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义 程玉清
摘 要 随着国内外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成本控制端着手管控成本,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标准成本法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成本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提升企业成本管控的效率以及质量,而且可以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结构的优化。正是这种优势,使大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来管理成本。但是,部分企业对标准成本法的认识程度较浅,导致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出现问题,阻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成本管理的视角,探讨标准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竞争力 成本管理 盈利 标准成本法
一、标准成本法概述
标准成本法最早起源于西方管理会计学,其主要是指企业以评价经济业绩、加强成本控制為目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对比分析及核算企业实际成本与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后,找出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1]标准成本法总体包括制定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以及差异处理三个重要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可以更好地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标准成本法的优点
(一)提升企业整体成本控制水平的重要工具
从财务管理的视角来看,企业成本控制大致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从事前成本控制的视角来看,财务管理人员运用标准成本法,可以事前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项费用和成本损耗汇总到相应的目标,明确生产经营中各项费用以及成本损耗的数量界限,提升成本管理的预期性。从事中成本控制的视角来看,财务管理人员运用标准成本法,可以更好地发现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找出企业成本增加的具体原因以及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缩小不利差异的同时,更好地控制目标成本。[2]从事后成本控制的视角来看,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差异,实现经验总结、成本分析的目标,为今后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指引和方向。
(二)简化会计核算、准确评价业绩的必要举措
第一,财务管理人员运用标准成本法,对销售成本、产成品成本以及产品成本按照相关的标准成本予以计价,能够进一步简化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减少成本核算的工作量。第二,财务管理人员基于正常生产条件下产品应有的成本额设置标准成本,可以更好地合理化比较同期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准确评价业绩,避免外界因素影响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第三,标准成本法强调细化与分解各项标准成本的指标,这就能够为企业每一个员工提供一个成本控制目标,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到企业成本控制领域中,增强员工的成本管控意识,实现生产经营结构的优化,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实施标准成本法的前提条件
第一,标准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不仅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的努力,也需要其他部门员工的配合,才能共同做好标准成本管理工作。企业生产经营部门以及各个管理部门员工必须树立成本意识,跟进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成本信息整合分析工作,才能真正确保标准成本法的顺利实施。第二,企业应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明确成本管理的内容、步骤、责任落实以及绩效考核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为标准成本法的实施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第三,企业要优化各项基础设施,引入信息化设备以及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各项成本信息的整合、分析以及利用,不断积累更加成熟的信息资源,为标准成本法的实施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第四,物料价格对企业成本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企业采购部门应当在确保物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控制物流采购价格,完善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预测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
(二)推进标准成本建设
第一,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强化预算管理与标准成本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及时运用标准成本法核算成本后,有指向性地优化下一阶段预算管理工作。第二,企业应推动激励机制与标准成本法的有机融合,采取标准成本法了解成本差异后,为人资部门对企业整体业绩以及员工业绩提供评价依据,实现人工成本的控制,降低企业整体运营成本,避免大锅饭现象的发生。第三,深化对ERP或SAP等信息系统的运用,关联物资采购与财务管理工作,实现成本管理与物资采购一体化、集成化以及系统化,自动计算成本。除此之外,企业深化ERP或SAP等信息系统的运用,可以实现报表的自动生成,大幅度减少企业员工的工作量,实现对物资消耗以及流向的控制、监管,更为有效地控制相关成本,减少财务管理人员工作量。
(三)明确标准成本制定、结算以及账务管理
第一,企业要明确标准成本的制定,强化调研工作。一方面,采购人员、生产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等在拟定标准成本的过程中,可以将历史数据作为参考基础,细化历史数据的内容,选出最典型、最可行的标准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负责人应以标准成本以及费用为中心,确定相关的成本负责人,实现成本的科学管控。第二,企业要明确标准成本的计算。一方面,人资部门管理人员需要拟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生产部门管理人员需要拟定直接人工用量成本。财务人员参照拟定的直接人工价格标准、直接人工用量标准来确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企业管理人员应充分考量企业劳动生产率、工艺水平、生产技术条件、员工休息时间、计时工资、人工用量标准等多项因素,并加强与生产经营部门员工的联系。另一方面,生产部门管理人员要制定直接材料用量标准,采购管理人员制定材料价格标准,财务部门人员在充分考量材料价格标准以及用量标准的前提下,保证材料价格的合理性。第三,企业要明确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应通过成本差异账户分别记录成本之间的差异,以便于区分。[3]另一方面,在会计期末,财务管理人员可以综合使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结转本期损益法等方法进行账务处理。
四、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标准成本核算网络,建立标准成本指标分解体系
第一,企业要充分利用ERP或SAP等系统以及计算机技术,建立相应的标准成本核算网络,及时整合、分析以及利用原材料信息、人工成本信息,制定合理的成本管控计划、材料领用计划,实现成本的事前控制。同时,通过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可以深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防止出现信息孤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夯实标准成本法的应用基础,进而提升、加强企业预算编制的效率和作用。第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分解标准成本指标,安排专职人员控制费用,确保费用处于一个可行的范围之内。只有明确各个项目成本的负责人,将标准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员,才能更好地在会计期末时期及时处理成本差异。
(二)加强培训,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
为了更好地将标准成本法运用于企业成本管理领域,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经营环境以及行业特点,加强对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夯实成本管理的基础。第一,企业要优化培训内容,重点加强在标准成本法应用领域的技术培训以及理论知识培训。企业可以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高校的合作,共同举办相关的培训论坛以及培训讲座,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能力。第二,企业可以将轮岗制应用到成本管理领域,加深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以及业务特点的了解,立足企業生产经营实际,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提升成本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实现转型发展。
五、结语
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盈利,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的终极目标,而成本费用则会直接影响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随着企业管理者对生产经营成本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生产经营以及管理过程中采用标准成本法来管理成本。为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立足于企业生产经营战略、长远发展规划以及经营目标,增强自身成本管控意识以及提升成本管控能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可以借鉴其他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有益模式及经验,弥补本企业标准成本法中存在的不足,实现财务核算以及成本管理的优化升级。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开拓进取之下,相关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会不断提升,企业盈利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9(15):127+129.
[2] 傅伟兵.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融合实践分析[J].财会学习,2018(23):93+95.
[3] 陶华东.标准成本问题研究[J].纳税,2018(08):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