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峰
摘 要 伴随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做出了明确的安排,因此,在开展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逐步实现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构建。本文从笔者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优化合作活动、提出生活问题,以及应用媒体技术等策略,浅谈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合作;生活问题;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D812,[TN91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187-01
高质量小学数学课堂的内涵是指,将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效果的课堂。在高质量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基础数学知识的认知,同时能够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进行数学知识讲解形式的优化,逐步构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呢?
一、优化合作活动
从社会对人才提出团队协作的能力要求之后,教师就将合作学习活动引入课堂之中,用于满足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但是,在实际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活动,经常出现部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究其根本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认知情况,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分配造成的。从多元智能理论中,我们知道,学生的智力发育水平和方向不同,所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在应用合作学习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组员的合理分配。
例如,在《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完成教学目的。在课堂中,教师先根据日常的教学经验,以及在课堂中所获得的教学反馈,将学生划分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等知识掌握程度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学生等三个等级;随后,教师按照同组学生不同性质、异组学生相似性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合理安排,使得每个小组当中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等知识认知程度呈现差异化的分别。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以分好的小组形式,共同开展《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这节课的交流和讨论,并让小组中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等知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对组内的其他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辅助其他学生提高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等知识的认知效果,从而促进《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这节课的高效教学。显而易见,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认知情况,优化组员的分配方式,从而逐步提高合作学习活动的应用效果,促进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构建。
二、提出生活问题
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系统数学知识的最初起源是生活,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对生活问题的解答能力。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课堂之中,促进生活化数学课堂的形成,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高质量数学课堂的形成。
例如,在《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问题的提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从教材中的知识安排来看,《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利用计算过程解答实际问题。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希望小学在植树节时栽种了121颗柳树,栽种的杨树是柳树的3倍,那么栽种的杨树有多少颗呢?”等具有生活气息的问题,让学生在列式、计算中,完成生活问题的解答,提高学习的效果。
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之中,能够有效丰富教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构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
三、应用媒体技术
自电子计算机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以来,使得当前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呈现信息化、智能化,在该趋势下开展小学数学知识的讲解,教师也应当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与数学知识的教学相整合,促进现代、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这节课中,教师先使用多媒体当中的视听技术,向學生投放一段生活中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视频,让学生在视频当中,初步认知到本节课知识的实际应用效果,从而提高对本节课的重视。随后,教师使用框架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这节课中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控课堂教学的节奏。紧接着,教师以图文并列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多变的教学场景中,维持对课堂的关注度,从而促进高质量数学课堂的形成。
总而言之,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促进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构建,并不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在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分析教材当中安排的数学知识,结合学生的特点,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并应用在实践教学中,积累数学课堂的教学经验,构建完整地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讲解的体系,促进高质量数学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1]赵桂宏.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17(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