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娟,王 爽
(1.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2.瑞安市龙翔高级中学,浙江 温州 325000)
人文素养主要指个体的基本内在涵养,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人文知识结构和综合表现能力。[1]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指学生善于表达、勤于思考、勤于阅读,对中外文化有了解,有责任心、有担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人文素养是高校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与专业教育同步进行。
历史专业的很多学生在大学只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其人文素养现状堪忧。
从表1可以看出,某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的专业课学时较多,学生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专业课学习上,忽略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锻炼。高师历史专业在设置课程时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忽略了一些能够提高历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课程,例如中国史、世界史两门课中,中国史共350个学时,世界史共280个学时,而且分两个学年、四个学期讲授,导致学生把大量精力用于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其他人文知识的摄取。
某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将中国史与世界史分开教学,导致学生对同一时间段的中国史和西方史的对比学习不够。有的学生对历史名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了解相关史实内容,如马神甫事件、麦克马洪线、皖南事变等;有些学生只根据书本上的内容认知历史人物,不能够综合分析,也没有自己的思考,如对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物的认知还停留在“白描历史阶段”。
从表1可以看出,某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的专业课课时所占比重较大,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教育实习课时所占比重较小,对职业技能训练活动重视度不够。从2015级历史专业学生的实习情况来看,教育实习共144个学时,时间不算短,但大部分实习学校不让实习生上讲台,使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表1 某师范大学2015级历史专业学生大学四年课程统计
部分学生选择历史专业,一是由于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二是由于感觉历史专业学习难度较低。没有热情和兴趣学习,便无法真正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历史专业知识,更谈不上对其他人文知识的学习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一直有“重理轻文”的倾向。很多家长认为理科的择业范围广、就业机会大,尽可能让子女选择理科。部分理科学生不重视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导致其人文知识欠缺。
有的高师院校通过举办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学校发布活动内容及时间后,学生的反应比较冷淡。为此,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学生碍于规定,到了活动现场,但并没有用心听,收获甚微。学校虽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但培养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各种信息充斥在学生面前。很多学生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快乐,忽视了读书的重要性,导致人文素养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的改变,历史专业课程应该加大讨论课和报告课的比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美国一些高校的历史系要求学生在选择所学专业的同时明确各自的专攻方向,在之后的学习中会将其所有课程整合成不同的专攻方向。例如杜克大学历史学系专题史分为八个方向:非洲裔离散族群;经济与商业文化;自我情感与心理;人权与社会运动;法律与政府管理;医学、科学与技术;战争、军事和社会;女性、社会性别与性研究[2]。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培养研究兴趣,为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师院校应增加通识选修课的比重,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非本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人文素养。
高师院校应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等来校讲学,向历史专业学生介绍国内外学界研究情况或创新性发现等,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学校在邀请非历史专业的专家学者来校交流时,应鼓励历史专业学生参加,让学生学会思考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规划。学校可组织历史专业的学生去国内其他高校参观、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学校还应积极开展课外学习活动,如开展读书活动、举办学术讲座、参观名胜古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人文精神与人文观念,激发他们学习人文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我国的多数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只有一次期末考试,而且是只针对必修课。一些选修课的考核只需要在课业结束之前交一份结课论文,教师根据平时的出勤率和课上布置的一些小作业或课堂提问给学生进行打分,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或20%)加期末考试或结课论文(占70%或80%)构成。通识课(网课)的考核由网上每堂课的视频学习、课后小题、期末网上试卷构成。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够很好地考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高师院校可以仿效国外的大学,完善考核方式,如增加期中论文、课堂讨论报告等,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考察,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