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栋
摘 要:新形势下“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效果不佳。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转变教学理念,探寻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自主探求新知而不是被动接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现学生的个性,使课堂更为活跃,提高学习效率,现就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进行初步探讨,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和指正。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法;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前提,因此学好初中语文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提高语文课的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方法和模式改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以灌输式为主。老师讲,学生在被动地听,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了听课的机器,不去主动思考,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改变了这种现状,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有了更多的主动性,老师起到引导作用。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分享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为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2.有利于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先对这门学科产生学习的热情,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后,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们在课上发言的机会增多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地方就是教师不再是主角,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他们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想法、统一意见,最后以小组的形式汇报他们讨论的结果,这会使他们感觉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而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而明白合作的益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今后的发展大有益处。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具体运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设置教学疑问,来促使学生小组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更深层次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背影》课文时,大纲要求学生理解文中儿子对父亲的关心从不理解到顿悟性,最后到感念的过程。使学生感受爱并懂得回报爱,在这个地方老师就可以设下疑问: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和儿子的?如果换作是你,你该怎样处理和父亲的关系?然后先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读完后独立思考或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思考。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必定会选择小组讨论,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再如学习《我的母亲》时,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学完本篇文章后要理解母爱,产生共鸣,从而让孩子热爱自己的母亲热爱自己的家庭。教师可以在课上设置问题:读完文章后,觉得文章中的母亲时怎样的人,并说一说为什么?你觉得自己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小组合作学习,去理解母爱的伟大。通过两篇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的是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再由老师加以引导,很大程度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2]。
2.巧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合作学习
一个人开始喜欢做某件事情大多是有好奇心得趋势,同样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巧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合作学习,好的教学情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3]。
例如,学习《黄河颂》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黄河的图片,还可以播放黄河波涛汹涌的视频,让其感受到黄河的气势磅礴。通过情境的设置启发学生朗诵《黄河颂》的情感,然后让学生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朗诵。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交流黄河精神;再如学习《太空一日》时,就可以播放太空中的魅力景象,引起学生的好奇,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的兴趣,再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共同学习。这样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
总之,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不能再进行填鸭式教学,这样只会让学生形成“等”“靠”“要”的习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再通过教师进行进引导完成教学任务,已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去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秀云.合作学习法在语文教學中的应用[J].汉宇文化,2018(19):121.
[2]谭蕾.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景教学运用策略分析[J].才智,2019(9):22.
[3]曹学瑞.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J].文学教育(下),2019(2):143.