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午后小睡可以促进青少年记忆的巩固》
·(npj学习的科学》(npj Science of Learning)
·2019年6月
科学家们研究了午后小睡对青少年记忆的影响。他们把58个青少年分成2组,第1组每晚连续睡眠6.5小时;第2组夜间睡眠5小时,中午14点时再睡1.5小时,研究比较他们傍晚时对不同物种所形成的长期记忆。研究发现,在固定的睡眠时长条件下,夜间和午后分开的睡眠计划有利于午睡后的学习,而不会影响早晨的学习。虽然午睡不能取代充足的夜间睡眠,但分开的睡眠计划可能对长期睡眠不足的学习者有益。
《从多重角度认识自己能够促进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发展科学》(Development Science)
·2019年5月
一项研究通过让孩子们意识到他们的多重身份,学习从多个角度有效地看待自己,考查是否会促进他们思维灵活性的提升。研究者要求6~7岁的孩子同时考虑几个不同的身份(例如朋友、邻居)或几个不同的身体部位(例如腿、手臂),然后,要求他们执行任务,创造性地思考并以不同寻常的方式使用物品解决问题——例如用倒过来的碗登高等。研究发现,与只讨论不同身体特征的同龄人相比,那些讨论过自己不同身份的孩子在所有任务中表现出更多的创造力和开放的态度。
《对逆境的重新评估可以改善中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和幸福感》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2019年7月
一项研究对中学生进行了简短的心理干预,利用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增进归属感,帮助他们重新评估对融入学校和班级的担忧。在干预期间,学生对心理上体验到的压力进行重新评估是有长期益处的。对支持这些体验的心理和行为机制的分析表明,80%的长期干预对学生平均成绩的影响是由学生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引起的。這种简短的干预是一种高效益的和可扩展的方法,学校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帮助中学生解决在青春期和中学期间出现的不良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下降问题。
《在博物馆中有效地利用语言帮助参观者形成科学解释》
·《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
·2019年7月
通常,口语主要用于传播科学概念,但语言是如何帮助参观者形成科学解释的,这个方面较少被关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者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跟踪记录和研究了3位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在初二学生(13~14岁)自由参观科学博物馆期间对光进行的解释,并利用认知语言学和概念隐喻理论对这些语言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科学解释多是描述性的,并且具有因果关系;语言结构多采用混合词汇和概念之间的类比构成。
《对于性别中相似性的关注可以增加女生参与STBX4学习的动机》
·《应用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19年6月
波兰亚捷隆大学的研究团队认为STEM教育中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异即使与能力维度无关,也会降低女性参与STEM学习的动机。他们研究发现:当女性学生更多地关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相似性时,她们比更多关注男女性别差异时更倾向于从事与STEM相关的活动和学习。研究结果表明,在STBM教育中向女生强调男性和女性从业者之间的共性,可以鼓励她们参与STEM领域的学习和活动。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要避免或者纠正学生对于STEM领域工作者的刻板印象,有助于更多女生参与到STBM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