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琅书声中让经典“咏”流传

2019-09-18 10:38贺萍王彩凤
陕西教育·教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文本语文教师

贺萍 王彩凤

“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随着国学热的回归,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持续推进,经典诵读活动已经深入大中小学。在国家层面有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新编部编版教材也增加了经典古诗文的篇幅数量,“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电视节目让经典诵读从校园走向全社会,普遍形成诵读经典的良好风气和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做好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对做好经典诵读有一些实践和思考,在此抛砖引玉。

一、经典诵读,选好合适的内容是基础

窦桂梅在分享学校育人经验时谈到:“我们一直在提倡,用两座灯塔照耀我们中国的小朋友们,一座就是我们经典的中华传统文化,这是最高处的远方灯塔,一座是经典的现当代儿童文学,这个‘文学有诗歌散文,还包括科幻作品,是泛文学,近处照耀走好路,远处照耀走好价值观,这是我们立人的核心和支柱。”窦桂梅校长谈的经典,一方面指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即大家泛指的国学经典,另一方面还指现当代的优秀诗文。我认为在经典诵读的内容选取上就要像窦桂梅校长说的那样古今兼顾,此外还要中西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经典文本中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开阔视野,丰富语文学习的感知体验。

当经典诵读的文本确定后,我们就要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取适合学生诵读的内容,在诵读经典的同时达成本阶段的语文学习目标。比如,一年级入学的学生在幼儿园基本都接触过《三字经》《弟子规》,幼儿园阶段学习的时候不识字,只会背诵,而小学后开始识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拿出《三字经》《弟子规》文本来识字诵读,再加上巧妙生动的讲解,德育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教学目标就能达成。

根据实践经验,教师对国外文本和现当代文本的选择,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笔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选择这类文本的时候,多选择儿童诗,这样学生易于接受,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我选择的文本是由儿童文学作家王宜振主编的《现代诗歌教育普及读本》《中国经典童诗诵读100首》《外国经典童诗诵读100首》,这些小诗文本短小,孩子们读起来郎朗上口,甚至有学生自己也写起了小诗。

二、在诵读技巧中,感知语言表情达意的丰富性

要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语感,教师要在经典诵读中指导诵读技巧,尤其是对古文诗词的断句停顿、语气轻重、语音的速度要有详细的说明分析、规范领读,在现当代诗歌中更要引领学生在诵读中体悟作者的感情。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诵读技巧后,笔者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经典文本,让学生对比诵读,体会作者心境不同诵读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如同是杜甫的诗歌,《绝句》和《春夜喜雨》就很轻快明朗,而《春望》则要用沉重缓慢、忧郁无奈的语气读出作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痛。在高年级学生读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时候,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尝试读“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让学生在诵读对比中,找出最适合体现作者情感的诵读方式,这种尝试也提高和保护了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的兴趣。

三、歸纳分类,活用经典

经典诵读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学功底,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格德性。而在语文学习中,对经典诵读成果的灵活运用,则更能提升学生继续开展经典诵读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将好的字词语句摘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引导学生分类。当学生把自己摘录的相关内容以主题归类后,我会在语文课堂上开辟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摘录的内容,先是有感情地朗读或者背诵,再分析说明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经典诵读”让学生动口、动手,也动脑,是对文本的复习,能加深记忆,也能相互交流,之后的写作练习中也能有意识地灵活运用,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此外,笔者还发现,通过经典诵读能共建良好家风,助推家校教育合力。每当家长告诉我孩子在家里背诵经典诗文,他们被内容吸引,孩子就会主动教他们背诵,全家其乐融融地背诵经典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是欣慰的。教育的目的不就在此吗?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经典诵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涵,而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用心探索,在不断学习中实践尝试。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

猜你喜欢
文本语文教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