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芳
摘 要 平时的生活中,用真挚的情意、真诚的行动教育引领孩子们。以课堂教学为渠道,将感恩教育与课程改革相融合,把感恩教育系列内容有机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组织“与爱同行”感恩行动,让孩子们在爱的行动中,打造优秀的自己。
关键词 感恩教育;示范引领;感恩行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186-01
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感恩教育可以给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抹上爱的底色,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立下基石。今天的孩子恰恰习惯了家人的疼爱,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不值得珍惜和感激。面对这一现象,我将孝爱父母、珍爱自我、友爱同伴、敬爱师长、感恩社会等感恩教育内容渗透到生活与教学之中,老师和学生在爱与被爱中,感受着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1.“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倡感恩父母,为了能顺利开展这一活动,我利用家长学校公开课的大好时机,通过专题讲座,向家长介绍培养孩子感恩的重要性以及家长的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农村的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感恩教育,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影响到孩子,只知道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通过一次次家长学校的授课,老师和家长们积极互动,展开讨论。家长意识到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因为现在的教学观和教育观在发生变革,家长的观念也要逐渐发生变化,应更加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
2.老师是感恩教育的榜样和示范者。平时的生活中,用真挚的情意、真诚的行动教育引领孩子们。母亲节我手把手教孩子们做手工,并把手工作品送给妈妈,作为对妈妈节日的问候;除此之外我还带领孩子们一起献爱心,为患病家庭筹集医疗费,把无疆的大爱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一个个行动如同春雨点点,用自己爱得言行,诠释感恩教育的真谛,同时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播撒下爱得种子。
3.以课堂教学为渠道,将感恩教育与课程改革相融合,把感恩教育系列内容有机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品德与生活《我的家庭》呈现的是儿童在父母悉心照料下成长的过程,旨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经历,体验自己对父母的疼爱,并逐渐懂得关心、体谅父母,尽量少让她们为自己操心,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本以为这样一堂品德与生活课,一定会引发学生情感的碰撞。可是课堂上的情境让我有些失落。从课堂主题确定到问题设计,从课堂语言运用到学生的沟通交流,我回忆着课堂上得每一个细节。我找到了问题所在——问题设计不恰当。我请同学们把发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最感人的事情讲出来,可是,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深刻感人、令人难忘的事情呢?家人对她们的疼爱总是体现在每时每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像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或动作,一张充满爱意的照片,一次生日晚餐等等。然而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交织成了一张张细密的感恩网。
4.校园文化环境的精心设置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心护花二月风”的效果。“一草一木都关情,一砖一瓦皆育人”,校园文化是无声的老师,步入我校大门,宣传栏里,感恩名言、感恩警句、感恩故事处处能看到,孩子们在这里驻足,耳濡目染,增强了感恩的意识。不仅如此,每天清晨《弟子规》《游子吟》等经典感恩诗文诵读声声入耳;午间《世上只有妈妈好》《爱的奉献》成为孩子们必唱的曲目;以“我最欣赏的爱的榜样”为主题的班会课上,学生寻找爱的榜样,讲述爱的故事,同时评选“感恩之星”规范学生的品行,树立学习的典范,形成健康向上、富有活力、饱含真情的校园文化。除此之外,请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知晓感恩动人的故事,《朱德的母親》《少年邓小平》《程门立雪》学生读完感触颇深。
5.组织“与爱同行”感恩行动,让孩子们在爱的行动中,打造优秀的自己。在家中为父母倒茶、捶背、送一句温馨的祝福;给外出的父母打一次电话或送去一声问候;给爷爷奶奶剥桔子;我是家庭清洁工;我帮父母洗个脚、争当优秀小厨师等内容。孩子们从不会做,学着做到会做坚持做,看似简单的过程却让孩子们饱尝酸甜苦辣。学生通过家庭生活的真实体验,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学会了孝顺,学会了关心,决心从点滴做起,回报父母恩。在学校里“谢谢、您”等语言的运用强化了孩子们的感恩行为。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孩子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逐渐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社会的关爱,逐渐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我期待着孩子们拥有奉献精神,乐于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每一颗都会闪闪发光。如果老师们都像天文学家一样,用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每一个孩子,真正重视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他们近一点、再近一点,用自己的师爱、智慧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挖掘她们的长处和优点,给予她们机会和鼓励,那么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旅程中都会信心百倍,微笑着迎接各种挑战。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把握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孩子们以正确的示范与引导,在孩子成才的同时,教会孩子怎样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