是作者的心意,“志”是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情感,“以意逆志”就是读者通过阅读完全理解作者的心意。但是要去感应作者所寄托的情感这个过程存在于读者与作品的交流中,而且这种感应又必须在读者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得出,如此又产生了一个问题:

按照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期待视野分为三个论题:期待系统、视野的变化与视野的重构。关于期待系统,姚斯这样论述:“从类型的先在理解、从已经熟识作品的形式与主题、从诗歌语言和实践语言的对立中已经产生了期待系统。” (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任何人在阅读作品时都存在一种先在理解的状态。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之前并不是从空白状态开始,自己现有的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都会在阅读之前对读者理解作品的情感产生影响。在每个读者前理解不同的前提下,对于作者原意的解读也必定会有不同的理解。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读者对作品情感的理解不可能与作者的原意丝毫不错地完全符合,只能在大方向上与作者的原意保持一致。

再者从伊瑟尔“空白”理论来看。如果作者所写的作品语言具有模糊性,那么读者对作品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比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在诗中借用庄周梦蝶、杜宇帝,鲛人泪、蓝田玉生烟等典故,运用比兴、联想和想象,借助朦胧的意象来传达自己的感情,也正是由于这意象的朦胧性才有了“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感叹。有人认为《锦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故去妻子王氏的悼亡诗;还有人说这只是单纯的写用锦瑟这个乐器弹奏的音乐的咏物诗等等。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赵岐这种希望读者去迎合作者原意的解释是不符合常理的。

其次,吴淇所提出的“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意思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作品和作者,他忽略了对于作品的理解,这个过程是发生在读者与作品的相互作用下,而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之前,就已经处于了一种“前理解”的状态,这种状态在阅读的过程中必定会影响读者对作品情感的理解,最后得出来的所谓的“作者情感”,其中必然掺杂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思维。

总之,“以意逆志”不管是解释为“以学者心意迎合作者之志”还是解释为“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都不合适。按照接受美学理论中的“前理解”“期待视野”“空白”等理论,可以得出,“以意逆志”的“意”为读者的理解,“志”是组成作品的文字构成的内容,“以意逆志”的过程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中语言文字表达的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

“以意逆志”与接受美学在观点上注重读者与文字互动的过程和生成的结果。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以意逆志”更强调读者最终所生成的文本,与姚斯的观点相似,但是伊瑟尔的观点为这个结果的产生提供了更具体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德]汉斯·罗伯特·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金元浦,周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赵岐.孟子注疏·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吳淇.六朝选诗定论[M].扬州:广陵书社,2009.

[5] 董洪利.孟子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 阳清.论语文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杨逢彬.孟子译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视野古人美学
印花派对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纯白美学
古人的过年诗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视野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